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与课程结构的探讨 论文.docx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与课程结构的探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与课程结构的探讨 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与课程结构的探讨摘要:科学探究与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了解小学科学探 究实验类型与科学课程结构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实验类型,课堂结构。引言:本文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收集数据将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到的 探究与实验进行系统分类,引用每组分类中的经典课程经行分析,深入挖掘不同探 究实验在小学课程结构中的作用,从而帮助教师更系统地掌握探究实验的教学方式, 便于新教师在缺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容易把握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与重难点。一、小学科学探究与实验的分类1.观察实验(1)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是指直接观察实验对象的外部特征
2、构造、生理特征、行为特征等,客 观记录,准确地收集数据和资料的实验方法,包括直接观察、试验观察。直接观察 法即利用我们的眼耳口鼻手直接观察,试验观察指通过一些简单处理、实验、辅助 加工实验对象或材料,再进行观察。(2)经典范例课堂实录:二年级(上册)不同材料的餐具一、导入(30秒)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宝盒,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宝贝吗?我们 先来猜一猜吧!(停顿1秒)看不见?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模。(停顿1秒)好的,请你来。(停顿1秒)你摸到了什么?(停顿1秒)不错,是碗。是用什么 材料做的碗呢?(停顿1秒)不错,是金属和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停顿1秒) (用手摸:光滑粗糙)
3、非常棒!金属摸起来光滑,木头摸起来比较粗糙。(板书:用手摸:光滑粗糙)老师拿出来,同学们看看,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吧?为什么一拿出来,大家就知 道答案了?不错,用眼看出来的,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停顿1秒)好的,请你说。 (金属碗是银白色、反光强。木头碗是米黄色,上面有花纹,反光弱)你说的真棒!金 属碗是银白色的,反光强;而木头碗是米黄色的,上面分布有花纹,反光弱。(板书: 用眼看:颜色、花纹、反光)在看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它们的不同呢?(停顿1秒)好的,请你说。(停顿1秒)对,还可以用鼻子闻气味。(板书:用鼻子闻:气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停顿1秒)好的
4、后面那位同学请你说。(停顿1秒) 对,还可以用耳朵听声音,金属发出的声音清脆,木头发出的声音很沉闷。(板书: 用耳听:沉闷/清脆)还有什么办法吗?(停顿1秒)好的,请你说。(停顿1秒)很好!用手抠一 抠或者掂一掂,金属坚硬,比较重;而木头柔软,比较轻。(板书:用手抠/掂:坚硬/ 柔软、重/轻)小朋友们会的观察方法可真不少!如果给你更多的材料,你会观察了吗?(停顿1 秒)同学们,老师这里有木头勺子、碗,金属勺子、碗,以及塑料勺子、碗,这是陶 瓷勺子和碗。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研究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课题:不同材料 的餐具)二、新课(IO分钟)1、在观察之前,老师有几点温馨小提示,请看大屏幕:
5、1)取一套观察一套,记完之后再换一套观察;观察的速度要快,动作要轻;(3)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4)当音乐响起,各小组请整理材料,坐端正。2、同学们都清楚了吗?好,请小组长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始探索吧!(停顿3秒)同 学们的观察都有结果了吗?(停顿1秒)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停顿1秒)好,请第二小组汇报。(停顿1秒)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还有要补充的小组吗?(停顿1秒)好的,请第五小组来!(停顿1秒)第五小组听得 特别认真,还提出了不同意见,让我们掌声鼓励!同学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认识了这些做餐具的材料的特点,还进行了分享。3、研讨四种材料做的餐具的优缺点大家知道马上要到什么节日了
6、吗?(停顿1秒)是儿童节,老师想给自己两岁的宝 宝选择一套餐具,请你们来帮老师出出主意。(停顿1秒)请你说。(停顿1秒)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位同学你也说说。(停顿1秒)很好。谢谢你给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听了你们的建议,老师终于选好了送给宝宝的餐具,老师把它放进神秘盒子里。 你们来猜一猜这套餐具是什么材质的。注意哦!你们只能说里面餐具的特点,老师来 回答是或者不是,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对哦。(停顿1秒)请你说!(停顿1秒)是。你来说说。(停顿1秒)不是。现在打开来看看,真的是塑料勺子和碗呢。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们了,相信收到 这个礼物宝宝一定会非常开心的。三、总结(1.5分钟)1、(小结)经过本节课的探
7、究和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说。(停2秒)你说的很对!请坐!还有补充吗?请你来说。(停2秒)你的思路真清晰!同学们都很棒,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不但了解了不同材料的餐具的特点,还 帮助老师选择了合适的餐具给宝宝。同学们真像小小科学家,老师为你们骄傲,让我 们掌声鼓励自己吧!(停2秒)2、(课后作业)同学们,相信同学们也发现了餐具可以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 的场合用不同的餐具。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用不同材料制成的, 这些不同的材料制造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对我们的生活用重大/意义。请同 学们课后留意观察,用心去发现吧!3、板书设计:4、不同材料的餐具用手摸:光滑粗糙用眼看:颜色
8、花纹、反光用鼻子闻:气味用耳听:沉闷/清脆用手抠/掂:坚硬/柔软、重/轻2.对比实验(1)对比实验法对比实验包括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两个实验组进行对照,只有一个实验条 件不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对比实验更为复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但 依然每两组之间也只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2)经典范例课堂实录:六年级(下册)我们来造环形山一、导入(30秒)古人对月球也十分好奇,他们技术有限,遥望月亮,把月球上的斑驳影像想象 成月兔和桂花树,并且还创造了一个神话人物一嫦娥居住在月球上。利用现代科技, 人们能更清晰地观察月球了,近距离观察到的月球表面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 一起来
9、研究月球表面的地貌特征。(板书课题:我们来造“环形山”)二、新课(Io分钟)1、月球上的环形山:请同学们观看教材中的月球地貌图,它有什么特征?请你说。有环形山。同学们请看投屏,观察这些月球环形山的图片,哪位同学说说月球表面的环形 山有什么特点?你来说说。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 浅,山的外坡较缓、内坡陡峭。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2页资料,思考一下。你来说说。你认为可能是火山喷发造成的。(板书)你也说说。你认为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板书)科学家对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仍然在不断地寻求证据来证明,这只是他们的猜想。 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10、很好,我们可以采取模拟实验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造“环形山”,通过造环 形山,推测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同学们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多种实验材料,你能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我们的 猜想吗?请各小组参照课本上的图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各个小组已经完成了实验设计,你们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 拟月球上的哪些环境?接下来我们请各组汇报实验方案。第一组。你的表达真流畅!他们组模拟的是月球火山喷发,他们的设计是这样 的:在注射器的出水口出扎好细胶管,在注射器的筒内吸满水;把细胶管放入水槽 内,在其上面覆盖5厘米左右的细沙,并把沙面弄平,注意使细胶管的出水口朝向 上方;用大小不同的力分三次推注射器
11、的活塞,使水喷出,观察并记录水喷出后, 沙面形状的特点。第二组。你的方法也不错!他们组模拟的是陨石撞击,他们的设计是这样的: 在托盘内铺大约10厘米的细沙,用尺刮平,模拟月球表面;在水槽左右两侧分别放 置一个铁架台,然后在距离沙面50厘米处栓一道细线;让大小不同的石块都从距离 沙面50厘米的高度下落;用玻璃棒和刻度尺探测被撞击沙坑的深度和宽度,并记录;每组实验做3次,取平均值。下一组。你们的设计方案和上一组一样,还有不同的吗?请你们组说。你们对第二组进行了补充,很好!他们组模拟得也是陨石撞击,他 们的设计是这样的:其他步骤与第二组都一样,只不过让同一石块从距离沙面40、 50、60厘米的高度下
12、落;每个高度做3次,取平均值。同学们都明白了吗?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造“环形山吧!各个小组已经完成了实验,接下来请各组汇报数据。第一组、第二组等依次汇报。同学们做的都很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喷水速度越快,沙坑越大越 深;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的石块,形成的沙坑越大。现在你知道环形山是如何形成 的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环形山成因的视频。同学们有答案了吗?你来来说说。环形山可能是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形成的,其中陨石撞击被大部 分科学家认可。四、总结(1.5分钟)1、(小结)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探究和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说。(停2秒)你说的很对!请坐!还有补充吗?请你来说。(停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与课程结构的探讨 论文 小学 科学 教学 实验 课程 结构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