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doc
《2021年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加强对我院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事件及其危害,根据_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_传染病防治法,根据_年_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_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目的确保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二、应急_体系及职责(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联副组长:李君史亚峰杜慧成员:何存才朱创洲吕文焦卫平窦从让康耿华上官宁娟门海龙_辉(二)应急专业组组长:李君副组长:何存才焦卫平史亚峰成员:朱创洲吕文焦卫平王东月窦从让康耿华门海龙上官宁娟陈烨岳望现腾元护(三)职能与工作1、应急领导小组在市食品
2、安全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_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2、应急专业组职责(1)负责重大食源性疾病事件抢救、会诊、病例讨论。进行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病人和可疑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实验室检验查找致病原因及提出疫情控制措施、划定中毒场所区域并指导消毒;(2)负责我院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信息的统计、分析、上报;(3)负责_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应急演练及物资准备;(4)_指导开展卫生应急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三、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
3、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二)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三)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五)食源性疾病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四、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一)报告范围及内容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后,应在初步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医务科及防保科报告。信息报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首次报告应说明信息来源、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可能原因、波及范围、已采取的措施
4、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进行。(二)报告方式和时限接到重大食源性疾病事件或者疑似重大食源性疾病信息报告后,积极_应急专业组半小时内集结会诊,到达现场后半小时完成事件性质的初步核实、确认,并在接到报告后_小时内(不含路途时间)向市卫生局做初步汇报,电话报告。五、现场调查处置(一)现场调查处置程序1、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时防保科要认真询问记录,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告知患者或家属保护好
5、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泄物。待有关部门检测。2、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由于技术原因需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检验机构协助检验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提交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情况特殊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二)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内容1、流行病学调查(主管医师配合防保科)(1)了解_小时的食谱,特别是共同饮食食谱,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健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2)向病人和接诊医生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以及事故相关的情况,病人的症状、体征,发病人数、经过,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特别是首发病例的情况。(
6、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病重或无力表达者,可由其监护人代述。2、样本采集与送检(1)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中毒病人发病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选择发病者中未用药或较晚用药的病人采集肛拭样品。无冷藏条件的,于采样后立即送达化验室,化验室在检样送达后必须立即进行化验。所采集的样品我院因技术原因不能检测的,检验科做好标本收集、保存待上级部门检测(2)对疑似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应尽可能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或上报上级部门检测。六、奖惩与后勤1、奖励在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信息准确、预警及时、预案周密、处置有力、措施得当、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2、责任追究对在食源
7、性疾病事件的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隐瞒实情、措施不当、工作不力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应急专业组成员在通知后无故未按时参与救治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3、后勤对所有参加食源性疾病事故处理的工作人员,按规定给予补助。兴平市人民医院_年_月_日第二篇: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一、成立食源性疾病_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由单位法人代表或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食品安全管理员担任,应急处置小组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开展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二、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措施及相关要求:1、食源性
8、疾病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本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报告内容包括发生食源性疾病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发病人数、住院人数、救治医疗机构和死亡人数、病人主要症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阻碍他人报告。并做到按相关部门规定的时间报告事故处置动态(范本)情况。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_人员将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人或疑似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人员及时送往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与就诊医疗机构联系,并派专人到医院守护病人,
9、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做好相关善后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不稳定事件发生。3、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立即封存原有的加工现场、食品留样样本、食用过的所有剩余食物及食品加工有关原料、辅料等;立即封存加工现场的工具及用具;禁止擅自销毁和破坏现场,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4、收集当日(餐)就餐人员信息(包括就餐人员_、住址、去向、联系电话等)。5、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保障消费者在事故发生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6、协助配合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三、总结:认真做好食品安全_的总结,分析、查找食品安全_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训,认真整改。进一步做好餐饮
10、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堵塞危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漏洞,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管理,明确责任、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向相关部门书面报送整改措施及总结。四、责任追究:对_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推委拖延、擅离职守者,对造成或对_处理不力的责任者按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造成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责任人按本单位及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送处理结果。第三篇: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乌兰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理预案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处理过程,保证食源性疾病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
11、生命安全,特制订本预案。1.2依据本案依据食品安全法、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省卫生厅、经委、_厅、质监局、工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年_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等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_省乌兰县区域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理工作。1.4工作原则1.4.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县对食源性疾病的防范意识,落实各
12、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1.4.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各科室对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进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工作。1.5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分级根据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依据_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将食源性疾病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个级别:1.5.1特别重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影响特别重大的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由_卫生行政部门报_批准后确定。1.5
13、2重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一次病例人数超过_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_例以上死亡病例。1.5.3较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一次病例人数超过_人;或出现_例死亡病例。1.5.4一般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一次病例人数_人,未出现死亡病例。2._领导与职责分工2.1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贺芳(总指挥)副组长:吕连成(负责具体事务)组员:王绩胜黄俊杰赵永萍李芳李永秀韩琴史朝辉张启刚_梅庄丽萍2.2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在同级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下,承担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其职责是:统一指挥
14、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2.3医疗救治组职责医疗救治组负责承担责任范围内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工作和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标本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3.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3.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诊疗科室接诊医师上报工作领导组组长及副组长,由医务科协调_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一经确诊为食源性疾病后,立即上报。3.2报告时限和程序3.2.1院属科室发现食源性疾病事件应立即上报,院办接到事件发生后应在_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3报告内容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
15、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报告的主要内容。发生食源性疾病单位、地点、时间、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疑水或食物、原因的判定、危害范围及采取的主要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等。3.4报告方式通过传真、电话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4.应急响应和终止4.1应急响应院内专家组会诊核实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安排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携带有关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调查、取证和采样工具、医疗救治药械等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水、食品和患者吐泻物。4.2应急响应原则
16、4.2.1特别重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i级)由_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4.2.2重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4.2.3较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4.2.4一般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级)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4.2.5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参与下级管辖的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应急响应,必要时,也可将直接管辖的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指定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4.3响应的终止4.3.1终止条件水性、食源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_小时以上。4.3.2终止程序水性、食源性疾病事
17、件应急响应的终止坚持“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重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由省卫生行政部门_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向_部报告。较大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_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向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般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由县卫生行政部门_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县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_专家对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响应终止
18、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5.现场调查处理5.1医疗救治临床医护人员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在用药前采集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等标本,以备送检;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6.善后处理6.1后期评估总结水性、食源性疾病现场调查处理后,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_有关人员对水性、食源性疾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写出调查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6.2资料参与调查处理的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分别将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有关卫生学调查、取证、控制、查处等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档案。6.3责
19、任追究6.3.1对在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6.4信息发布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处理及进程信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授权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统一向社会公布,涉及保密内容的应遵守有关规定。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无权向社会发布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信息。7.保障措施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方针,各科室应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_开展水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卫生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食源 性疾病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