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6课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日本文化B.掠夺中国财富C.学习中国先进文化D.加强中日军事合作2 .他是唐朝高僧,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医药、文学等知识,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他是()A.玄奘B.鉴真C.晁衡D.崔致远3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排演历史短剧鉴真东渡,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鉴真在日本修建了大昭寺B,鉴真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东渡C.鉴真在日本讲授儒家经典D.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天竺4 .唐朝时,有一位高僧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回来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这
2、部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这位高僧是()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5 .以下关于大唐西域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玄奘亲自撰写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B.书中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C.它主要讲述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情况D.该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资料6.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在隋唐时期与中国交往密切。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交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罗派遣使臣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B.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活跃C.新罗仿唐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D.新罗音乐没有传入中国7 .唐朝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非常
3、活跃。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B.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对外交通发达D.唐朝疆域辽阔8 .唐朝的对外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9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唐朝对外交往特点的是()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双向交流只与亚洲国家交往A.B.C,D.10 .唐朝时,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可以在中国()参加科举考试担任官职与中国人通婚学习中国文化A.B,C.D.IL日本的“和同开球”与唐朝的“开元通宝”在形制和重量上有
4、很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了()A.日本货币模仿唐朝货币B.唐朝货币模仿日本货币C.中日两国货币没有区别D.中日两国贸易频繁12 .唐朝时期,中国输出的主要物品有()丝绸瓷器茶叶香料A.B.C.D.13 .下列关于唐朝与大食交往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食就是今天的印度B.唐朝与大食没有往来C.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中国的造纸术通过大食传播到西方D.大食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战争14 .唐朝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逐渐受到中国的影响。这反映了唐朝()A.社会风气开放B,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政治稳定15 .唐朝的对外交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能够体现这一影响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练习 隋唐 时期 中外 文化交流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