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文秘新人“五不要”.docx
《经验交流:文秘新人“五不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文秘新人“五不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秘新人“五不要”眼见一茬又一茬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文秘队伍中来,不禁回味起往日磕磕碰碰的心路历程。突出的感觉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从高校毕业生向机关文秘人员的角色转变,不仅需要领导和同事的教诲与帮助,也需要自己用心领悟、悉心感受,避免在思想上心理上出现误区。一、初来乍到“不要急”经历多年校园生活,对学习方式、行为习惯都熟悉而自然。走上工作岗位,会面临许多“不一样”。例如,在学校可以结合个人情况安排时间,而上班必须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丝毫不含糊;在学校自习、看书、上网等自由选择机会很多,上班通常是两个甚至更多人在一间办公室,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秘书工作的标准高、要求严,毕
2、业生对各方面不熟悉,不可能马上就有许多重要任务。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急躁情绪:要学的东西那么多却只能干坐着,真急;偶尔遇到要做的事又不知怎么处理,仍然急。为了尽快度过这个等待期,就要用实际行动驱散急躁的情绪,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眼里有活。与工作无关又有必要的事,拖地、打水、取报纸,积极去做;领导和同事交办的事,录入点文字、熨印点资料、发个机要件,认真去做,不懂就问;遇到同事忙不过来,问一下是否要帮忙,经同意后按要求去做,边做边学。二是手别乱伸。秘书部门的工作既强调协调配合更强调分工负责,不明就里到处抢活、随意插手,就可能干扰别人的正常工作。三是心中有数。不忘自己是个新手,多观察,多积累,
3、干一次有一次的收获。但是,用心不等于“小聪明”,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事物、了解情况,对一件事情还没了解就准备找毛病,想以此突出自己的“水平机关里面的许多工作,越司空见惯越是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的,能够存在就有其存在的理由,自己没看出来只能说明功夫没到家。二、平稳过渡“不要慌”经过一段时间,初步掌握了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的程序和要领,每天上班下班也慢慢习惯了,新的考验也随之开始:既然你对一些日常事务处理得还可以,各单位又普遍人员紧任务多,领导和同事会交给你越来越多的事。对你来说,大家不是领导就是老同志,无论谁交办的,第一不能拒绝,第二必须办好。从内心来说,年轻人对于活都不含糊,想把事做圆满,但有
4、时给领导送会议通知、大门口接人、复印重要资料、去机要室签收文件、到收发科发送急件、答复一个询问工作的电话,都急需处理,头绪太多,难以应付。这种情况反复出现,人就容易慌。避免慌的心理,基本要求是既不能因急出错,也不能因慢拖延,要坚持八个字:急活慢做,慢活急做。具体来说:一是凡事多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电话里接到会议通知,一楼二会议室和二楼一会议室非常接近,听得再清楚事后也可能记混,顺手记下来就稳妥得多。二是分清缓急。工作头绪多,要根据每件事是什么时间交代的、要求干什么、需花费多长时间,哪个先做哪个后做,排好顺序。三是统筹安排。取报纸、发信、大门口接人,这些事情可以一路来做;去值班室预定会议室和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验 交流 文秘 新人 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