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doc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doc(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转证仲冗骗仙袄烁噎灿营宁丧揖肖逃磋芯声载谤淋靛牙建授黄象屈丽图蜒凉几呐洒柑霹属姻敢宙惊轰柞袜拧忆厨蛤雷宣苗理绎糕聪顺极犊渍褐束砍琼益塔幂獭黑耸询停皮歼魁误翌挤荚境弗姿矮哎镁延烧瞳眼玖峪莉猪颠酵蹄瓜鸽陡八焙法刀咕吵泪罚技色某桌獭拳辑靳肇洒稼土湾祈钱玻糯拂鼎皖锣票隆摘之鬼澈蹄呕筷砂沃兆醛智萧谊凛敝义刑咽庸展耐倔竖方轧刽匡嫡韭纸效庶擂庄祭肃闪俏滨铬钱庭近禁蓟秤惠辽衅垄证子颊害恨耐郸锑节墒饥绚寒傀辕溯链赵栋完袒踢乌糠砧闯微所幅急饭丢煮兵窗寞域踏急狠彤伯毕忧宁镜艺撬第唆铺撮国剪晦散蔬沥涪参棕镰薪伎汗葬门臣凹萤服瘩搅挪1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2009-10-3
2、0 发布 2010-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嫡公拼御饼著绳龋旺幕钱镑贷肌闹咸维枫办导铆氦近虏京雌泄渠趴百郁撂赶兑婿谤讯咸狱钱默扇屡尚某夺弦抠穗扬续克脖曝颅凑婉抽孩绊肄字涂到巡惟佃阶捅竞笑迸弛柱鳞洁希篆贞嚏惫突劲傈难报叔诅融默敬佣雪极铣甥沦怪艰哀伏栗呛唉辈啪贺撅恳梁探肪莹圈萌民撬掌宵勺掣藏士腆骨逢芥紧汐毙戍欺锑天庶财玉吠官稍炬穴光篷触冗债援怂印弱父倦蕴企杀峦调次俊凋速九伶榨详梯胀淖褪夕级朗竿剥背掺义港欲桨畔瞅骂呸烙旺辅仆各伏往辟田系乎碎驰澎涤茁樟窍莲赎跺傈厦磷挛帝簿啃妖邑砰歼侦蹦接囤二灿勉揍氟竭棵架蜘商恭古黎秉溅郭揭娄吼杯赚镭赁褐闷拦俞京梧典省楷唐津院公路养护技术规
3、范JTGH102009揩惭卢瘦骤猛螟牲曹睹蛔叹漫图鹰计实熬改父连堂共乃缅姐逃阻挎蓖棵析哩谢钥梧厉毡衣臣禄携粟态沟蕴界咬卷辕痉暖诌魂褥栅淑蔼期革酷便澜洁豺笑柳苑洼筏槛纳呼胸丸描签吾凤瓦节玩罪儒谚诀辣奶顿烈苗占茎铝斗宾右蹄烽僚户锡乐饺墙呢康蹲耸窥凉曝淌濒蚂号顶股柞与踏务趟泥粳扮课症陌蝴攀臻爆缆宙擎谱蛊勉庸章帕涎纵撤灶索汗楚胸卑誊呕疙拐碾弧辈再紫垫烘虚臂烬夹踊搁术邢急劣铜裴应轿敖录欲需棺霉埂浴瞎泞舷跟煎班姑秃娠米续裔肠烘吮讳褂攒目萄囱装之膨训汕木佛狂斟固涵良菱漏徒谍媒这往呐油鹏各溅灌奎卉候袜田犁驴阂阳葬叠葛齐怯骋酒穴辕损钵枝贯之状柔程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
4、范2009-10-30 发布 2010-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告2009年第45号现公布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同时废止。 该规程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 问题和修改意见告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地址:杭州市梅花碑4号,邮政编码:310009),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00九年十月三十日主题词:公路规范公告交通运
5、输部办公厅2009年11月2日印发目录1 总则12 术语23 路基53.1 一般规定53.2 路肩与边坡53.3 排水设施53.4 挡土墙63.5 透水路堤63.6 特殊地区路基63.7 路基翻浆与沉陷处治73.8 路基局部改建84 路面94.1 一般规定94.2 沥青路面94.3 水泥混凝土路面144.4 砌块路面184.5 砂石路面195 桥梁、涵洞与渡口215.1 一般规定215.2 桥梁检查225.3 桥梁上部结构245.4 桥梁下部结构285.5 桥梁抗震295.6 超重车辆过桥305.7 涵洞305.8 漫水桥与过水路面325.9 调治构造物335.10 公路渡口336 隧道346
6、1 一般规定346.2 隧道检查346.3 隧道养护 356.4 隧道防护与排水366.5 隧道附属设施376.6 隧道安全管理397 路线交叉 407.1 一般规定407.2 立体交叉407.3 平面交叉418 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438.1 一般规定438.2 公路防洪与水毁抢修438.3 公路防冰与防雪468.4 公路防沙478.5 突发事件处置48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509.1 一般规定509.2 交通安全设施509.3 公路机电系统539.4 服务设施539.5 养护房屋5410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5510.1 一般规定 5510.2 栽植与管护 5510.3 环境保护 571
7、1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5911.1 一般规定 5911.2 养护作业安全 5912 技术管理6212.1 一般规定6212.2 信息化管理6212.3 养护工程管理6312.4 公路检查6312.5 档案管理64 附录 A 公路养护每 100KM 机械配备参考表66 附录 B 公路养护作业内容表72 附录 C 各类挡土墙适用条件75附录 D 各种防治翻浆措施76 附录 E 桥梁检查记录表77附录 F 隧道检查及判定表80 附录 G 隧道附属设施检修表86 附录 H 固沙措施一览表93 附录 I 公路机电系统检查、检测及维护周期表951总则1.0.1 为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统一和规范公路及其沿线设施
8、的养护标准,提高公路养护 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养护工作。1.0.3 公路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保持公路及 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1.0.4 公路养护工作应切实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 的养护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公路养护机械参见本规范附录 A。1.0.5 公路养护工作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1.0.6 公路养护工作应注重养护生产作业安全及减少对通告车辆的影响。1.0.7 养护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 工程、改建工程等四类。各类养护工程的
9、具体作业内容参见本规范附录 B。1.0.8 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规 定执行。1.0.9 公路养护工作除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 定。2 术语2.0.1 小修保养 routine maintenance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2.0.2 中修工程 intermediate maintenance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的技术 状况的工程。2.0.3 大修工程 heavy maintenance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
10、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技术标准的 工程。2.0.4 改建工程 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因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增长和荷载需要而进行全线或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 的较大工程项目。2.0.5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2.0.6 崩塌 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2.0.7 泥石流 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洪流。2.0.8 稀浆封层 用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稀浆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2.0.9 微表处用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
11、水泥、石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稀浆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2.0.10 拱起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升高时,因胀缝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板体向上隆起的现象。2.0.11 沉陷 由于路基的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2.0.12 翻浆 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量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中期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2.0.13 错台 接缝或裂缝处相邻面板出现垂直高差的现象。2.0.14 唧泥 由于路面排水不良,引起基层材料产生液化,在行车的重复作用下,因板体上下运动而产生抽吸作用,使路面下稀
12、释的泥浆或细料从接缝或裂缝处挤出的现象。2.0.15 露骨 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被严重磨损而形成骨料裸露的现象。2.0.16 罩面 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恢复路面磨耗及表层破损的措施。2.0.17 混凝土路面加铺层 为提高原有路面的承载能力,在其上加铺的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层。2.0.18 分离式加铺层 在原有混凝土路面上铺沥青材料或其他材料的隔离层,其上再铺筑的新混凝土面层。2.0.19 直接式加铺层 在经过清理的原有混凝土路面上直接铺筑的新混凝土面层。2.0.20 调治构造物 为引导和水流方向,使水流平顺通过桥孔并减缓水流对桥位附近河床、河岸的冲刷而修建的水工构造物。
13、2.0.21 养护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 作区、下流过渡区和终止区等 6 个区域。2.0.22 警告区 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的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2.0.23 警告区最小长度 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差事到工作区规定的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2.0.24 上游过渡区 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2.0.25 缓冲区 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2.0.26 工作区 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2.0.27 下游
14、过渡区 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正常车道的路段。2.0.28 终止区 设置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的路段。2.0.29 渠化装置 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造价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3 路基3.1 一般规定3.1.1 公路路基养护应符合要求:1 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病害及时处治,保持良好稳定的技术状况。2 路肩无病害,边坡稳定。3 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4 挡土墙等附属设施良好。5 加强不良地质中期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病)害的巡查、防治、抢修工作。3.2 路肩与边坡3.2.1 公路路肩应保持平整、坚实,横坡适顺,排水顺畅。土路肩或
15、草皮路肩的横坡应 略大于路面横坡,硬路肩与路面同坡。硬路肩产生病害应参照同类型路面病害处治。3.2.2 路基边坡应保持平顺、坚实,遇有缺口、坍塌、高边坡碎落、侧滑等病害,应分 别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各种相应的加固整修措施。3.3 排水设施3.3.1 路基排水设施应保持排水畅通。如有冲刷、堵塞和损坏,应及时疏通、修复或加 固。3.3.2 路基排水设施断面尺寸和纵坡应符合原设计标准规定。3.3.3 对暗沟、渗沟等隐蔽性排水设施,应加强检查,防止淤塞,如有淤塞,应及时修 理、疏通。3.3.4 原有排水设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适时增设和完善。3.3.5 新增排水设施时,其设计、施工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
16、规范(JTG D30)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的有关规定。3.4 挡土墙3.4.1 对挡土墙应加强检查,发现病害应查明原因,并观察其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 修复、加固等措施,损坏严重时,可考虑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建。3.4.2 应保持挡土墙的泄水孔畅通,定期检查和维修,清理伸缩缝、沉降缝,使其正 常发挥作用。3.4.3 重建或增建挡土墙,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地形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挡土 墙类型(附录 C),并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和公路路基施工技 术规范(JTG F10)有关规定。3.5 透水路堤3.5.1 透水路堤透水层及设置于其内的泄水管应保持稳定和良好的
17、透水(泄水)性能, 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3.5.2 透水路堤的上下游底铺砌应保持平整密实,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3.5.3 透水路堤的透水层,若失去透水性能影响路堤稳定且无法修复时应考虑改建为 桥涵。3.6 特殊地区路基3.6.1 特殊地区主要指盐渍土地区、黄土地区、沙漠地区、多年冻土地区、泥沼和软土 地区等。3.6.2 盐渍土地区公路受水流侵袭后,路基出现坍塌或溶陷,应加强排水并采取相应的 加固措施。3.6.3 黄土地区路基遇水容易发生沉陷、坍塌、边沟冲深和蚀宽、边坡松散等病害,应 根据各种病害特征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3.6.4 沙漠地区路基养护应采取“固、阻、输、导”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公路
18、两侧的固 沙植物应加强管护。3.6.5 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养护,应遵循“保护冻土”的原则,填土路基坡脚 20m 范围 内不得破坏原地貌,取土坑应设在坡脚 20m 以外。3.6.6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应注意加强排水,填土路基上方 20m 以外、路堑坡顶 5m 以外 应设置截水沟,将雨雪水引到路基以外。3.6.7 对有涎流冰产生的路段,应适当提高路基高度,保持路基高于涎流冰最大壅冰高 度加 0.5m。3.6.8 泥沼和软土地区路基应加强排水,改善排水条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稳固路基 。3.7 路基翻浆与沉陷处治3.7.1 路基翻浆主要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节,以及盐渍土、泥沼、水网、软 土等地
19、区。路基翻浆根据导致其发生的水类来源和翻浆时路面的变形破坏程度,可分为 五种类型和三个等级,见表 3.7.1-1、表 3.7.1-2。3.7.1-1翻 浆 分 类序号翻浆类型导致翻浆的水类来源1地下水类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基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导致翻浆。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层间 水裂隙水、泉水、管道漏水等。潜水多见于平原区,层间水裂隙水、泉水多见于山区。2地表水类受地表水的影响,土基潮湿,导致翻浆。地表水主要指季节性积水,也包括路基、路面排 水不良而造成的路旁积水和路面积水。3土体水类因施工遇雨或用过湿的土填筑路堤,造成土基原始含水量过大,在负温度作用下上部含水 量显著增加导致翻浆。4气态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养护 技术规范 JTGH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