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科发202412号)精神。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区项目资金83万元,其中: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资金45万元,地膜残留监测补助资金8万元,田间尾菜处理利用补助资金30万元。为深入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地膜残留监测补助和田间尾菜处理利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概况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渠道纵横,条田成方,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和大型灌溉农业区,全区辖18个乡
2、镇245个行政村。日照时数达到30003100小时,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水果及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甘州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24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2.7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0.73万亩,露地蔬菜31.98万亩,预计总产量达到164.2万吨,产值42.2亿元。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全区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回收机制不断完善,农膜残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废旧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5%以上;到2025年底,全区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利用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3、三、实施内容(一)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建设内容:深入贯彻实施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推动地膜科学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一是扶持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我区地域内基础设施完备、回收加工量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1-2家废旧地膜回收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划定回收区域范围,签订包片协议等措施,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区农技中心与地膜回收加工企业签订包片回收协议,核定其回收区域和任务量,督促此项工作开展。二是扶持废旧地膜专业化回收网点。维护原有21个废旧地膜专业化回收网点运行,鼓励回收网点扩大回收规模。资金安排:安排项目资金45万元。其中: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资
4、金16.24万元;维护专业化回收网点21个、网络监管平台等资金共计26.76万元;开展项目宣传培训、交流学习、资料整理等项目相关支出资金2万元。(二)地膜残留监测建设内容:按照地膜残留监测全覆盖的原则和建立长期稳定连续的监测网络要求,在全区科学合理布设省级监测样点20个开展农田地膜残留检测,按照统一操作规程采集年度数据并上报,确保真实反映全区地膜残留污染状况,为全省完善地膜残留监测体系提供依据。资金安排:安排监测经费8万元,主要用于样品采集与监测、监测点维护等。(三)田间尾菜处理利用1 .实施范围:甘州区各蔬菜生产乡镇。2 .实施内容:在甘州区各蔬菜生产乡镇,加大对蔬菜种植经营主体及农户的宣传
5、培训力度,坚持就近就地处理利用田间尾菜,采取“蔬菜种植一尾菜一肥料一蔬菜种植”循环利用模式,大力示范推广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形成“谁生产、谁污染、谁治理长效机制。3 .资金计划:安排项目资金30万元。用于招标采购田间尾菜处理所需生物有机肥。四、经费预算项目总预算资金83万元。一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16.24万元;维护专业化回收网点、网络监管平台资金26.76万元;开展项目宣传培训、交流学习、资料整理等项目相关支出资金2万元。二是地膜残留监测。安排监测经费8万元,主要用于采样点地膜田间调查、样品采集、数据检测等工作。三是田间尾菜处理利用“以奖代补”,安排资金30万元。经费支出计划(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省级 财政 农业 生态环境 保护 项目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