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序言5第一章规划背景6第一节十四五时期主要成就6第二节“十五五时期发展形势9第二章总体要求11第一节指导思想12第二节基本原则12第三节发展目标13第三章提升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16第一节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16第二节强化公办机构保障作用16第三节补齐乡村养老服务短板17第四章促进普惠养老服务提质扩面19第一节增强居家社区普惠服务能力19第二节扩大社会普惠养老服务供给202第五章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多元发展21第一节加强市场主体培育21第二节繁荣老年消费市场22第三节着力发展银发经济23第六章推进医养结合康养融合发展25第一节深化医养有机结合25第二节促进康养融合发展
2、26第三节优化养老健康服务27第七章创新赋能养老品牌升级发展29第一节增强科技支撑能力29第二节提升智慧养老水平29第八章大力度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31第一节推进适老公共服务建设31第二节切实加强老年权益保障32第三节弘扬孝老敬老传统美德33第九章夯实养老服务发展支撑体系34第一节完善养老服务支持政策34第二节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34第三节提升行业综合监管能力36第十章切实有效推动规划实施37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37第二节突出重大项目支撑37第三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37第四节完善评估考核体系38附件名词解释和说明39序言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和建设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3、相适应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规划(2018203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规划期为2026至2030年,是“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产业定位、重点任务、发展方向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四五”时期主要成就“十四
4、五”期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和各次全会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1342”发展思路为统揽,以建设经济强县、灵秀新城、绿色家园、幸福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加强养老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新推行“四方合约”助老巡访山区养老模式,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基本完成。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托底中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专业社工组织介入养老机
5、构服务试点,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出台民办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补贴制度,民办养老机构实现“破冰二新建占地6000平方米的琪泉敬老院,成为辐射周边乡镇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截至“十四五”末,全县养老服务机构共计17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4家,养老服务床位1696张。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养老院提档升级达标工作,试点开展老年人社区康养站项目,完成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重点养老机构逐年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截至“十四五”末,全县累计建成公办敬老院13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9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22个、农村互助幸福苑37个。“十四五”期间,累计维修改造公办机构床位
6、837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87户。养老服务产业进一步壮大。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发展思路,支持和鼓励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提高民办养老机构运行补贴,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培育和引进芙蓉老年公寓、鹤康园老年康养服务有限公司等民办养老机构4家,每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约7000人。养老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强。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计划,培训养老服务管理、护理人员70名,养老护理人员持证率达20%o建设“琪州养老”微信公众号,开展“互联网+养老”信息化服务,建
7、立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建成县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围绕保障老年人权益、提供养老服务、增强养老服务消费能力,扩面提标老年人高龄补贴,促进全县老年人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四方合约”机制大力开展助老巡访工作,建立助老巡访员队伍,定期巡访服务包括散居特困供养老人和留守空巢老人等在内的特殊困难老人,工作得到民政部高度肯定,中国社会报头版刊载做法,市民政局作为“经验”在全市推广。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建设龙祥社区“智慧养老信息惠民”试点项目,“智慧养老”项目作为省老博会馆参展项目在成都展出。专栏1“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
8、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15年目标2025年完成情况形成以家庭为主体、社区居家养居家养老服养老服务体系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老服务逐步基本务工作全面建设务为基本内容的养老服务体开展试开展建成开展系。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供养金,从度的意见,巩固和完善特困供建立特2015年的养制度,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困供养350元/人/完善特困供养部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建立特应保标准自逐年提高月提高到制度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尽保然增长保障水平2025年的保特困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不机制650元/人/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月平。保障特困供养对象衣、食、住、医、葬等方
9、面的需求。探索建更多引导和支持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起步初步社会力量立了“四方会力量开展居家养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探索探索参与居家合约”的农老服务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村居家养老模式高龄津贴力争老年人高龄补贴扩面80-8980-89和提标周岁补贴适度提高周岁补贴从250元/年调到300元/年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建设补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探索和建立鼓基本民办养老养老机构鼓励励制度建成运行补贴、责任险补贴和从业人员岗位补贴。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逐渐完探索基本设施善建立建成第二节“十五五”时期发展形势“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五年,是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
10、生态立县战略、人才兴县战略、文化名县战略、开放活县战略的重要五年。要深刻认识宏观环境变化蕴含的新机遇新挑战,自觉肩负国家战略变化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变化呈现的新趋势新特征,主动响应群众需求变化带来的新向往新期盼,围绕实现老有颐养,加快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一发展机遇。未来一个时期,是老年人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时期,全县养老服务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养老服务“七大工程”,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敬老政策体系,推进医
11、养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发展老龄事业,加强老年医养服务中心建设”重要要求,为“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可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宜威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重要区位优势凸显,可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为“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培育引进了一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企业,为“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一面临挑战。“十
12、五五”时期,是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五年,人民群众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期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更加艰巨的目标任务。一是养老服务刚性需求压力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比重达20.06%,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比重达15.62%,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基数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还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协调性不强、结构性失衡亟待解决。二是老年人口需求结构已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征,但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不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尚需提升。三是养老服
13、务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缺口大,养老服务设施营运水平不高,养老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养老机构入住率参差不齐。四是民办养老机构融资难、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对养老院投资积极性不高,全社会共同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重大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总体部署,突出“兜底线、扩
14、普惠、强产业、促融合、重创新、优环境、抓保障”,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构建养老、敬老政策体系,推进医养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发展老龄事业,加强老年医养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打造老年人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样本。第二节基本原则一一政府主导,引领发展。坚持党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养老、医疗卫生和社会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健全养老、医疗卫生和社会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切实引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一保障基本,多元发展。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的格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15、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颐养。一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鼓励创新探索养老供给新模式,改革创新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促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进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12善。一一统筹融合,协调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大力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协调整合优质资源,凝聚社会广泛共识,统筹养老服务业与医疗、康养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第三节发展目标“十五五”时期,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养老服务保障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扩大,老年宜居环境初步建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融合健康、高效利用、惠及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有
16、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全面增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让老人们舒心长寿。一一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更加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全县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综合体,养老床位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养老服务能力普遍增强。一一养老服务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培育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企业,养老床位平均入住率达到65%,服务质量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一
17、一养老服务产业创新提质升级。以老年教育、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全县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200个就业岗位。一一养老服务发展要素持续增强。养老服务业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养老服务队伍更加健全,监管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养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专栏2“十五五”养老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分类指标2025年目标2030年目标兜好民生底线生活不能自理兜底保障集中供养率36.7%50%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兜底保障对象集中供养率100%100%兜底保障老
18、年人月探访率100%100%扩大普惠供给普惠型和兜底型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占比30%50%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100%100%新建城区、居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率10%100%新改造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率10%100%医养有机结合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30%55%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中失能失智占比60%80%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占比13%15%康养融合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0%70%老年大学(学校)覆盖面100%100%强化人才支撑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培训规模50人200人完善保障体系每千名老年人配套社会工作者人数0.261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7.879.5医疗机构设置老年人
19、就医绿色通道100%100%第三章提升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一节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建立社会福利、救助和保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困难老年人精准帮扶,加大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救助力度,切实保障因病因残等支出性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规定纳入最
20、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发展适度普惠福利。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投入,推动老年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转变,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开展老年慈善救助,鼓励开展募捐捐赠、志愿服务、慈善信托等形式多样的面向老年人(为老年人服务)公益慈善活动。优化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布局,提升乡村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开展服务项目和设施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水平。第二节强化公办机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托底作用。始终坚持公益属性,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16的供养、护理服务。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投入,推进敬老院升级改造,建设老年人养护
21、中心、区域性养老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助洁、助购、助医、助急等服务。提升长期照护水平。围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精准有效对接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多元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居家护理服务,为老人家庭提供上门护理、照护培训、喘息服务。对提供就长期照护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统一基本服务标准、价格水平、补贴标准。深化养老机构改革。探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公办)民营,在确保托底保障职能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总体承包、部分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合规地委托给
22、社会组织、企业进行运营。推进农村敬老院运营机制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开展评估,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升级达标。第三节补齐乡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乡镇服务能力。按照“一核一带多点”空间布局,大力推进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南部乡镇区域性养老中心改扩建,建设孝儿镇区域性养老中心、上罗镇区域性养老中心,洛表镇区域性养老中心,力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成具有社区照护、医养结合、生活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发展农村普惠性养老服务。推进农村资源统筹。结合行政村建制调整,因地制宜推进单独建设或多村联建,构建“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在确保农村敬老院特困老人生活
23、的前提下,拓展社会寄养、日托照料、居家服务等多种功能,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一批设施完备、服务优良的乡村养老基地。大力发展互助养老。积极开展互助养老模式,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实现周边村社内老年人精准帮扶、就近养老。积极探索推广“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探索服务时长存储、兑换、转赠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和老年协会作用,提升为老志愿服务。专栏3“十五五”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重大项目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改扩建南部乡镇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孝儿镇、上罗镇、洛表镇区域性养老中心,具备条件的乡镇建成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养老 服务业 发展 专项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