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含答案.doc
《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含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应考人员注意事项一、本试卷由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构成,共5题,满分为100分。所有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二、本试卷科目代码为“4”,请将此代码填涂在专用答题卡“科目代码”对应栏目内;应考人员有关信息,按提醒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其中填涂部分请使用2B铅笔。三、本试卷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各题目在专用答题卡上有指定答题区域以便扫描,请统筹安排,按指定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将答案内容写出黑框之外,否则会影响考试成绩。四、请使用黑色墨水书写。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试卷第一题刘先生,男,34岁,大学本科学历,原是一家企业销售人员,一年前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并因此失去了工作。刘先生妻子在房地
2、产企业工作,虽收入不错,但工作很辛劳,无暇照顾刘先生。刘先生儿子10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出事后,刘先生母亲搬过来照顾他平常起居,但自己身体也不太好,照顾起来明显感到吃力,小区中也没有对应机构可认为刘先生提供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身体逐渐康复。但他一直无法接受被截肢事实,情绪很坏,常常一种人躺着发愣,还会默默地流眼泪,也不愿与家人交谈,发脾气次数越来越多。此前,刘先生是一种性格开朗、很爱交往人,有诸多朋友。目前他主线不乐意见朋友,朋友打电话来,他也常常不接。刘先生妻子很紧张丈夫状况,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援。问题1根据案例资料运用优势视角,从环境优势、个人优势、环境缺失、
3、个人缺失四个方面来评估刘先生资源状况。2根据评估成果,提出详细介入方略。第二题小明: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小明父亲:50岁,公务员小明母亲:49岁,中学教师小明父母因儿子问题前来求援。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小明父亲是建设局副局长,常年在外奔忙。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亲将所有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小明到了初中还和母亲睡一张床,洗澡从不关浴室门。从小到大,母亲什么事也不让小明做,早上甚至给他挤好牙膏才喊他起床。但小明母亲对他学习规定尤其严,从小送他上多种补习班,规定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5分,小明一直做得很好,小课时曾在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
4、获过奖,但进入初二后成绩却一落千丈。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第一次面谈中,小明母亲提到她有几种不明白:一是儿子很聪颖,所有教过他老师都认为他聪颖,但他成绩目前却是全班最差;二是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但儿子对她却越来越恶语相加,有时干脆一连几天不理她,她真不懂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小明父亲则与小明母亲有同样困惑。看到儿子对母亲那样,他很想管,但儿子主线不听他,常常回嘴说:“小时候你都没管过我,目前凭什么管我?”有时实在看不过,想打儿子,但身高一米七儿子却和他对打。更糟糕是他每次一管儿子,妻子就护着,反过来责怪他,有关儿子问题最终总是演变成一场夫妻问冲突。第二次面谈中,小明提到他觉得除了玩游戏,做什么
5、都没意义。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母亲帮他决定,上补习班无论怎么不喜欢都得上;学习成绩一旦下降,母亲就给脸色;升初中时非要他考母亲但愿他上那个学校,他一点儿也不喜欢。长这样大他仿佛从没给自己做过主。他认为学习就是为父母学,而父母让他学习好其实是为了他们面子。他说目前不想这样了,他要过自己生活。在上述两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个家庭组员之间沟通方式很奇怪。每个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各说各。母亲不停地诉苦,每当母亲这样,小明就找个最舒适姿势坐好,进入半睡眠状态;小明父亲则缩起身子,仿佛主线没有听见。小明母亲一看到这样就会越说越难过,诉苦最终变成哭诉。社会工作者决定用构造式家庭治疗模式为小明家庭提供服务。
6、问题1请根据上述案例提供资料,对小明一家目前存在问题进行预估。2简述“构造式家庭治疗模式”定义。3根据预估,运用构造式家庭治疗模式确定治疗目和目。第三题小区矫正对象大勇,男,20岁。大勇10岁时父母离异,他一直随母亲生活。母亲一直忙于生计,无暇管教他。大勇对诸多事情都看不惯,易冲动,习常用暴力处理问题。初中时大勇在学校里常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后来上职校时因打群架被学校劝退,一直闲散在小区。前些日子,得知自己朋友被人欺负,大勇伙同一帮“兄弟”前去报仇,将人砍伤后被捕捉刑,成为小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与大勇交往中发现他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状况时常常伴伴随愤怒情绪出现
7、包括看不惯邻居霸道,恼火母亲唠叨,埋怨父亲不管他,厌恶民警管教,不满昔日哥们炫耀等。在与大勇建立起互相信任专业关系及充足预估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协助大勇变化其情绪和行为。在情绪问题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大勇一起商议设定某些测量愤怒指标,如心跳加紧、手心出汗、摔打东西、控制不住地发火、想打人等。在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前,社会工作者规定大勇记录每周愤怒情绪出现次数、发生原因、当时情境、自己反应等,以此作为评估根据。从第四面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次数。10周内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次数分别为:介入前(7次、6次、8次),介入后
8、5次、6次、5次、4次、3次、2次、3次)。问题1以上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阐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结合案例阐明基线测量评估操作程序。2用上述案例中提供测量数据,根据下列给出基线坐标示意图(见下图),在专用答题卡上复制此图并完毕基线测量评估坐标图;对介入前后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平均次数进行比较,并对介入效果进行分析。第四题某小区位于城镇结合部,小区中有二分之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该小区中有全日制公办小学、公办中学、民工子弟学校各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在民工子弟学校学习,也有少部分进入了公办学校。平日里,当地居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少往来和交流。有某些当地居民子女看
9、不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缺乏对小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近来小区内新建了小区活动中心,里面有计算机房、健身房、乒乓球室、图书室等,基本设施齐全。小区内居民尤其是青少年都喜欢在课余时间去小区活动中心娱乐。但近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当地居民子女常常在小区活动中心内发生冲突甚至打架,小区居民感到十分不满和不安。社会工作者接到居民求援后,决定开办一种主题为“同在蓝天下,我们是一家”小区服务项目。问题根据通用过程模式规范规定,结合本案例设计一份主题为“同在蓝天下,我们是一家”小区服务计划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试卷第一题(20分)快乐山小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20左右。经
10、济健康状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小区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小区事务。小区旁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小区,来往于宿舍和工地之间。由于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某些小商贩。近来,快乐山小区持续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事件。某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导致。有人提议把小区靠近建筑工地大门锁上。此提议引起了很大反响。由于关乎小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小区工作措施,发动小区老人参与处理上述问题。问题:1本案例中,小区工作任务目是什么?过程目是什么?2社会工作者应当采用哪些环节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小区老人志愿者团体
11、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第二题(20分)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不过,小安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小安倍受情绪困扰,愈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成天不想出门。小安由于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小区也没有对应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精神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1年后,小安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朴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
12、地康复,准备搬到一种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小区居住。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急,对照顾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但愿有专业人士提供协助,医院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家提供服务,并联络了小区社会工作者。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哪些支持存在局限性?2小安需要及家人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思绪,写出“出院计划”内容。第三题(20分)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时候尤其调皮,常常惹事,父亲脾气急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
13、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体现良好多次被减刑,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小区矫正。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导致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劳,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怀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轻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独身一人。看着昔日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频频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小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与小区公益劳动,但刘某常常迟到。问题
14、1刘某面临问题和需要是什么?2社会工作者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理论有哪些?(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对选项代码)a、社会工作者应当认同刘某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b、社会工作者应当接受刘某自身及其过去犯罪事实。c、刘某迟到也许是有原因,社会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对刘某问题作个别化处理。d、小区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当规定刘某在任何状况下都准时参与。e、社会工作者应当相信刘某是可以变化。第四题(24分)丽芬是一位一般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常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
15、学女儿以及多病婆婆,是家庭经济支柱。婆婆和丈夫都但愿丽芬能再生一种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关怀,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性格内向丽芬找过村里要好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工作,但没有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协助。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念头,可是,父母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假如离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社会工作 实务 中级 真题含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