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6).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乙、刖三健康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卫生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又关系到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是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物流交通枢纽,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5.12”汶川及2014年“4.20”芦山、22”地震,加之2025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2022年“9.5”泸定6.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始终坚持把卫生民生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系列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并
2、完成省委、省政府第一轮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H2025年),启动实施第二轮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262030年),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了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推动“健康”建设的进程中,机场通航、高速公路的通车和铁路的建设,实现了“州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和“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迎来了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2025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医疗和
3、公共卫生服务的短板与不足,藏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还有一定差距,加之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卫生健康事业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医和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建设“健康”任重而道远,必须抢抓机遇,提高服务质量,争取资金强力推进“十五五”卫生规划项目,促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大发展。市行政区划图依据州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州“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通知,结合我市“十四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现制定市“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一、“十四五”规划实施基本情况(一)“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四五”期间,市全力推进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均等化,强化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建设,基本实现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对口支援帮扶和人才培训,推行卫生人才柔性流动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1、全市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5%o以内、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全力控制在省级计划目标以内。2、全市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率在400/10万以内,有效阻击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输入,基础计划免疫接种率已达到90%以上。3、全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85%以上。4、全市基本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城乡居民在市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就诊比例达到40
5、以上。5、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市、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市乡镇卫生院实现标准化,市医院创为二级甲等,市二医院、市妇计中心、市民族医院、市疾控中心创为二级乙等;目前乡镇卫生院中藏医科室设置达到85%,中藏医药服务量占医药服务量比例达到40%,规范建设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十四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了“人才强卫”战略,着力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卫生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改善,在促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o2025年底,全市共有卫生人员46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5人,管理人员9人,工勤人员8人,与“十
6、二五”期末相比,全市卫生人员增加49人。 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编制总数650张,每千人拥有5张,开放床位375张;现有卫生人员编制总数544人(不含村医和行政人员),每千人拥有4.2人。 每个村卫生站(室)配备了1名乡村医生,全市配置村医233名。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6虬 医护比例达1:O.7o 全市卫生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强化,以法律、经济、信息等手段实现卫生行业规范管理,卫生信息充分共享,实现服务、管理、决策信息化。(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十二五”、“十四五”规划建设,全市卫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7、设施设备日新月异,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实现国家标准化。2011年至今,全市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占地面积从2010年的44270平方米增至目前的70590平方米,实施和完成全市卫生建设项目49个,新建房屋总建筑面积26320平方米、维修改造面积共计21908平方米及完善附属设施,完成总投资概算1.6556亿元,核销危房总面积9195平方米及核销固定资产投资828.4万元,即现有房屋总建筑面积70590平方米和固定资产投资估算26870万元。“十四五”期间,新增卫生建设用地1260平方米,实施和完成卫生建设项目20个(含14个2015年开工建设的跨年度续建项目),新建房屋总面积19
8、475平方米和维修改造原房屋总面积2960平方米及完善附属设施工程,完成计划投资9059万元;另投资6000万元消除了市一、二医院无CT、腹腔镜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无救护车、DR、彩超及一般卫生院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尿机、多功能一体机等检验、诊断设施设备的历史。市“十四五”规划卫生建设储备项目12个,规划建房屋总面积39485平方米和采购设施设备,规划投资概算1.638亿元。2016年至今,完成卫生房屋建设项目20个和卫生设施设备采购任务,完成投资计划1.509亿元;2025年预判,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遴选“十四五”期补短板应急项目5个,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市医院传染病区、
9、市二医院传染病区和市级医院血库及新都桥等14个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区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已立项批复,争取国家、省资金8900万元支持,待项目下达即可实施,如果“十四五”末年没有项目资金下达,建议拟结转至“十五五”规划争取项目实施。通过“十二五”、“十四五”规划期建设,市卫生基础设施已形成“一体两翼四极多点”的现代化的卫生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了适应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市人民医院巩固国家“二甲”创建成果,市二人民医院、市民族医院、市妇计中心、市疾控中心均已成功创建为国家“二乙”,22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233个村卫生室均达到规范
10、化建设要求(其中59个贫困村卫生室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化),切实增强了全市市、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了全市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推动了2018年全市的脱贫摘帽。(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全市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是“老、少、边、穷”高海拔地区,存在市财政收入十分滞后、冰冻灾害严重、建设时间短、建设成本高等问题,而国家、省下达建设项目是按照人口数来计算总投资和建设规模的,不是按照当地实际需求来下达项目,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导致下达的项目规模小而难以实施,比如:2018年中央下达的市疾控中心建设项目,下达资金600万元,新建业务综合用房1300平方
11、米,此项目规模不符合城市规划,导致该建设项目实施极为困难。二是机场的通航、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铁路的建设,实现了“州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在“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作为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大量游客涌入,势必带来车祸和“高反”及高海拔疾病等患者增多,但市就明显存在着就地医疗卫生急救、康养(氧)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三是2025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市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区和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应急救治防控不规范与不足的问题,加之没有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及床旁监护仪、无创呼吸机等设施设备,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四是“十四五”基本或超额完成卫生建设项目规划任务,但是
12、规划的项目与实际实施的项目差异性极大,预判规划的项目大多数与国家投资趋向不一致,难以预判的问题。2、全市卫生软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卫生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较弱。二是卫生人员量少质弱,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高、精、尖专业和短缺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虽然引进了一些大专以上学历的卫生人才,但是由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现有人才受利益驱动,流失现象突出,全科医生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四是服务面积大,地广人稀,路途遥远,工作成本高,工作经费不足,医疗卫生单位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滞后,医疗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广大干部和
13、农牧民群众需求。五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市至今实施的是“条块分割”的卫生管理体制,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卫生工作的质量、效益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档次低,根本不能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疾病防治的需求,导致大部分乡村缺医少药、看病就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城乡差别日趋拉大,发展不平衡。六是难以预判业务主要指标的问题,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极易突破国家、省下达的指标红线的问题。二、“十五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
14、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进“健康”建设为主线,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二)发展目标以实施“十五五”发展规划为契机,重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硬件工程即重大建设项目,二是软件工程即人才引进和培养项目。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健康制度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推进,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健康促进和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全民健康素养持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和健康环境显著改善,健康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升,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支撑的健康服务新形式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初步形成,力争打造全州领先的中藏医药服务,卫生健康事
15、业实现均衡发展和全面进步。(三)主要发展指标到2030年,根据州政府关于自治州“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通知(甘府发2022)6号),结合市的实际,制定如下市“十五五”卫生健康主要发展目标。1、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大于75.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和8.5%。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6/10万以内,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5.74%以内,城乡居民达到过敏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89.5%o2、健康生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力争较上一年增长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5.2万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控制在23.3%以内。3、健康服务: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
16、医师数达2.2人,没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2.5人,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土)数达0.25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高于85%,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于90%,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达9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个,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50%。4、健康环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9.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n类水体比例保持100%o5、健康保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30%以内,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稳定。6、创建任务:力争卫生服
17、务体系和市、乡镇、村卫生网络覆盖率100%,创等达标占总乡镇数的50%以上,巩固市人民医院和市民族医院创二级甲等成果,巩固市二医院、市妇计中心、市疾控中心创二级乙等成果,启动实施市二医院、市疾控中心创二级甲等,新都桥镇卫生院更名为市第三人民医院并创二级乙等,启动实施全市乡镇卫生院(含炉城、榆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等达标工作,力争乡镇卫生院中藏医科室设置达到90%以上,中藏医药服务量占医药服务量比例达到40%以上,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系列创建活动;巩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级精神文明城市。三、“十五五”发展重点任务2026-2030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期,
18、是进一步完善规范卫生健康体系的转折时期,也是促进市卫生健康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自治州“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务必继续推进党建和行风建设工作,推进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推进强化全民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加快中藏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建设,为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一)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卫生健康行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省、州委的系列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新
19、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挖掘卫生健康文化,把人文关怀融入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党建入章工作,坚持党对公立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建立业务骨干和党员“双培养”机制,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加强卫生健康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考核评价、监督管理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纪检系列会议精神,加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持续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卫生健康系统行风建设,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切实推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地见效。(二)以现有资源为依托,
20、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巩固现有的全市市、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健康网络的基础上,以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含炉城、榆林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中心,建立健全医疗共同体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分诊、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急防控、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的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以姑咱、新都桥为龙头,打造好市医疗卫生次中心,并建设为片区二级综合医院,建立健全健康养老、康复医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防控、医疗卫生服务及健康培训等的现代化医共体体系,分别辐射折东、折西片区乡镇卫生院;以金汤、鱼通、贡嘎山、沙德、甲根坝、塔公6镇卫生院为支柱,做好孔玉、捧塔、麦崩、雅拉、呷巴、普沙绒、吉居七个乡卫生院为服务平台,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卫生 健康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