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规范PPT课件.ppt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工作规范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章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人员及职责 v第二章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v第三章第三章 冷链系统管理冷链系统管理v第四章第四章 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服务第一章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免疫规划中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免疫规划中心。县级以上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负责免县级以上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负责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科室。疫规划工作的业务科室。乡镇、社区防保组织乡镇、社区防保组织乡镇、社区防保组织依据其职责设专人负责乡镇、社区防保组织依据其
2、职责设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单位预防接种单位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接种单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明确其责任区域。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士或者乡村医生。-具有符合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疫
3、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立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单位接受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接种单位接受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件规范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件规范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规定、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第一章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人员及职责人员人员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镇、社区防保组织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镇、社区防保组织根据其职责、任务,
4、结合本行政区域的服务人口、服务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行政区域的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面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员。-接接种种单单位位根根据据工工作作任任务务,合合理理安安排排工工作作人人员员。承承担担预预防防接接种种的的人人员员应应当当具具备备执执业业医医师师、执执业业助助理理医医师师、护护士士或或者者乡乡村村医医生生资资格格,并并经经过过县县级级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组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第一章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人员及职责v工作职责工作职责-县级以上卫
5、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业务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业务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v国家级(国家级(1111项)项)v省级(省级(1212项)项)v市级(市级(9 9项)项)v县级(县级(1010项)项)v乡镇级(乡镇级(7 7项)项)v接种单位(接种单位(7 7项)项)v乡镇、社区防保组织职责乡镇、社区防保组织职责v1 1、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v2 2、提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建立健全、提出国家免
6、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v3 3、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村级冷链设备的使、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村级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用与管理。第一章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人员及职责v4 4、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v5 5、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和、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和对村级人员进行培训。对村级人员进行培训。v6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v7 7、以乡
7、镇为单位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单、以乡镇为单位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单位,同时应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位,同时应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第一章第一章 机构、人员及职责机构、人员及职责v接种单位职责接种单位职责v1 1、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v2 2、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v3 3、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
8、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给予接种或补种。v4 4、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v5 5、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v6 6、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v7 7、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第二章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v疫苗分类:按照预防接种经费来
9、源和任务性质等因素,疫苗分类:按照预防接种经费来源和任务性质等因素,将疫苗分为两类。将疫苗分为两类。类类 别别 适适 用用 范范 围围 费费 用用 承承 担担第一类第一类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级增加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级增加 政府政府 的疫苗的疫苗 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第二类第二类公民自愿且自费公民自愿且自费 受种者或监护人受种者或监护人 第二章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疫苗的免疫程序和使用指导意见疫苗的免疫程序和使用指导意见-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疫苗种类: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疫苗种类:
10、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目前湖北省免疫规划确定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目前湖北省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风疫苗 、麻腮麻腮风疫苗、风疫苗、A A群流脑疫苗、群流脑疫苗、A+CA+C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白破疫苗。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白破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疫程序1v(1 1)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 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时间。v(
11、2 2)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大)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大于等于于等于2828天。天。v(3 3)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接种3 3剂次,儿童出生时、剂次,儿童出生时、1 1月龄、月龄、6 6月龄各接种月龄各接种1 1剂次,第剂次,第1 1剂在出生后剂在出生后2424小时内尽早接种。对已知母亲乙肝病小时内尽早接种。对已知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0IU100IU乙肝免疫球蛋乙肝免疫球
12、蛋白。白。v(4 4)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接种1 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v(5 5)脊灰疫苗接种)脊灰疫苗接种4 4剂次,儿童剂次,儿童2 2、3 3、4 4月龄和月龄和4 4周岁各接种周岁各接种1 1剂次。剂次。v(6 6)百白破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接种4 4剂次,儿童剂次,儿童3 3、4 4、5 5月龄和月龄和1818月龄月龄2424月龄各接种月龄各接种1 1剂次;白破疫苗接种剂次;白破疫苗接种1 1剂次,儿童剂次,儿童6 6周岁时接种。周岁时接种。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疫程序2v(7 7)含麻疹成份疫苗(麻腮风、麻风、麻腮、麻疹疫苗)的)含麻疹成份疫苗(麻腮风、麻风、麻
13、腮、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8 8月龄接种月龄接种1 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使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用麻疹疫苗。18182424月龄接种月龄接种1 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v(8 8)流脑疫苗接种)流脑疫苗接种4 4剂次,儿童剂次,儿童6 6月龄月龄1818月龄接种月龄接种2 2剂次剂次A A群群流脑疫苗,流脑疫苗,3 3周岁、周岁、6 6周岁各接种周岁各接种1 1剂次剂次A+CA+C群多糖流脑疫苗。群多糖流脑疫苗。v(9 9)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 2剂次,儿童
14、剂次,儿童8 8月龄和月龄和2 2周岁各接种周岁各接种1 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 4剂次,儿童剂次,儿童8 8月龄接种月龄接种2 2剂次,剂次,2 2周周岁和岁和6 6周岁各接种周岁各接种1 1剂次。剂次。v(1010)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 1剂次,儿童剂次,儿童1818月龄接种;甲肝灭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活疫苗接种2 2剂次,儿童剂次,儿童1818月龄和月龄和24243030月龄各接种月龄各接种1 1剂次。剂次。疫苗名称疫苗名称出出生生时时1月月龄龄2月月龄龄3月月龄龄4月月龄龄5月月龄龄6月月龄龄8月月龄龄618月龄月龄18月月龄龄182
15、4月月龄龄2周周岁岁3周周岁岁4周周岁岁6周周岁岁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第第1剂剂第第2剂剂第第3剂剂卡介苗卡介苗1剂剂脊灰疫苗脊灰疫苗第第1剂剂第第2剂剂第第3剂剂第第4剂剂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第第1剂剂第第2剂剂第第3剂剂第第4剂剂白破疫苗白破疫苗1剂剂麻风疫苗麻风疫苗1剂剂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1剂剂乙脑减毒活乙脑减毒活疫苗疫苗第第1剂剂第第2剂剂A群流脑疫群流脑疫苗苗第第1、2剂剂A+C群流脑群流脑疫苗疫苗第第1剂剂第第2剂剂甲肝减毒活甲肝减毒活疫苗疫苗1剂剂(三)湖北省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三)湖北省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疫程序3v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
16、每次可接种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可接种2 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除非有特殊规定,严禁将几种疫同部位接种。除非有特殊规定,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2 2种减毒活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2828天再接种。天再接种。第二章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n使用规定使用规定(1 1)基础免疫要求在)基础免疫要求在1212月龄内完成。月龄内完成。(2 2)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 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剂的接
17、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始月龄。(3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28天。天。(4 4)乙肝疫苗第)乙肝疫苗第1 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 2剂在第剂在第1 1剂接种后剂接种后1 1个月接种,第个月接种,第3 3剂在第剂在第1 1剂接种后剂接种后6 6个月个月(5 58 8月龄)接种。第月龄)接种。第1 1剂和第剂和第2 2剂间隔应剂间隔应2828天。第天。第2 2剂和剂和第第3 3剂的间隔应剂的间隔应6060天。天。(5 5)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如
18、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规定的途径、剂量要求进行接种。位接种,并严格按照规定的途径、剂量要求进行接种。同时接种的规定同时接种的规定v2 2种灭活疫苗或种灭活疫苗或1 1种灭活疫苗与种灭活疫苗与1 1种减毒活疫苗的同种减毒活疫苗的同时接种时接种 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 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v2 2种减毒活疫苗种减毒活疫苗 2 2种减毒疫苗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部位接种种减毒疫苗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部位接种 2 2种减毒活疫苗不同时接种必须间隔种减毒活疫苗不同时接种必须间隔2828天天n一、二类
19、疫苗应分开接种一、二类疫苗应分开接种未完成基础免疫的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 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补种。(2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从零开始。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从零开始。(3 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 3月龄月龄6 6岁儿童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使用百白破疫苗;
20、7 711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12岁以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4 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 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 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 3剂次。剂次。4 4岁以上儿童岁以上儿童未达到未达到4 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 4剂次。剂次。(5 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 2剂(含强化剂(含强化免疫等),应
21、补种完成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 2剂次。剂次。(一)(一)疫苗的储存与运输疫苗的储存与运输v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免疫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免疫策略、年度工作计划、接种服务形式、冷链储存条策略、年度工作计划、接种服务形式、冷链储存条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确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确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储存数量。储存数量。原则上各级疫苗储存量为:省级原则上各级疫苗储存量为:省级6 6个月,个月,市级市级3 3个月,县级个月,县级2 2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超过超过1 1个月。个月。v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22、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n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车,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车,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未配冷藏车的单位在领发疫苗时要将疫苗放在冷藏未配冷藏车的单位在领发疫苗时要将疫苗放在冷藏箱中运输。箱中运输。第二章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 (二)疫苗的分发领取(二)疫苗的分发领取n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有计划地分发。n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
23、整的购进、分发、供应疫苗记录整的购进、分发、供应疫苗记录(做好出入库登记)(做好出入库登记)。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 2年备查。年备查。n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清月结,每半年盘查情况,日清月结,每半年盘查1 1次,做到帐、苗相符。次,做到帐、苗相符。第二章第二章 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第三章第三章 冷链系统管理冷链系统管理n 冷链系统冷链系统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转过程中的质
24、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工具、备。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工具、冷库、冰箱、疫苗冷藏箱、疫苗冷藏包、冰排及安冷库、冰箱、疫苗冷藏箱、疫苗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设备的房屋等。置设备的房屋等。冷链系统是在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因素,即冷链系统是在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因素,即人员、管理措施和保障的工作体系。人员、管理措施和保障的工作体系。v 冷链装备冷链装备县级:普通冷库(包括备用发电机组)、低温冰县级:普通冷库(包括备用发电机组)、低温冰箱、普通冰箱、温度记录器、疫苗运输车和疫苗箱、普通冰箱、温度记录器、疫苗运输车和疫苗冷藏箱、冰排。冷藏箱
25、冰排。乡级: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冷藏箱、冷藏包、乡级: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冰排。接种单位:普通冰箱或接种单位:普通冰箱或/和冷藏包、冰排。和冷藏包、冰排。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v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做到专物专用。v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v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设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有专人负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接种 工作 规范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