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1届高三生物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1届高三生物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中,钙的含量比铁高B. 纤维素和脂肪酸的单体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C. 脂肪、磷脂和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 玉米的遗传物质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含氮碱基【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
2、e、Mn、Zn、Cu、B、Mo等。【详解】A、钙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A错误;B、脂肪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多聚体,没有单体,B错误;C、脂肪不是细胞膜的成分,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C错误;D、玉米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A、G、C、T4种含氮碱基,D正确。故选D。2.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囊膜和棘突,通过囊膜上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侵入人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囊膜上的S蛋白由新型冠状病毒自身的核糖体合成B. ACE2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伴随着生物膜的转移与融合C. 囊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与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不同D. S蛋白与
3、ACE2蛋白的结合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S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ACE2蛋白是特殊的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伴随着生物膜的转移与融合,B正确;C、荚膜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囊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D、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S蛋白与受体蛋白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故选A。3. 研究表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4、胞的细胞膜上含有大量的通道蛋白,如水通道蛋白、K+通道蛋白和Na+通道蛋白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通道蛋白是一类镶嵌在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外表面的载体蛋白B. 上述三种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C. Na+与K+经通道蛋白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 血浆渗透压过高时,水通道蛋白可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水分进行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
5、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A、通道蛋白是一类贯穿在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之中的载体蛋白,A错误;B、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不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B错误;C、Na+、K+经通道蛋白的运输过程均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为协助扩散,C正确;D、水分子经水通道蛋白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C。4. 为研究Pb2+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底物可选用若干数量的等体积的蛋白块B. 实验表明Pb2+没有改变胃蛋白酶催化最适pHC. 实验说明胃蛋白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D. 增加一
6、组底物+Pb2+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严谨性【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选用若干数量等体积的蛋白块作为底物有利于观察酶促反应速率,A正确;B、曲线a和曲线b的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pH相同,表明Pb2+没有改变胃蛋白酶催化的最适pH,B正确;C、专一性可用同种酶催化不同底物,高效性用酶与无机催化剂分
7、别催化相同的底物,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图示实验没有体现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C错误;D、增加一组底物和Pb2+的实验作为对照组,以证明Pb2+对蛋白质的水解没有影响,可增强实验的严谨性,D正确。故选C。5. 酿酶是科学家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来的用于酒精发酵的物质。下列关于酿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用双缩脲试剂处理酿酶岀现紫色,说明酿酶是蛋白质B. 酿酶参与细胞无氧呼吸,对细胞的有氧呼吸没有影响C. 酿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其能改变相关反应的活化能D. 在氧气充足时,细胞内部分酿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
8、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详解】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能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说明酿酶是蛋白质,不是RNA,A正确;B、酿酶参与无氧呼吸,但无氧
9、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因此酿酶与细胞的有氧呼吸也有关,B错误;C、酿酶能作用于酒精发酵过程,即酿酶为无氧呼吸过程的酶,其分布于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相关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在氧气充足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此时酵母菌细胞内作用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酿酶活性受到抑制,D正确。故选B。6. 如图表示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作用,其中代表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B. 图中发生在生物膜上且有ATP生成过程是C. 若过程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D. 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降低过程的速率,利于水稻有机物
10、的积累【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即线粒体内膜;为水的光解,光合作用光反应类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表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详解】A、分析题图信息可知,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于丙酮酸和参与反应的水,生成CO2过程,A正确;B、发生在生物膜上且有ATP生成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过程光反应阶段,B正确;C、有氧呼
11、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O2由线粒体基质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同一细胞内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首先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膜到细胞质基质,再穿过叶绿体的两层膜到叶绿体基质被固定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C错误;D、水稻在夜晚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呼吸酶活性,从而降低呼吸速率,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正确。故选C。7.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等B.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变化过程C. 实验所用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D
12、 该实验也可选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可以在同一分生组织中看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详解】A、洋葱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A错误;B、解离处理后的细胞已经失去活性,不会再继续分裂,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加倍变化过程,B错误;C、解离液是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体积比11混合配制而成,C正确;D、洋葱鳞片叶内表
13、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继续分裂,不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D错误。故选C。8. 抗癌药物环磷酰胺能抑制DNA分子的合成,对恶性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肿瘤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速率较正常细胞快B. 对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进行的治疗属于放疗C. 使用环磷酰胺后患者体内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D. 环磷酰胺通过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达到治疗目的【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癌变的实质:原癌基因 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2)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
14、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详解】A、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快,需要大量蛋白质,故肿瘤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速率较正常细胞快,A正确;B、对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进行的治疗属于化疗,B错误;C、使用环磷酰胺后,患者体内癌细胞增殖受阻,细胞周期变长,C错误;D、由题文可知,环磷酰胺通过抑制DNA分子的合成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D错误。故选A。9. 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正反交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 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D. 两亲本的杂交
15、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正反交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不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C、基因与性状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数量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正确;D、两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双亲可能均为纯合子,也
16、可能其中一方为杂合子,D错误。故选C。10. 某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基因均有显性基因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不含显性基因的植株开白花,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开粉花。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红花,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16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植物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B. 若F1红花植株自交,则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7C. 若所得测交后代中全部粉花植株自交,则子代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5/32D. 若某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意可知,基因型A_B_C_的植株开红花,基因型
17、aabbcc植株开白花,其余基因型全为粉花。因F1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61,是(11)(11)(11)的变式,双亲均为纯合子,即为AABBCCaabbcc。【详解】A、红花基因型种类有222=8种,A错误;B、F1(AaBbCc)红花植株自交,F2红花纯合子的比例为1/41/41/4=1/64,F2红花占的比例为3/43/43/4=27/64,因此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比例=(1/64)/(27/64)=1/27,B正确;C、若F1测交子代的全部粉花植株自交,则所得后代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631/16+1/631/4=5/32,C正确;D、若某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18、AABBCc或AaBBCC或AABbCC,D正确。故选A。11. 下图是某种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或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时期B. 因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C. b时期发生了染色体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 c时期可能存在XXXX或XXYY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a段是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b段是受精作用,c段是有丝分裂(卵裂)。【详解】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19、期,可发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C、b时期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不会发生染色体复制,C错误;D、c时期经过复制,在后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可能存在XXXX或XXYY染色体组成,D正确。故选C。12. 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鸡的皮肤有黄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雄鸡的肤色有黄色和白色,雌鸡只有白色;鸡腿的长和短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P:白色长腿()白色短腿()F1;l/2白色短腿()、1/8黄色长腿()、3/8白色长腿()。在不考虑Z、
20、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及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F1中白色短腿的基因型为DdZtW和ddZtWB. F1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l/4C. 若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白色长腿的基因型有6种D. F1中黄色雄性与白色雌性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为3/4【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杂交后代雌性只有短腿,雄性只有长腿,可推知控制长短腿的D/d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长腿对短腿为显性;子代雄性中白色:黄色=3:1,可推知控制皮肤黄色和白色的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TtZDW、TtZdZd,雌性的tt也表现为白色。【详解】A、由上述亲本
21、的杂交实验可知,控制皮肤黄色和白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腿长短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F1中的白色短腿的基因型为,A错误,B、亲本杂交得到F1中的T的基因频率不变,就是1/2,B错误;C、若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白色长腿雌性的基因型有3种,白色长腿雄性的基因型2种,共有5种,C错误;D、F1中的黄色雄性(tt)与白色雌性(TT、Tt,tt)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为3/4,D正确。故选D。13. 某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下列相
22、关分析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在含35S、32P和14C的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取含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B. 若第组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则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均偏高C. 若第组进行充分搅拌,则离心后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D. 比较第组与第组的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A、T2噬菌体是病毒,病毒只能在宿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届高三 生物 11 质量 检测 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