苏尔寿结晶流程简介.doc
《苏尔寿结晶流程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尔寿结晶流程简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基本过程描述1. 简介1.1 过程SULZER结晶操作,是分批次操作的降膜结晶过程。在结晶中,熔化组分通过产品循环泵连续的在结晶器中循环。图 .1产品循环回路结晶器很像一个垂直的单一流向的壳体和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和内侧都是充满液体的。管两测的操作都是降膜操作模式。熔化的产品由泵打回到单元操作的顶部,均匀的像膜一样的分布到每一根管道的内部,流入下面的接受槽中。冷却或加热介质在壳层降膜分布,沿着管的外壁降落。参照上述的分批过程可以分解成随后的组分的次序和步骤。1 Run(流程):一定数量的不同的循环(cycle)按序排列,每一批的母液的产生都伴随 着一批或更多的纯化的产品。2 Cycle(
2、循环):几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分段(stage)的操作过程。每一个循环从一个分段(stage)末端产生的母液开始。结晶物在这个阶段,随着增加的返回的原料,在连续的过程中逐渐的纯化直到最终的阶段得到纯品。3 Stage(分段):.一个独立的过程包括结晶、部分熔化(发汗)和完全熔化三阶段。4 Phase(阶段):一个分段(stage)的特殊的操作过程。在下一部分(过程的基础原理) 描述了下面的三个阶段。- 结晶- 部分熔化(发汗)- 全熔化每一阶段都可以独立的设置或程序步骤,是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描述。2. 过程的基础原理2.1结晶化(phase 1) 熔化组分在管道内壁形成的降膜在结晶化阶段的降温过
3、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晶体层。在这个阶段过程中,冷媒的进料温度曲线呈下降趋势以补偿不断增加的晶体层的厚度而减少了的热传导和因循环熔化组分纯度的不断下降而将低了的熔点。这种条件下使得纯的晶体层迅速增加,而不纯的杂质积累在逐渐减少的液体中。当残存的一定量的母液进入预先设定的水平高度结晶化过程就结束了。2.2 部分熔化(phase 2) 结晶层在结晶化阶段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会包含杂质从而降低一个分段(stage)的分离效率。随后的控制热载体的升温过程将改善悬浮的结晶层的纯度。这种逐渐的加热将使包含的杂质优先渗出结晶层。这个过程称为“发汗”。同时,发汗物的排出也清洗和置换附着在晶体上的母液。发汗过程中产
4、生的物料排到收集器(collecting tank)中,通常和结晶化的剩余残液一起,回到下一个纯度较低的分段。如果不需要提高收率,则作为母液排出生产装置。2.3 全熔化(phase 3) 发汗过程提高了这个分段的悬浮晶体的纯度,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结晶物现在完全熔化。首先,提高热载体进料温度。当收集器积累了足够的液体,产品循环泵开始运行以加速熔化过程。当全熔化过程结束,这个分段的所有的纯品呈液体在收集器中。它们作为纯品排出或进一步提纯。2.4 独特的特点上述过程清晰的阐述了所有的馏分均作为液体运输。麻烦的操作比如泵送浆体或固液体的分离(例如, 过滤)等都被避免了。SULZER体系不易产生操作的
5、混乱。这应归功于组合的过程和设备的特征设计。分段的连续的结晶化和熔化保证了每一个分段的结晶沉淀的完全熔化。这就完全消除了固体堆积的可能性,其影响产能和分离的效果。装置简朴的机械设计保证了操作的可靠性和不需要维护的特点。泵和阀门是整个装置的唯一活动的部件。3. 分段再结晶操作原料在分段中的生产方式取决于所需要的产品纯度和收率。这种分段再结晶操作过程如图表2中所表示:F feed进料C1,C2,C3,C(产品) 纯度上升的结晶组分R3,R2,R1,R(母液) 纯度下降的母液组分S1,S2,S3 纯度上升的发汗组分分段1通过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结晶产品以提高单元过程的收率-R2 分段2的液体组分-R1
6、分段1的液体组分-S1 分段1的发汗组分装置的母液R从液体馏分中分离出分段(stage)。全熔化后,结晶组分C1和新鲜物料F混合,再和分段3的液体组分R3、分段2的发汗组分S2,一起汇合到分段2的收集器中,在分段2中一起得到晶体C2和液体组分R2。在第三个分段,熔化的晶体C2和部分熔化组分S3混合,通过发汗得到纯品C和液体组分R3。所有的操作过程都是连续的,通过微处理器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独立的循环过程能够严格的再现。需要进行详细分离的作业的信息包含了以下的资料:- 物料流程图显示了各独立组分的流程和数量 - 温度时间图给出了温度梯度和独立分段的持续阶段。 4. 物料流程图一个3分段的分离过程
7、的物料流程图如下(图3):包括分段受槽的图更准确的展现出原料流程(图4):物料流程图的术语 (图3和图4)以及每个循环的质量单元定义X=(r1 + s1 + R2) - 分段1的总进料(stage 1开始时接收槽中的总量)Rr 1 - 未结晶的液体(stage 1的残液)CS 1= (X Rr 1) - 分段1中的晶体的总重量(在phase1中)R = (Rr 1 r 1) - 从装置中放出的残液r 1 - 留在装置内的残液(循环回来的残液)S 1 - 分段1的发汗组分C1 = (CS1 S1) - stage 1发汗后的晶体,在phase 2熔化(在stage 2中再提纯)F = (C +
8、R) -进料(一个完整的循环)Y = (C1 + F + S2 + R3) - stage 2的总进料(stage 2开始时的接收槽中的总量)。R2 - stage2未结晶液体(stage2的残液)CS2 = (Y R2) - stage 2的结晶产品的总量(phase1)S2 - stage2的部分发汗组分,也就是phase2的发汗的液体产品C2 = (CS2 S2) - stage 2发汗后的晶体,在phase3中熔化(stage3中再提纯)Z = (C2 + S3) - stage 3中的总进料(stage 3始时的接收槽中的总量)。R3 -未结晶液体(stage3残液)CS3 = (Z
9、 R3) - stage 3结晶产品的总量(phase1)S3 - stage3总进料,也就是stage3开始时的接收槽中的总量。C3 = (CS3 S3) - stage3发汗后的产品,在phase3中熔化随后放出装置作为纯品C = ( C3) - 纯品(成品)温度时间图也对个独立的组分进行了描述 (见图5) 5. 温度时间图温度时间图显示了在每一个分段的测试指导过程中的温度剖面的建立。给定的总的循环时间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和一点偶然性。一些生产过程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来决定的而不是固定的循环时间。这就导致了总的循环时间的不同。同样,一个大的工业化装置比所用的指导单元(装置)能更好的控制对传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尔寿 结晶 流程 简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