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课程标准新.doc
《乒乓球课程标准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课程标准新.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乒乓球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乒乓球学时数:36/每学期 学分数:2执笔人:季荣耀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1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乒乓球运动是球类运动之一,由两名或两对选手各自单手持拍在中间隔一网的球台两端以推、挡、搓、削、抽、拉等攻防动作交替击球的一项竞赛活动。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后半叶起源于英国,它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乒乓球又被称为“桌上网球”。1890年英国工程师詹姆斯吉布从美国带回作为玩具的空心赛璐珞球, 由于这种球有较大的弹性,球触及球拍、球台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故称为“乒乓球”。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体轻、速度快、旋转变化多,富有技巧性和趣味性。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此外,乒乓球运动对场地设备、气候条件和练习者身体素质的要求也相对简单,是一项男女老幼皆宜、健身效果非常好的运动,因而深受国人的喜爱,更是很多大、中、小学生首选的一项运动。随着乒乓球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乒乓球运动已被我国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并逐渐被大学生所认识,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爱好与日俱增,高校乒乓球运动也随之迅速发展。乒乓球运动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也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更加自信的心理状态。2课程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学会和
3、掌握该项运动的基本攻防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学会和掌握该项运动的基本攻防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进取性,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长其才智。3、发展学生的灵敏和柔韧素质,提高专项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4、使学生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提高观赏能力、执法能力和组织比赛的能力。2课程具体目标(1)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
4、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场创伤的处置方法。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
5、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定是用于自身需要的健康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四、课程内容1专项能力综述1、理论部分(1)乒乒球运动概述及乒乓球运动简史(2)乒乓球运动技术特点及身体锻炼价值(3)乒乓球简单裁判法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2、基本技术部分(1)乒乓球站位姿势、握拍法、步法(2)发球技术:正(反)手发平击球、正(反)手发上(下)旋球、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3)接发球技术:接平击球技术、接下旋球技术(4)推挡技术:平推、快推(介绍加力推、推侧旋球)(5)攻球技术:正手近台快攻、正手远台攻球(介绍快点、滑拍)(6)搓球技术:正(反)手快、慢搓(介绍搓转与不转球) 3、基本战术部分 (1)发球抢攻战术 (2)左推右攻战术 (3)对攻
7、战术 4、身体素质部分(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1000米、跳绳。(2)专项身体素质:步伐移动,折返跑、灵敏。2基础知识(一)理论知识第一节常用术语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二、球拍拍形三、拍面部位 四、击球时间五、击球路线。第二节球拍的规则规定(二)技术知识第一节握拍法一、直拍握法二、横拍握拍法第二节基本步法(一)单步(二)跨步(三)并步(四)跳步(五)交叉步第三节常用的发球技术(一)、正手发奔球(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三)发短球(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六)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七)下蹲发球(八)正手高抛发球第四节接发球技术第五节推挡球技术 (
8、一)挡球(二)快推(三)加力推(四)减力挡第六节搓球技术常用的搓球技术(一)慢搓(二)快搓(三)搓转与不转球(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第七节削球技术(一)远削(二)近削(三)削弧圈球第八节攻球技术(一)正手近台攻球(二)正手中远台攻球(三)正手扣杀(四)正手拉球(五)正手台内突击(六)正手杀高球(七)反手近台攻球(八)反手快拔(九)反手快点(十)反手快拉(十一)反手扣杀(十二)侧身攻球第九节弧圈球技术(一)正手前冲弧圈球 (二)正手加转弧圈球(三)反手拉弧圈球3课程学习时间安排表课次教学内容备注1理论课(乒乒球运动概述及乒乓球运动简史、教学大纲、课堂常规等)2学习乒乓球常用术语、握拍法、站位姿势
9、熟悉球性练习 3学习步法(单步)、发正手平击球技术、平挡技术,素质练习(力量素质)4学习步法(跳步、跨步)、反手快推技术,复习发正手平击球技术5改进提高步法、发正手平击球、平挡、反手快推技术6学习发反手平击球、发正手上旋球技术,改进提高反手快推技术7复习反手平击球、发正手上旋球技术,学习发正手下旋球技术8改进提高反手快推技术、正手发正手上(下)旋球技术,素质练习(速度、灵敏素质)9学习正手近台快攻技术,素质练习(耐力素质)10复习推挡技术、发球技术11学习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技术,身体素质(考核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12教学比赛13结合考试复习推挡与发球技术14发球考试15推挡考试4.
10、情感态度第一,根据学生自我水平,利用球与球拍,创编出不同水平等级的个人活动形式,体现其自娱性。第二,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泛化其技术难度,改编出不同水平等级的运动形式,体现其层次性。第三,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等情况,改变其活动条件,创编出与学生现有运动需求相适应的、与现有场地器材等相配套的运动形式,体现其简易性。第四,结合学生运动技术储备水平,简化其活动规则,创编出另类的简单实用活动游戏,体现其娱乐性。第五,结合学生的健身需求,改变其活动方法,与奔跑等活动形式相融合,体现其健身性。第六,结合乒乓球项目的对抗特性和团体特性,创编出体现集体对抗活动形式,体现其竞赛性。在创编过程中,既重视乒乓球运动的
11、自身特性,又改变了乒乓球的活动规则、活动方法,将其简化、变形,增强其环境适应性和教学适用性,并与其它活动形式相融合,让乒乓球另类活动成为生活化的实用健身活动,斗智斗勇的简单游戏,妙趣横生的趣味竞赛。5学习策略一、在通过校本课程乒乓球的开发与利用,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形成的过程中的基本策略:通过课程开发与利用来实现普及每一位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是一个整体,教育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国家本位课程的标准以及具体实施的建议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乒乓球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