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主攻方向的论文.doc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主攻方向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主攻方向的论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概况3第一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3第二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原则4第三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劣势5第二章 青岛市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及主要海洋经济的发展 7第一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区域布局7第二节 青岛市主要海洋经济的发展10第三章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主攻方向16第一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16第二节 以海洋第二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17第四章 青岛市海洋第二产业产业的发展19第一节 海洋第二产业综述19第二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第二产业的优势21第三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第二产业的重点及措施22第五章 青岛市海洋服务业的发展
2、25第一节 海洋服务业综述25第二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服务业的优势26第三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服务业的重点及措施27第六章 青岛市海洋经济主攻方向发展的前景29第一节 机遇与挑战29第二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主攻方向确立的意义30参考文献31前 言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及经济发展空间的过程中纷纷向海洋经济延伸,我国近年来也加快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伊始,国务院又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
3、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作为蓝色经济区的“蓝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海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青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如何充分发挥青岛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优势,争取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中有所作为,以及怎样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什么样的海洋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关系着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命运,乃至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青岛大学国际学院“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研究”
4、小组,在曲艳雁老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了关于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的研究。海洋经济,又称蓝色经济。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蓝色经济范畴。故本文中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等价,互换使用。关键字:海洋经济 蓝色经济区 主攻方向 高新技术 海洋旅游业第一章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概况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1.1 青岛市
5、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思路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伊始,国务院又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作为蓝色经济区的“蓝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领导下,青岛市制定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
6、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向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坚持开放发展。把提高开放水平作为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捷径,立足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和海洋科研优势,加强与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和欧美地区交流协作,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从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不难看出,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事关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全局,乃至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青岛
7、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照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进行,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依据。1.2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目标的制定,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1.到2015年,将青岛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使青岛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区域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成为充满活力、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典范城市。 2.具体发展指标是:到2
8、015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提高到6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胶州湾海域功能区达标率90%,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100%。围绕此目标,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框架(2009-2015),为实现以上两个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科学依据。图1-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示意图第二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原则2.1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在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以及发展目标完备的情况下,青岛市有进一步
9、确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海陆联动发展,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
10、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2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发展原则 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密切跟踪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培育海洋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 2. 强化生态保护,实现持续发展。按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推动蓝色经济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推动海陆统筹,实现联动发展。发挥半岛型地理优势,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
11、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 4. 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第三节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劣势 3.1 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 作为我国著名的滨海城市,与国内其他沿海城市相比,青岛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1.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优越。青岛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海岛69个,天然港湾49处,海岸线长711公里,占全省的24%,滩涂面积375.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12、12%。2.海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青岛市海洋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0年达到55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7%;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683亿元,居全省首位。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41:44调整为2010年的10:36:54。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占全国的40%,海水综合利用走在国内城市前列,是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3.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4.海洋科技优势明显。全市有高级海
13、洋专业人才1700多人,占全国的3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70%左右。 3.2 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劣势近年来,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水平与该市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不相匹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即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劣势: 1.海洋经济总量偏小,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海洋经济总量偏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青岛市海洋经济以渔业为主,海洋二产、服务业等三产刚刚起步,海洋经济完善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2.涉及海洋开发的有关规划编制相对滞后。目前,青岛市还没有科学完整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晰,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海洋经济
14、的可持续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部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需加快推进。 4.管护结合意识薄弱,海洋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海洋保护意识薄弱,环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尚未建立,海洋管理机制没有很好理顺,资源无序开发现象仍然存在。第二章 青岛市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及主要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以及国家、山东省及青岛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青岛市初步形成了合理的经济区域布局,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图2.1青岛市海洋经济布局第一节 青岛市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目前青岛市海洋经济区域主要是:以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与其他产业专题规划相衔接,
15、按照“一湾两翼”的格局,科学配置海洋资源,统筹部署海洋项目,形成海岸带、岛屿、近海和外海梯次展开,专业产业园区和复合型临海经济带交相呼应,不同区域海洋产业协调发展,整体效益显著的海洋经济区域布局。 1.1胶州湾海洋经济区(一)黄岛港群与临港工业区胶州湾西海岸是青岛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是青岛市产业集群化发展内外联系的枢纽,各产业集群在西海岸特别是黄岛区的布局部分是产业集群的最下游部分或最上游部分。主要布局的产业集群有:石化产业集聚区:自红石崖龙泉盐场至黄岛石油码头岸线区及其依托陆域。造船产业集聚区:位于海西湾显浪咀至后岔湾渔港岸线及其依托陆域。 港口及临港工业产业集群:该区域主要位于前湾
16、依托的陆域区域,岸线自黄岛轮渡码头至显浪咀。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该区域主要位于胶州湾西岸,是海水淡化应用重点区域。(二)胶州湾西北部临海产业区该区域位于胶州湾西北部洋河口至大沽河口岸线及陆域,其岸带是生态敏感区,应加强保护。该区域海洋产业群布局重点:石化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胶州市东部新产业区,发展石化深加工产业、汽车专用料、建筑和纺织用新型材料等。船舶配套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胶州的机械加工区内。重点发展船用发电机组、船用锅炉、舾装件等船舶配套类产品,港口装卸设备、升降台、卸码垛机等港口机械,以及切割机、专用焊机等船舶专用设备和集装箱产业。(三)胶州湾北部复合产业区主要是城阳区的临海区域,临近
17、航空港、青岛市主城区以及崂山高新科技产业区,宜布局旅游和产业集群化生产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比重的轻型和无污染产业。(四)胶州湾东岸港群及临港产业区包括李沧区、四方区和市北区的临海区域。依托现有港口和较成熟的城市产业配套设施,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都市型工业,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展海水淡化相关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胶州湾东侧的沧口水道是优良的天然深水航道,本区域着力打造内贸集装箱转运基地、散粮进口基地、钢材进出口基地、散货灌包基地和国际旅游基地。李沧区临海区域主要布局为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集群,更新、改造、升级李沧区现有项目,沧口港群以小型制造业物流为主,发展海水直
18、接利用、海水淡化及其相关产业。四方区临海区域布局项目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及其相关产业、精细化工、医药和物流等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新技术带动的新型材料和深加工项目,如汽车专用料、建筑和纺织用新型材料等。 1.2东部海洋经济区主要包括市南区、崂山区和即墨市临海区域。该区域是青岛市主城区,并拥有崂山高新科技产业区的技术优势和即墨市的资源优势,科研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强,是青岛市海洋产业的主要研发区,同样是海洋高等教育、海洋研究和海洋生物、材料领域产业化基地。(一)团岛至崂山头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海滨旅游业、海洋科教业、海洋社会服务业等海洋旅游:石老人国家级度假旅游区建成集观光、度假、
19、娱乐、节庆、会展、体育、文化博览于一体的综合度假旅游区;太清宫口至流清河滨海风景旅游区和太平湾青岛湾风景旅游区,以开发观光旅游为主;着力发展海洋观教育、海洋文化、海洋科普项目。海洋科教与海洋社会服务业:依托国家海洋科教机构,大力发展海洋科研、教育培训和海洋信息服务业。港口服务业:主要布局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码头、浮山湾邮轮母港、银海大世界游艇码头、团岛湾旅游码头、小青岛旅游码头、石老人旅游码头、流清河湾旅游码头和太清宫口旅游码头及沙子口中心渔港等,发展配套服务业。(二)崂山头至丁字湾本区域的岸带主要发展旅游观光、度假项目,同时兼顾港口、临海工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的发
20、展需求。根据渔业产业发展需求,近海水面及沿岸滩涂可适度发展海洋水产增养殖业,大力发展高效渔业,邻近陆域发展海洋生物产业、集装箱、造船和配套产业等。1.3西部海洋经济区该区从胶州湾口薛家岛脚子石至王家滩口日照交界处,主要发展旅游、临海工业和海洋渔业。 海洋旅游:包括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唐岛湾、灵山湾、琅琊台度假区和大珠山东部区域。 港口及临海工业:包括积米崖、丁家嘴和董家口等临海区域。 海洋渔业:在薛家岛、灵山湾及琅琊台湾20米等深线以外海区,发展深水网箱和水面养殖及休闲渔业。 海水淡化产业:琅琊和灵山卫是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在琅琊和灵山卫建设海水淡化厂,规模均为1万立方米/日;满足周边的民用及工业
21、用水。 1.4 海岛及附近海域海洋经济区 青岛市沿海海岛众多,附近海洋经济区发展迅速。现阶段海岛及附近海域海洋经济区发展重点如下:有居民海岛以生态旅游为主,加强海岛旅游与渔业结合,发展休闲渔业;大力发展风能和海水淡化。无居民海岛以保护为主,适度建设增殖养护区。第二节 青岛市主要海洋经济的发展2.1 海洋交通运输业(一) 发展目标以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港口总体规划为先导,以提高运力和优化船舶结构为中心,以推进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深水泊位建设,缓解港口通过能力不足以及深水泊位偏少的矛盾,实现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突破,并建成与国际航运中心相适应,与陆上交通相配套
22、的地方水运体系。初步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区域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二) 发展重点在港口建设方面,全面推进以前湾港区为主体,形成以胶州湾港口群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鳌山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为两翼,地方小型港站、综合旅游港点为补充的多层次港口体系。在海洋运输与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建设以青岛港为核心,包括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三个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引进国内外大型船运公司和物流公司,培育青岛航运企业,依托前湾港的货种优势,发展前湾物流中心;按照公路和铁路主枢纽规划,以物流园区建设为依托,重点建设区港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区、胶州铁路集装箱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和为城市生活配套的物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市 发展 海洋 经济 主攻 方向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