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03024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计划学时:99学时 本学期学时:88学时 讲课学时:52学时 实验(训)学时:36学时学分:6学分适用对象: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三年制)先修课程: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一)课程的性质会计学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对会计职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应用和操作。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二)课程定位按照
2、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规定,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应限于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会计学的入门问题。所谓会计学的基础知识,或称会计原理,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亦称会计的“三基”。至于“三基”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准则;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目的和任务。(2)会计等式和会计平衡理论;复式记账原理;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存货盘存和财产清查方法;成本计算方法;财务报表。(3)会计循环理论,会计从分录、过帐、试算、调整到结帐、编表的全过程及其基本操作技能。会计学基础的基本教学目的要求,就
3、是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三基”,以便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教学的目的要求,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案的基本依据。二、课程基本理念 会计学基础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必须够用为度”的课程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传授会计工作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重点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复式记账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基本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以会计循环流程为主线,根
4、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本课程建议课时数99学时,其中实训课时数40学时。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开设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确立会计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明确会计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培养会计岗位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要理解会计基本理论
5、和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知识铺垫。二、分类目标(一)知识目标: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所生产的信息的经济含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会计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处理会计基本业务的能力。通过仿真模拟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账务处理流程。让学生首先学会辨识真实的会计凭证,然后通过学会复式记账法、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的分配及结算、财务报告
6、的编制、凭证的装订及会计档案的保管等整个账务处理过程,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得到一个全面认识,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与评价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职业技能目标: 能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的规定 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能识别、确认核算单位经济业务的基本情况 能识别原始发票并根据原始发票判断具体的经济业务 能填制基本的原始发票 能根据原始发票编制会计分录 能够识别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能设置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 能填制记账凭证 能够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日记账、明细账 能编制资产负债表、
7、利润表 能装订会计凭证,了解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适应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理财规划师、营销师等考试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序号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课时安排1总论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掌握会计核算对象以及会计要素的分类4.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假设前提5.了解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6.掌握会计科目的类别,账户设置的用途,将各个账户的初
8、始资料包括账户名称、日期、摘要、借方或贷方金额等填写在新账簿中,对原材料等涉及数量等信息的账户要填写清楚7.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簿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会计人员和出纳,出纳负责日记账的登记和保管,设置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并进行期初余额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由不同会计人员登记并保管,并进行期初余额登记3.角色互换:由学生互换扮演出纳、会计人员的角色,要求按照角色分别开设和保管不同的账簿82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1.了解仿真实践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2.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了解会计基
9、础工作规范对原始凭证的要求3.了解仿真实践企业所用到的原始凭证种类4.能识别银行单据,如委托收款凭证、委托付款凭证、银行进账单等5.能识别和填制收据和现金缴款单6.能识别和填制普通销售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7.能识别和填制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8.能识别和填制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9.能识别和填制材料验收通知单、领料单、借款单、盘存表等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原始凭证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理解3.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经办人员和会计人员,经办人员告诉会计人员发生了何种业务,
10、由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由会计人员填制原始凭证并传递给经办人员审核。4.角色互换:由学生分别扮演经办人员、企业高管、会计人员的角色,要求按照角色填制或审核原始凭证。63复式记账原理1能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了解记账凭证的种类3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记账凭证的种类及其填制要求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了解。情景模拟:根据原始凭证的资料,让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填制记账凭证;让学生以某个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记账凭证的流转操作44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技术1.掌握一种基本账务处理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 基础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