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docx
《2024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J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事故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1.规划指标基本完成。区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防汛救灾取得新胜利,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基础保障得到新加强,取得了安全生产“三个历史最低,三
2、个没有发生”和防汛救灾“三个不发生”,“十三五”期间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呈现出“总体保持稳定、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根据2020年的统计口径,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7%内,控制在0.105%;“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0.98%控制在1.67%内。“工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43%,控制在0.261%以内;未发生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2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组建区应急管理局,整合8个部门13项职责,有序承接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减灾救灾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责,应急管
3、理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区级应急部门党组改设党委,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防”与“救”的职责边界进一步厘清,会商研判、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初步实现了事前监测预警与预防准备、事中应急救援、事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管理,新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优势日益显现。3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责任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健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大力实施安全生产攻坚行动、“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工贸等
4、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杳治理整顿工作,强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常抓严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十三五”期间,全撑等保障还不完善,难以满足极端复杂条件卜的救援任务需要。监测预警、辅助指挥决策、监管执法、救援实战、社会动员能力还有欠缺,应急指挥救援智能化程度不高。关键基础设施承灾能力有待提升,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有限。基层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少、任务重、人岗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安全应急教育与公众体验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体仍较薄弱。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
5、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及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按照省第十一届党代会、市第六届党代会、区第六届党代会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化解安全风险、夯实发展基础为根本,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抓手,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强能力、促协同,统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
6、新篇章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三、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形成领导有力、指挥科学、救援高效、保障充分、救助及时、防控有序、衔接顺畅的应急管理新格局;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科技赋能支撑更加有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形势明显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增强。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明显增强。(二)主要指标
7、专栏一)序号类别指标名称目标值来源属性1安全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参考市规划约束性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下降25%参考市约束性产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规划3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参考市规划约束性4防灾减灾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1市规划预期性5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15000人市规划预期性6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1.1%参考市规划预期性7应急救援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10小时以内与“十三五”比预期性8城镇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达到1.5平方米与“卜三五”比预期性专栏二:“主要指标”说明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十四五”期
8、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规划指标为下降15%,结合实际并参照3.城市安全能力建设工程。-是加强重点地区行业风险管控。深入实施城市和重点地区安全风险管控建设工程,增强建设施工作业、人员密集区域、城市生命线、城市交通等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城市抗灾应急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城市地卜.老旧管网改造。二是协助推进城市生命线建设工程。根据市城Itj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强化属地政府责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先期启动,积极对接。充分利用建成后的城市风险综合监测、智能评估、精准预警、趋势预测等一体的城市安全生命线系统,提
9、高预警预测及应急处置等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及生命、财产损失。(三)白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1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开展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全要素调查,全面获取全区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历史灾害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区1:10万白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编制区乡两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全区水旱灾害风险区划图。2 .城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应急 管理体系 能力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