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总体规划.docx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总体规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乙前言昌平区北七家镇位于北京市北部山前平原地区,是首都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线上的一个大镇,多年来,依托市区,背靠昌平,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镇,全国小城镇试点镇。随着北京市奥运行动计划的确立、北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北七家镇凭借其北靠温榆河,南临主城区,拥抱中轴线,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成为京郊北部的炙手可热的“焦点地区”之一,发展势头迅猛。受昌平区北七家镇人民政府委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 昌平区北七家镇总体规划 任务。 规划组于 2002年 8 月底至 9 月底进驻北七家镇现场,在镇政府的领导下,镇各部门
2、的大力协助下,规划组进行了现场踏勘和内容广泛的基础资料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镇域所辖21 个行政村及天通苑边缘集团,并与镇里的小城镇办、开发办、城管科、经济发展科、统计科、派出所、社区中心、林业站等镇属单位进行了座谈。同时还到昌平区规划局、土地局、绿委、环保局、供电局、地震局、水利局等部门进行了调研。通过对现状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一个多月之后,于 2002 年 11 月 27 日提出了北七家镇初步规划方案(高、中、低三个方案) ,向区规划局以及北七家镇政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对规模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之后,还得到我院的院长、院总工及所领导的指导,并于2002 年 12 月 25 日
3、提交了空间发展研究报告,并就中方案提出了两个用地布局方案,区规划局及镇政府的有关领导就功能定位、规模等研究方面提出要加强详细论证的建议。规划小组根据有关领导提出的意见 , 经过修改后于 2003 年 1 月 15 日在北七家镇召开规划研讨会,参会的有市规委、区规划局以及北七家镇政府的有关领导,与会领导提出北七家镇的总体规划要与市整体发展需要相结合,并与区的区域规划相结合,规划小组并就市的两个规划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进行了协调和调整。总之,在市、院、区及镇的领导下,经过多次的规划研讨会,在综合听取各方面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规划小组进行了反复认真的多次修改和逐步的完善
4、现形成初步的成果上报市规委。初步成果共分四部分内容: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空间发展研究报告和规划图册。本次规划工作得到市规委、市规划院、区规划局及区有关部门及北七家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乡发展研究室的合作,在此深表谢意!一、基本概况(一) 区位及基本情况北七家镇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昌平区的东南部。其四邻为顺义区、朝阳区、北苑边缘集团(东小口镇)、清河边缘集团(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沙河卫星城(七里渠乡)、百善镇、小汤山镇。北七家镇距安定门、昌平区距离均约为 18公里, 东距首都机场约15公里,西距八达岭高速公路约12公里,南距奥运村边缘和13号线轻轨交通霍
5、营站距离均约为 2公里。 北七家镇北邻市六环路,镇域东部有京承高速公路,市级道路立汤路与定泗路在镇域内十字相交。北七家镇镇域总面积60.45平方公里。现北七家镇由原北七家镇、平西府镇和燕丹乡三个乡镇于1999年10月撤乡并镇,辖21个村庄,其中2个村已由天通苑开发建设。现全镇域人口总计为164951人(未包括北苑北边缘集团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大通苑东区62000人),其中常住人口 124951人(不计外来流动人口)。(二)自然概况北七家镇地处温榆河南岸的平原地区,呈南高北低,地面海拔高度在2740米之间,自然坡度1%。温榆河流经镇域最北部,沿东部镇界东南向流入顺义区境,其支流泊河流经镇域东南境并汇
6、入温榆河。北七家地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半湿润区,主导风向北风、西北风、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集中在6-8月份,冬春两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气温11.8 C,无霜期约200天。(三)工程地质该地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为R、田类区,地基经过适当处理,可进行工程建筑。北西向南口一一孙河隐伏断裂和北东 向的黄庄一一高丽营断裂斜穿镇域,建设工程需避开断裂带分布区,提高安全性。规划背景北七家镇地处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尤其是在申奥成功后,使 来北七家镇洽谈的开发商不下 200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北七家镇原有的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7、在中国加入 WTO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北京中奥成功、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生态绿色环境的建设及昌平区建设 北京后花园的良好的区域发展前景,加之北京亚运村汽车贸易园区进驻北七家镇等的新情况,对城镇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方式及用地布局带来重要的影响另外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镇域内复杂的土地属性,而大部分为国有土地属性的开发项目建设用地散布于现镇域内,如90年代初利用国有农场、养鸡场建设的名流花园、名佳花园等,未与城镇总体建设相结合,致使目前北七家镇的土地资源 利用处于无序状态,现人口、用地均突破原规划(2000年版镇域规划的人口规模为4.7万人,用地规模为17.18平方公里), 但镇内仍未形成一个明显的
8、公共活动中心,旧村改造落后。因此,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北七家镇要抓住机遇,并从区域角 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迫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来引导和控制土地资源的利用,使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近期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三、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1 .从区域角度分析,并据北七家镇的区位特征、资源状况和其社会经济条件及发展的优、劣势等,科学认识北七家 镇的发展前景,并重新确定其城镇性质和功能定位。2 .从产业选择、人口转化、环境保护、空间整合等方面,结合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大都市首都边缘区小城镇 建设的模式。3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从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出发,通过土地空间整合,
9、使自身发展和北京市整体规 划相协调,在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搞好空间整合规划,引导其适度和有序地发展,努力解决好土地资源的需求与供给 之间的矛盾。4 .针对现状建设用地比较分散,建设项目又各自为政的状况,本次规划合理整合土地,并且落实北京市生态绿色环 境的建设,科学选择空间发展模式。四、规划范围和期限北七家镇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七家镇行政辖区,镇域总面积60.45平方公里。本次规划期限为2002 2010年五、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 .建设部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 .北京市总体规划(1
10、9932010年);5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6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7 .昌平区区域规划;8 .昌平区土地利用规划;9 . 2000年版北七家镇镇域总体规划(20002010年)。10 .国家及北京市有关小城镇的相关文件。六、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本次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为:根据我国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围绕北京市提出“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维护城市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确保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首先要保证落实北京市生态绿化建设的要求;同时北七家镇作为全国小城镇的试点及农村城镇化的载体,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注重发展质量,要把其自身发展与北京市整体发展相协调,促进和
11、引导其合理有序的发展,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二)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性原则 北七家镇的区位特征、资源状况和其现状经济社会条件,使得其远非一般的小城镇,因此必须 在全市区域的范围内分析北七家镇的优势, 在实现北京市整体现代化的同时, 从区域功能协调角度以寻求北七家镇新的经 济增长点。2 .系统整体优化原则 从区域的角度,充分考虑北七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的优、劣势,根据人口一一资源 环境原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确定北七家镇的发展前景,促进其功能完善和经济繁荣,保证社会、经济、环 境充分协调、长远地可持续发展。3 .“以人为本”的生态化原则北七家镇位于北京
12、母亲河”温榆河的南岸、北京中轴线之北、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地区,因此,本规划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化建设,在满足人们丰富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生活的质 量和舒适度,因此保护北七家镇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北七家镇得以发展的基本保障,应大力提倡生态化的城镇发展 模式。4 .高品质的原则 北七家镇自身的区位、环境、交通等优势,加之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及奥运建设等外部发 展环境的影响,北七家镇作为全国试点镇,其发展潜力极大,本次规划重在科学合理的确定城镇性质和规模,切实提高其 城镇质量和综合水平,充分结合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营造京郊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水平的生态高尚小城镇。5 .集约化
13、的原则 由于北七家镇的地域有限,面对宏伟的目标,必须本着集约的原则,远近结合,更新与拓展结合, 合理布局各项用地和建设项目,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建设,节约有限的土地。七、社会经济发展(一)社会经济现状及问题1 .现状北七家镇国内生产总值 2002年GDP4到3.5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各占 13.1%、24.5%、62.4%,按农村人口计 人均GDPJ 13680元。1990-2002年GD叫平均递增率为9.24%,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自 96年起以来年平均增 长率为25.3%。目前第三产业中主要为交通运输仓储、服务业和其它。第二产业中主要为工业,现有“两园四区”产业园区,”两园”既
14、北七家工业科技园和宏福创业园,均列入北京市55家重点工业小区,而且还享受中关村科技园的优惠政策,现有27家企业,现工业总产值达到4.39亿元;“四区”为白庙、八仙、歇甲、鲁瞳工业小区,共有73家企业,主要为建筑类T国内生产总值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企业,现工业总产值达到4.47亿元。第一产业基本形成农牧并举的格局。2001年北七家镇农村经济纯收入为 27854万元,1990年为7078.1万元,1990-2001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2% 2001 年人均劳动所得为6773元,1990年为1527元,1990-2001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3.2%。现北七家镇税收为12851万元,其中顺天通的建筑
15、营业税为 6000万元,占总税收的47%房地产税收约为2441万元, 占总税收的19% 2000年总税收为3693万元,2000-2001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1%2 .问题现存问题主要是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有待调整改造提升,就业门路需要进一步拓宽,以提高本镇的经济运行质量。北 七家镇产业结构现已转为“三、二、一”的格局。但第三产业中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明显 不足;第二产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尚未形成以有特色的核心产业为主导、各产业分工合作明确的工业簇群,缺乏长远 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产业未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税源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二)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信息技术
16、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的不断成长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对最优区位的追寻,以及国际经贸活动中有关 制度和规则的进一步宽松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国际化大都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变得愈加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便日益紧密,随着WTO勺加入、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办,以及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壮大,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会明显提高。随之而来,中国的若干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也会显著增 强,特别是以香港-深圳-广州为轴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杭州宁波苏州南京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为主轴的大北京地区更会率先成为世界级的城市地区,引领中国城市与世界城市体系相衔接。据2000年
17、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全国约2/3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落脚在这三大地区。大北京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大竞争的桥头堡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 市间的竞争,因此,把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将来的世界级城市,就成为北京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为此,北京核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分工会随之进一步明确。最突出的特征将是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进一步极化, 表现为核心城区的高度服务业化和周边地区的迅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一方面,周边地区作为主城区工业经济扩 散的接纳地,出现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另一方面,世界城市的建设又要求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昌平区作
18、为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俱佳,是北京大都市区发展中的后花园,因此是投资创业、旅游休闲 和生活居住的三大首选地区。 作为北京核心城区和昌平区的结合部,北七家镇应适时发展适合首都和昌平区经济特点的 产业,率先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全面步入小康社会。随着中国入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大发展背景,加之北亚(三)优劣势及支承条件汽车交易市场的进驻,以及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高新产业园区的建设,北七家镇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会进一步加速。因此 如何对此加以正确引导,是北七家镇规划和建设所面临的一大挑战。1 .区位优势 一是宏观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与整个城区的联系十分方便,特别是与中关村高新产业
19、园区和新的中央商务区,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二是中观上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毗邻奥运村公园区和温榆河绿化隔离区,环境质量优良,对高收入阶层具有吸引力。三是微观上处于北京市几个边缘集团(西边的清河集团、南面的北苑集团)、卫星城(沙河卫星城、昌平卫星城)、天竺空港城、重点建设城镇的中间地带,便于借周边地区旺盛的人气和人脉,从容发展 自己的优势项目,赢得尽可能多的潜在市场。2 .环境优势 位于城市上风、上水地带,长期以来以农业经济为主,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良好,便于发展生态环境优 美的边缘城市社区。未来随着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区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北七家镇未来的环境优势还将会进 一步突显出来。3 .后发
20、优势 北七家镇可以在参考周边组团的基础上,总结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容确定城市发展的 新职能和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更优模式,在未来竞争中做到后来者居上。4 .政策优势 作为市郊8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北七家镇在行政、财政及户籍方面享受一定优惠政策, 能确保规划得到更有效实施。北七家镇19952001年GD蹭长40000七/八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份5 .资源优势北七家镇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较好的地热资源,从而使其具有开发特色产业和中、高档住宅区的资源支撑 条件。6 .与周边组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北七家镇处在北京市几个边缘
21、集团、卫星城、规划空港城、重点建设城镇的中间地带,与周边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北七家镇1995-2001年三次产业增长图基于优劣势分析,北七家镇具备十大发展支撑条件:220001200070002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1.近年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蓬勃之势 按可比价计算,北七家镇19952001年的GD叫增长率为20.1%,不仅远 高于北京10%fc右的年增长率,也大大高于昌平区的年增长率,从而使该镇在昌平区的GD小额由1995年的3.1%高至I2001 年的 5.4%。7,拓展空间有限 有限的镇域面积、复杂的用地属性和较高的环境要求,使北七家镇的空
22、间拓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昌平区北七家镇人民政府2003.0858T-一厂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二厂增加值三产增加值2.第三产业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下出现超常规发展1995 2001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年增率按可比价计算达到29.8%,高出整个GD叫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更分别高出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近17和21个百分点。3 .与建筑业相关的第二产业具有较好发展基础根据对各村工业大院的分析,目前北七家镇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均集中在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产品上,包括沥青、混凝土和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队等。未来几年内,这些产业 的发展还会有所加快。4 .北京城市郊区化与空间重构将进一步推动
23、房地产业发展北七家目前已有若干小区连片,楼房建筑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已成为目前北京市远郊乡镇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未来随着北京住宅产业郊区化的发展,北七家镇的房地产发 展还会进一步蓬勃向上。5 .大奥运地区建设为本镇发展提供新的机会申奥成功及随之而来的大奥运地区建设为北七家镇的发展提供了进步的推动力。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中奥成功将有效地加快北京各道路、尤其是北京北部地区的基建工程,大大提高北七家镇的通达性。2)申奥成功将使以奥运公园为核心的大亚奥地区成为北京未来名副其实的中央生活区( CLD,与东部朝阳区的中央 商务区(CBD)和西部海淀区的中央高新技术工业区(CID) 一起成为带动北京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昌平区 北七家镇 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