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热爱生命第一课 杨光的“阳光”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遇到一些缺憾,这是人生的常态。 2.认识自身的缺憾及其背后的不合理观念,学会接纳自我,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缺憾,悦纳自我,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同学们可曾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因为种种原因双目失明后,你眼里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你又将怎样面对呢?今天,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盲人歌手-杨光。 二、主题活动 (一)生命故事 1.讲一讲,议一议 请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杨光
2、的故事,让学生补充知道的杨光的故事,议一议故事的感人之处。 2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讨论:从杨光的故事里感悟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写下来并全班交流。 (二)生命探索 1讨论交流 通过教材呈现的四幅图,了解不同的人感到缺憾的事,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判断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讨论哪些问题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的,哪些是通过付诸行动可以改变的。 2小调查 联系自己的生活,调查“我感到缺憾的事情,我当时的相法,我现在的想法”树立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学会接纳自己的缺憾或不足,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生命氧吧 有感情地朗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天堂鸟,了解女孩儿身上所发
3、生的事件,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 (四)生命驿站 1自我对话 学生自己选择一句教材上自我对话,或重新设计一句激情呐喊,突破自我。 2我的“真情告白” 让学生先就书上的四幅图进行“真情告白”。例如:“我怎么这么矮”可以有两种转换方式:(1)虽然我很矮,但是如果我加强锻炼、坚持锻炼,也许有一天我会比现在高出很多呢! (2)虽然我很矮,但是我学习成绩好,还有很多特长,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闻名世界的现代版拿破仑呢! (五)生命寄语“接纳自己的缺憾,我们的人生便会多一份精彩!” 组织学生诵读此生命寄语,也可以根据感受自己创作。第2课我的生命线教学目标: 1.学会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
4、要认真规划。 2.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规划生命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地图上有许许多多的线路,有公路线、铁路线、河流线等,这些线路指引着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同地图中的线路一样,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像一条不断延伸的路线,通向未来的人生。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线在哪儿呢?下面就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二、主题活动 (一)生命万花筒 1。画生命线 (1)以丁丁的生命线为例,教师简要讲解生命线的要求:预设自己的生命终点;在AB段标注三件最有影响的重要事件,在BC段标注三个最希望实现的愿
5、望。 (2)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用红笔标注正向事件,蓝笔标注负向事件。) (二)生命体验园 师生讨论和分享,回顾过去生命时光的精彩,认识到未来生命时光漫长而重要。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标注星号的几个问题。 在你过去的生命时光里最重要的三个事件。 当我们跨进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的童年时光即将结束。回首这段来时路,看看你成长的足迹,你是否觉得快乐和充实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些影响你的重要事件,想想它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带给你了什么呢? 你把生命的终点预设到了什么时候?为什么? 算一算你预设的未来生命时光,有什么感想?小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同时更是未来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算一算,从
6、现在起到生命终点,你还有多少年?是过去生命时光的几倍? 与同伴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三个愿望? (三)生命加油站 1.读一读 (1)读一读来自哈佛的一项调查:组织学生阅读此文,并交流感想。 (2)读一读来自马拉松比赛的启示:引导学生明白,美好愿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阶段性的小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 2.丁丁告诉你 制定恰当目标需要注意: (1)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 (2)制定目标应符合实际,具体可行; (3)锁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段; (4)一旦决定,就开始行动,朝着目标坚持不懈第去实现。 3.我是人生规划师 学习了上述方法厚朴,着重结合自身实际,
7、重新调整、设定未来的生命线,学习更加合理地规划人生目标。 (四)生命寄语 组织学生诵读艾默生的名言。 第3课 我们的闲暇时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闲暇的相关知识,知道闲暇就是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 2.学会反思自己对闲暇的兴趣、态度、习惯,初步养成自我监控意识和决断意识,提高自主支配和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自主支配闲暇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 游戏:奇妙乐园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相互促进开阔思路,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 主题活动 (一) 生命万花筒 1. 小调查 (1) 调查分析。学生自主进行同伴调查,了解受访人
8、最近一个周末主要从事了什么活动,心情和感受怎样。 (2) 汇报交流:为什么受访人会有这样的心情和感受? (3) 对比板书。 心情感受:愉快 高兴 爽 得意 满足 原因分析: 是自己想做的事 有成就感,觉得有意义心情感受:无聊 难过累 无可奈何 原因分析:家里没人不喜欢被家长逼迫2. 案例再现 (1) 学生用生动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吧教材提供的两组案例呈现出来。 (2) 引导学生从中进行分析讨论:自己是否有过类似情况?为什么同样的周末活动会有不一样的安排?导致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1) 打电脑游戏 A.安排上:有目标、有计划、有节制。感受:真棒! B.安排上:随意、无目的、活动单一。感受
9、无聊! 2) 学国画 A.感受:兴趣盎然。可能原因: 很喜欢、自主选择、有作品获奖等。 B.感受:百无聊赖。可能原因:被迫、画不好、不喜欢等。 (二) 生命体验园 1. 结合教材提供的四个场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它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学们可以从中收获什么? 2. 说你说我 引导学生们就自己安排的精彩活动进行交流,要说出自己最得意的地方。 (三) 生命加油站 1. 组织学生计算后汇报:一年里大约有多少天节假日。 2. 算一算自己一天里有多少或长或短的闲暇时间,加起来大约有几个小时。 组织讨论:从这些数据里看到了什么? (四) 生命接力赛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
10、合理的闲暇计划。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第四课:震后互救安全第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救援时被埋压人员的意义,体悟帮助别人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美德。 2.明白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同等重要,参与救援必须以确保安全为前提。 3.知道震后互救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掌握安全救援具体方法和措施。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自己的生命与被救援者的生命的同等重要性,参与救援绝不能逞一时之勇。 2. 认识震后互救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理解具体的安全救援方法和措施背后的理由。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震后互救,安全第一 二、 新授 1. 安全小问号 看教材案例,如果你是小雪,你会怎么做?
11、 肯定小雪行为的正面意义,也要让学生明白小雪行为卤莽的一面。理解救人忽然保护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性 2、 安全小博士 请学生说说遇到地震时我们该如何自护自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以下几点: (1) 地震时,如果被倒塌的房屋埋在里面,不要慌,要静静地听外面的动静,一旦听掉到有人时,要马上想办法和外界联系,可以大声呼救,也可以敲击物体。 (2) 地震时,如果被倒塌的房屋埋在里面,外面又没有人时,一定要冷静,要积极行动,寻找出来的通道,要先把手脚挣脱出来,要清理身上的堆积物,然后用砖头、木棍等支持可能不塌的物体,扩大空间。这时,一定要用衣物捂住鼻、口,防止因灰尘呛闷而造成窒息。 (3) 如果被砸骨
12、折,千万不可乱动。 (4) 救人时,要先弄清头部的位置,先使头部露出,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再将胸、腹部露出。 (5) 对脊椎损伤的人,要平抬平放。 (6) 对四肢骨折的人,要就地取材,制作临时夹板固定;抬起时要托好骨折处。 (7) 对流血的人,要先包扎,并尽快止血。 (8) 对暂时无力抢救的人,要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适量给其送饮料、食品。 切记住:救人时(在倒塌房屋里面的人),一定不能使用铁锹等工具,一定要用手扒。 1、安全小卫士 做情报员 做临时护士 心理陪伴员 3、 安全小提示 为了能更快地救出更多的人,在救援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些通用的原则。教材提供了国际通行的震后互救的五原则。 三、 小结
13、自然灾害发生后,专业救援队不可能立即赶到现场,必须依靠灾区群众自救互救,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一般情况下,因体力和经验等原因,我们不提倡学生参与灾后救援。不过,在地震等大灾面前,只要能确保自身安全,学生可以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外围救援工作。 第五课:正确灭火教学目标: 1. 懂得科学灭火方法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三种灭火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2. 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能正确操作灭火器灭火。 3. 掌握家庭常见初起火灾的正确灭火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灭火器的操作要领。 2.不同初起火灾的灭火方法。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火灾历来是生活中的大敌,发生时候,该如何有效灭火,如何
14、撤离,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财产等问题,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讨论。 二、新课1.安全小问号 围绕教材案例讨论:不正确灭火的危害。说出正确灭火的方法。 2.安全小博士 三种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采取措施以至少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则可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三个: (1) 冷却法:将燃烧物质降温扑灭,如木材着火用水扑灭; (2)窒息法:将助燃物质稀释窒息到不能燃烧反应,如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灭火。 (3)隔离法:切断可燃气体来源,移走可燃物质,施放阻燃剂,切断阻燃物质,如油类着火用泡沫灭火机。 实践活动 干粉灭火器:它的使用性非常广泛,除煤气气体类、放射性类等不
15、适应,其它象木材、电器、油类、橡胶、塑料等火灾的灭火都适用。 使用方法: 拨去灭火器头边上的安全栓,一手提着灭火器,一手拿皮喷管,从火势的正上方,避着风头,对准火源,按下把手,开关,实施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隔绝空气,窒息灭火,而干粉、“1211”等属化学灭火,通过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火熄灭。用干粉、“1211”灭火器灭火时,喷嘴要对准火源上方往下扫射;而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喷嘴要从侧面向火源上方往下喷射,喷射的方向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使二氧化碳能迅速覆盖着火源。 3.安全小卫士 认识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火灾的灭火方法。 油锅起火 电路起火 家具 衣柜 门窗起火等 4.游戏体验 游戏的组
16、织由学生自己完成,直至“火”被扑灭,然后进行交流。 5.安全小提示 火灾发生时,首先应该选择逃生和报警的基本常识。 (1) 火势蔓延失去控制的意义是什么? (2) 火势蔓延失去控制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 火灾逃生时要注意什么? (4) 报告火警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三、小结 了解了基本的方法及原理,同学们面对时要正确、冷静的应对。 第六课:见义巧为教学目标:1.树立见义巧为的意识,拒绝鲁莽行事。 2.掌握常见的见义巧为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见义勇为、见义巧为、见义有为之间的区别。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少年正处在成长时期,阅历浅,社会经历不够,缺乏对潜在危险的判
17、断能力,不具备独立处理险情的能力,容易受到伤害。 二、 新授 1.安全小问号 面对危险,必须见义有为,但是不等于见义勇为,见义巧为。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讨论:(1) 我在现场会怎么做? (2)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3) 这样做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老师分析:(1) 不能袖手旁观,见义不为,要有所作为。 (2) 作为不等于贸然的勇为,如果不顾自己的一切去救,可能会失去自己的性命。 (3) 提倡巧为,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拨打报警电话、奔走呼喊等 2.安全小博士 参看书上两案例,必须是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不冒险一博,鲁莽行事。面对危险时,讲智慧,讲策略,巧为,不
18、做无谓的牺牲,用最好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 3.安全小卫士 设计一些情景题,供师生巧妙应对,以小组形式合作,相互讨论。 4. 安全小贴士 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险情是不一样的,见义巧为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探寻许多小窍门。 三、 小结 总之,我们学了这课,要明白,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然后才是机智救人,理智救灾。 第七课:预防踩踏教学目的: 1.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危害性,知道那些场所或情景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2.了解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增强防范意识。 3.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不同情景下踩踏事故的预防方法。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近年来,学校及一些
19、公共场所不断发生踩踏事故,对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须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 新授 1、 安全小问号 分析案例讨论:生活学习中那些地方,那些行为最容易导致踩踏事故?为什么? 事故回放: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铃响过后,孩子们蜂拥而出,顺着楼梯下楼。楼梯上都是人。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有学生被挤倒了,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顺着楼梯往下滚,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
20、堆,灾难发生了。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震惊、痛心疾首之后,人们在思考,什么原因导致惨剧发生? 据当地媒体报道,事发时有大量学生同时拥挤在楼梯上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场调查发现,楼道内每层都有声控照明灯,这说明事发当时楼梯的照明是可以保证的;教学楼的每级楼梯都有近两米长,并排走3名小学生都没有问题;在三楼和二楼的转角处另有一片空地,可供学生站立。这些条件可以保证一点:在夜间下楼学生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踩踏情况很难发生。退一步说,即便当时因为受到了意外惊吓,学生间发生了相互踩踏,但是如果下楼人数不多,那么严重受伤甚至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事实上,广纳镇中心小
21、学共有学生1450人,10月25日事发那天占学校学生总数一半的四、五两个年级都在上晚自习,也就是说那天晚上8点晚自习下课后,有近700名学生分别从三楼和二楼下楼!这么多人走在楼梯上,踩踏事故就随时可能发生。 2. 安全小博士 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情绪主要是“兴奋、恐慌、愤怒”等,教育学生疏忽里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事故发生。 3. 安全小卫士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 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 若身不由
22、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 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 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
23、)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三、小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应该意识到事故的危险,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第三单元:健康生活第八课:远离烟酒 教学目标: 1.知道香烟中那些物质对身体有害。 2.知道酒精对人体回造成那些危害。 3.通过问卷调查、亲身体验等学习,加深学生对烟酒吸烟的认识,培养起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识,并用行动远离烟酒。 教学重难点 知道烟酒对青少年身心的巨大危害,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能言行一致的自觉远离烟酒。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近年来,青少年逐渐成为吸烟人群的主力军,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六年级 上册 生命 生态 安全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