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办公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办公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办公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d.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办公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1 工程概述11.2 工程现状21.3研究范围21.4 研究的初步结论2第二章工程提出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42.1 工程建设的背景42.2 工程建设必要性5第三章工程选址和建设条件73.1 工程选址依据73.2 建设条件7第四章建筑工程技术和设备采购方案104.1 建筑工程设计原那么104.2 房屋土建工程设计114.3 给排水工程设计124.4 电气工程设计154.5 弱电工程设计174.5 消防设计184.6 仪器设备采购方案18第五章环境保护205.1 工程环境保护采用的标准205.2 环境保护措施20第六章节能236.1
2、 概述236.2节能设计23第七章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257.1 建设施工时的生产安全257.2 采用标准和依据257.3 职业卫生安全267.4 预期效果及防范评价26第八章组织机构和工程管理278.1 工程管理机构及职责278.2 工程管理27第九章工程实施进度方案289.1 进度安排原那么289.2 工程建设具体实施方案28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910.1 投资估算2910.2计价依据2910.3 估算结果及资金筹措30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34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3512.1 结论3512.2 建议35第一章 总 论1.1 工程概述1.1.1 工程名称*镇农技站办公楼建设工程1.1
3、2 建设单位*农业局1.1.3 建设性质新建1.1.4 建设地点该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镇圩。1.1.5 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新建*镇农技站办公楼建设面积276.4,购置仪器设备共计65台套,交通摩托车1辆。建设内容:新建*镇农技站办公楼的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弱电工程,购置仪器设备、交通摩托车。1.1.6 工程资金及筹措*镇农技站合计投资50万元。资金来源: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5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1.1.7 建设期130天1.2 工程现状*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工程:建筑构造为砖混构造、独立基础、抗震设防为六度、已设计五层,现建设三层,建设面积
4、276.4,购置仪器设备65台套,交通摩托车1辆。工程的供水、供电、防洪、排水及电讯设施均已通至附近。1.3研究范围本工程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定位、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筑工程技术和采购方案、工程管理、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1.4 研究的初步结论*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工程属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对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工程的构造较简单,交通便利、配套资金已经落实,建设时机已经成熟。工程的实
5、施加快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工程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第二章 工程提出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 工程建设的背景(一)区域简介*镇位于*市*南部,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有农户3563户,总人口56097人。辖区总面积30.61万亩 ,耕地面积2.14万亩,有林地面积20.78万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1847万元,全乡镇有乡镇企业276个,年地方财政收入23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6元。主要特产有松脂、三黄鸡、八角。*镇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耕地21228亩,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主,属县、市水稻高产示范区。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松脂产量和有“*第一黑美称的
6、黑色花岗岩储量居全县之首;水力发电以龙河水系为主,已建成发电和正在开发的梯级电站有5座,总装机容量16000千瓦,为全县之最,人力资源充裕,属*劳务输出大镇。*镇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容信二级公路穿境而过,电信、移动、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教育事业全面开展,现有中学两所、小学14所,在校学生8000多人。乡镇企业80多家,主要以铁锅制造、建材、毛织、制衣、松脂化工,水力发电为主。近年来,*镇为加快开展、科学开展、和谐开展,进一步制订了依托山、水、人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绿色*的新战略,方案用三年时间,一是全面完成万亩速丰林和10万亩松树林两个绿色基地建设;二是在龙河水系上游和下游再建两个梯级电站,加
7、大绿色能源建设;三是主动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壮大毛织,制衣等无烟产业,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林产化工,水力发电、毛织制衣三大产业群。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开展最具*特色的八角、玉桂、指天椒、淮山、四方番茄等规模化种植;壮大传统猪花、肉猪、种鸡和山地养鸡业,开展绿色食品,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走可持续开展道路。(二)工程相关政策及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国发200630号明确提出,“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开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农
8、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普遍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开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步伐,提升
9、公共服务能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2.2 工程建设必要性2.2.1工程建设是*镇推广农业技术的需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上世纪90年代,我县利用国家商品粮基地工程建设了一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解决局部乡镇农技人员住房问题,而业务用房多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修建的石头灰浆砖瓦构造或泥砖瓦构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大多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业务用房已成为危房,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农业技术推广站用职工住房作为办公用房,检测室、服务大厅、培训教室
10、等功能性业务用房 基本无法安排。另一方面,除了近年少局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添置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器设备外,大局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几十年来 基本没有新添仪器设备,原有的仪器设备也普遍老化或损毁。由于缺乏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所需仪器设备,大多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沿袭着“一张嘴、两条腿的服务形式。面对农村改革开展的新形势和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需求,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凝聚合力,整体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第三章 工程选址和建设条件3.1 工程选址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实施方法?、?*市城市规划管理方法?、?*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年。3.*镇农技站办公楼建设工程总体规划3.2 建设条件3.2.1 交通条件建设地址位于*镇原水利站的土地,建成后给一层水利站使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建设地址适宜。3.2.2 地形、地貌、地震情况场地土层组成为冲洪积含砂粘土,基岩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灰岩,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未发现有断裂带通过,属区域相对稳定区,无下卧矿藏。3.2.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原地貌为坡地,土地已平整。场地属亚粘土,地基稳定性良好,经现场调查踏看,结合参照*近期历史几场次的地震报告,验算结果确认该场地为一般场地条件,该场
12、地没有大断裂带通过。3.2.4 气候条件工程区属亚热带气候,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年均气温21.3,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3,年降雨量1660毫米。3.2.5 给水条件建设场地为*镇水利站的土地,接通原有供水、排水管道即可使用。工程用水量主要是建筑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供水有保证,能满足施工期间生产、生活、办公及消防用水需要。3.2.6 排水条件工程用地内目前通过地面明沟进展排水,工程建设后可通过雨水管连接周边河道进展排水。3.2.7 供电条件本工程用电量不大,主要是建筑用电、办公用电、生活用电,只要接通原有供电线路就可投入使用。3.2.8抗震条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
13、500112010的有关规定,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经初步勘查,建设场址无重大不良地质灾害,属相对稳定区,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拟建场地内无重大全新活动性断裂通过,属相对稳定区。3.2.9 防洪工程建设地点地势较高,历史上从无受灾记录,因此工程无遭遇洪灾之险。3.2.110 法律支持条件工程的一切手续都依法依规办理,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3.2.11 施工条件工程区拟建*镇农技站的土地,座落在圩镇上,建设所需的沙、石、水泥、砖、钢材等建筑材料可直接运进,交通便利,场地开阔,方便施工。3.2.12 周边建筑物与环
14、境条件周边环境良好,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远离污染源,空气质量到达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第四章 建筑工程技术和设备采购方案4.1 建筑工程设计原那么1、总平面设计思想结合场址建设条件,注重区域气氛,通过建筑和绿化、道路等协调创造具有适宜工作的空间。1、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新建建筑与原有环境在空间组织上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舒适的工作空间。2、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有机组织空间布局,创造注重自然的生态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塑造良好的环境与气氛。3、布局力求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布局,明
15、确分区,较好地解决建筑、环境、场地的有机关系。2、总平面布置原那么1、最大限度地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进展建筑物规划;2、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可能表达建筑物设计合理,方便工作的原那么;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的标准和标准进展设计;4、总图布置时,要考虑到建筑物开展规划和人流出入的合理性。3、总平面布置方案主体建筑物布置原那么上朝向以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为原那么。在场地范围内综合考虑消防通道和原有道路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4.2房屋土建工程设计4.2.1设计依据和标准、标准1、设计依据 、?建筑构造荷载标准?GB500012001;
16、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1;、?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07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JGJ972002;、其它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程及标准。4.2.2建筑设计1、构造安全 本工程构造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设防烈度六度。2、建筑构造方案、地基基础选型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基础埋深应根据地质情况、土的冻层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本工程拟采用独立基础。、主体构造形式 本工程承重构造体系采用砖混构造,设置圈梁等构造措施保证
17、构造正常使用。4.3 给排水工程设计4.3.1设计依据和标准、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J1588;、?室内给水设计标准?GBJ138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JGJ972002;、其它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程及标准。4.3.2 给排水设计设计范围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用水等。1、给水系统 、水源 本工程用水就近由城市市政供水干管接入,供应量可满足办公需要。给水水质标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之规定。、用水量 供水标准:用水按50升/人班计算。工程实际用水量由班次人数确定。、系统选择A、
18、室外给水系统从城市市政供水干管引入,在给水管上安装水表和闸阀,本工程建筑为3层,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服务范围之内,因此,办公用水由市政直接供水。B、室内给水系统 由接入室内的供水干管,经立管通向各楼层,各楼层引出供水支管,通向各用水点。2、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排水量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污水的收集与排放系统室内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和废水分流排放,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放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用D200混凝土管接入市政排水管网。 室内排水主管系统一般采用主通气立管系统,以改善通水条件,按标准设置清扫口,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地漏。、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PV
19、C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放到明渠收集后,统一排放至市政排水管。3、管材及接口、给水管材室内生活给水管材采用铝塑复合管,压紧式卡套连接;室外给水管道DN50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50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排水管材 室内排水管道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道DN100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DN200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套环接口或钢丝网抹带接口。4、消防用水工程拟建建筑物使用市政消防设施,消防用水量不再增加。4.4电气工程设计4.4.1设计依据和标准、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标准?GB50052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低
20、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9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94、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4.4.2电气工程设计设计范围建筑物室内的电力、照明等供电、屋面防雷系统,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系统等。1、供电设计供电电源由工程所在附近市政供电线路接线口引入,供办公用房用电。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连续供电。2、敷设方式在建筑物一层设总配电箱,楼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布线采用电缆穿管暗敷以树干式,每层设配电箱,水平干线采用穿管暗敷以放射式,地下采用电缆沟或电缆直接埋敷。室内分支线路采用BV500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PVC管沿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科技 推广 办公楼 建设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