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ppt
《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情州省情 之之 第一章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贵州名片州名片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全省共辖9个市(州)、88个县(自治县、市、区、特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安顺市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盘水市地理环境第一节 生态类型多样的
2、自然环境1第二节 组合态势良好的自然环境2第三节 行政区划3自然自然环境是指境是指环绕人人类周周围的各种自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物、太阳辐射等。射等。这些是人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以生存的物质基基础,通,通常把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5个自然圈。个自然圈。这里所描述的自然里所描述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那境,主要是指那些直接和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接影响人类的自然条件。的自然条件。随着生随着生产力的力的发展和科学技展和科学技术的的进步,步,会
3、有越来越多的自然因素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因素对人人类社会社会发生作用。生作用。234生态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天气3、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4、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第一第一节55、种类繁多、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11、生态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1、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育的地貌特征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部)高原山地(1107米)从面上看:威宁2166米-玉屏541米=1625米从点上看:赫章韭菜坪2901米-黎平县水口河148米=2753米1、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育的地貌特征贵州的地貌特
4、征:州的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育。喀斯特地貌出露面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达达10.9110.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面积的的61.9%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井、凹地、天生桥、落水、落水洞、瀑布、喀斯特湖;洞、瀑布、喀斯特湖;地下地下发育了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育了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乳、石笋、石柱等。(一)地貌特征1、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育的地貌特征(二)地貌类型高原山地贵州地貌类型主要以贵州地貌类型主要以高
5、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3 3种类型为主。种类型为主。92.5%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坝子)仅占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坝子)仅占7.5%7.5%。丘陵盆地1、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育的地貌特征大娄山大娄山北部:大娄山北部:大娄山,海拔,海拔1000-15001000-1500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是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娄山关,海拔娄山关,海拔14441444米米,黔北第一险要,兵家必争之地。,黔北第一险要,兵家必争之地。武陵山武陵山东北部:武陵山东北部:武陵山,由湖南蜿蜒进入贵
6、州,由湖南蜿蜒进入贵州,是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主峰梵净山,梵净山,海拔海拔25722572米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成员。西部:乌蒙山西部:乌蒙山,绵延于威宁、赫章、,绵延于威宁、赫章、水城、六枝特区,为水城、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最高峰是贵州贵州屋脊韭菜坪,海拔屋脊韭菜坪,海拔29012901米米。中部:苗岭中部:苗岭,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7、的分水岭岭。主要山脉是。主要山脉是雷公山,海拔雷公山,海拔21782178米米,原始森林茂密,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原始森林茂密,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秃杉、红豆杉等之一,拥有秃杉、红豆杉等2020多种国家多种国家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的“物种基因库物种基因库”。乌蒙山乌蒙山苗岭雷公山苗岭雷公山1、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育的地貌特征(三)地貌区域差别1.1.东部东部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区。区。范围包括梵净山、雷范围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地势公山以东地区。地势东高西低,除梵净山、东高西低,除梵净山、雷公山外,海拔大都雷
8、公山外,海拔大都在在800800米以下米以下。宜发。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2.2.北部北部中山峡谷中山峡谷区。区。范围包括大娄山以北范围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海拔在800-1200800-1200米之米之间间。宜发展林业,但。宜发展林业,但河水与地下水较难利河水与地下水较难利用。用。3.3.中部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山原丘陵盆地区。区。范围包括黔西、织金以范围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自西向东和自区。地势自西向东和自中向南、北倾斜,海拔中向
9、南、北倾斜,海拔在在800-1000800-1000米之间米之间。该。该区面积较大的坝子较多,区面积较大的坝子较多,是贵州的粮食和经济作是贵州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物主产区。1、喀斯特地貌典型、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育的地貌特征4.4.南部南部山地河谷山地河谷区。区。范围包括苗岭中段以范围包括苗岭中段以南的地区,地势北高南的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南低,北部海拔1200-15001200-1500米米,南部,南部红水河一带海拔红水河一带海拔300-300-400400米米。宜发展亚热。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业。带作物和林木业。5.5.西南部西南部山原丘陵山原丘陵地区。地区。范围包括
10、普安以南,望范围包括普安以南,望谟以西,南盘江以北地谟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部海拔高东低。北部海拔1500-1500-20002000米,南部南盘江、米,南部南盘江、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400400米,西部海拔米,西部海拔1400-18001400-1800米,东部海拔米,东部海拔800800米以下。米以下。该区宜发展农、林、牧该区宜发展农、林、牧业,南部河谷发展南亚业,南部河谷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和经济林木。热带作物和经济林木。6.6.西北部西北部山原山地山原山地区。区。范围包括盘县、晴隆范围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以北,黔西
11、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低,海拔1400-24001400-2400米,是全省最高地区。米,是全省最高地区。该区域林牧业发展潜该区域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严重。二、冬无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贵州在全国的温度带划分中属于亚热带范围。冬温较高,夏温较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贵州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罗甸最高,达10.1;威宁、大方、开阳、万山最低,为1.5-2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除南部望谟、罗甸冬季不到一个月,西部威宁、赫章海拔较
12、高的山地基本没有夏季,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一)气温(一)气温贵州属于州属于亚热带湿湿润季季风气候气候。二、冬无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二)降水量(二)降水量贵州年降水量多在州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毫米之间,属于湿,属于湿润地区。地区。三个多雨区和两个少雨三个多雨区和两个少雨带。第一个多雨区:苗岭西段南坡,年降雨量最多的是晴隆达1588.2毫米。第二个多雨区:苗岭东段南坡,年降雨量最多的是丹寨达1505.8毫米。第三个多雨区:东北部武陵山东南坡,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三个多雨区之间就是少雨带,威宁、赫章、毕节年降水量在800-900毫米,其中
13、赫章最少。二、冬无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三)日照(三)日照大部分地区阴雨日数超过150天,年相对湿度高达70%-80%。日照西部多、东部少。贵州年日照时数多在800-1600小时之间。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西部的威宁、盘县大多数时候阳光普照;而北部遵义、务川一带整月不见太阳直射光却是常事。二、冬无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四)气候的地域差异及(四)气候的地域差异及类型型全省可分全省可分为南南亚热带、中、中亚热带、北、北亚热带、暖温、暖温带和中温和中温带气候气候类型。型。1.南亚热带: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
14、年均温19以上,几乎长夏无冬,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宜种多种喜温亚热带经济作物;2.中亚热带:东、南、北三面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冬暖夏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宜发展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3.北亚热带:黔北、黔中和黔西南海拔1000米左右的广大地区,冬暖夏凉,农作物可一年一熟或两熟,适种性广,这是贵州的主要气候类型;4.暖温带:黔西北海拔1700-2400米之间的地区,冬冷夏凉,可种植荞麦、马铃薯等喜耐寒作物;5.中温带:黔西北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带,几乎长冬无夏。二、冬无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贵阳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贵州气候特征表州气候
15、特征表现为冬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从从2006年起,年起,贵阳、六阳、六盘水、水、兴义、都匀、安都匀、安顺均在均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排行榜”前列,前列,贵阳市阳市连续数年被数年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中国避暑之都”。二、冬无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五)气象灾害(五)气象灾害贵州主要的灾害天气有干旱、秋州主要的灾害天气有干旱、秋风、凝、凝冻、冰雹,以、冰雹,以及倒春寒、秋及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雨、暴雨和大风等。等。干旱是省内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夏旱突出,春旱次干旱是省内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夏旱突出,春旱次之。
16、夏旱常之。夏旱常发生在生在东北部、北部、东部和北部。春旱主要部和北部。春旱主要发生在西部,北部也生在西部,北部也时有有发生,其他地区相生,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少。贵州高海拔地区每年都有凌州高海拔地区每年都有凌冻出出现;春夏之交,春夏之交,贵州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冰雹州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冰雹发生,生,历时短,但破坏性短,但破坏性强。三、三、处于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三、三、处于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2025/7/11三、三、处于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八大水系八大水系牛栏江横江乌江赤水河綦江沅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长江流
17、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珠江流域苗苗岭岭2025/7/11起源威宁县志说:“牛栏江,古涂水,源于云南寻甸此江水量最大,两山紧束,水流激疾,不利行舟。除支流外,江岸始无一居人。”源头 1978年,国家水利委员会经过六年的考察,确认了牛栏江的发源地,它与南、北盘江一起,同出于云南曲靖的马雄山麓,故称“一水滴三江”牛栏江横江水系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乌江画廊乌江水系:乌江画廊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乌江,古称牂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乌江,古称牂(zng)牁牁(k)江(先秦时期贵州属牂牁古国),唐宋又称黔江等,江(先秦时期贵州属牂牁古国),唐宋又称黔江等,元代首次称为
18、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元代首次称为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酉阳县、涪陵区注入长江。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酉阳县、涪陵区注入长江。赤水河,即赤水,为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河,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而出名。赤水河綦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沅江水系清水江是沅江的主源。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谷江乡西北,在都匀清水江是沅江的主源。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谷江乡西北,在都匀称剑江,都匀以下称马尾河,至岔河口重安江汇入后始称清水江,称剑江,都匀以下称马尾河,至岔河口重安江汇入后始称清水江,至湖南黔
19、城汇入舞阳河后称沅江。至湖南黔城汇入舞阳河后称沅江。南南盘江水系江水系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是珠江的源头河段从发源地开始流经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与北盘江一同汇入红水河,东下西江至珠江入海。南盘江中、下游纵坡很大,水流湍急,滩险很多,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天生桥等多座水电站。北盘江水系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北盘江全长449公里,总落差1985米,流域地下伏流河段、跌差瀑布都较多,全流域有大小瀑布165处,以打帮河上源可布河(又称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最大。红水河:
20、中国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在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间。源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马雄山,称南盘江,南流至开远折而东,至望谟县与北面来的北盘江相会,始称红水河(区别于其南方的国际河流红河)。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红水河水系红水河水系都柳江水系都柳江水系都柳江,珠江水系西江干流黔江段支流柳江的上源河段。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流经三都县、榕江县、从江县,入广西三江县寻江(古宜河)口,进入柳江干流融江段。四、四、类型多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紫色土黄壤主要分布于北部赤水、习水一带水稻土是贵州主要的耕作之一,总量少,零星分布广泛,黔东最为集中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以
21、中、南部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贵州中部、北部、东部海拔700-1400米和西部海拔900-1800米之间的广大地带在在贵州的各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少的是水稻土。石灰土水稻土四、四、类型多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山地面积10.87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01耕地不仅面积小,中、下等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其中21%是不宜耕耕地。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02喀斯特地貌成土速率低、土层浅薄,植被一旦被
22、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程度高。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03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搬迁、多业态山地农业等项目使石漠化山区生态好转。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04五、种五、种类繁多、分布呈繁多、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渡性的生态植被植被生态生态植被植被阔叶林阔叶林竹林竹林灌丛和灌丛和灌草丛灌草丛针叶林针叶林沼泽沼泽与水生与水生植被植被灌丛和灌草丛沼泽和水生植被竹林生态植被阔叶林针叶林第二节 组合态势良好的自然资源自然自然 资源源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三、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一、水煤结合、水火互济、优势突出的 能源资
23、源能源资源四、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的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一、水煤一、水煤结合、水火互合、水火互济、优势突出的突出的 能源能源资源源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2006年,全省煤炭保有储量达507.28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素以“江南煤海”著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教程 第一章 特殊 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