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两首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doc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两首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两首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秋晚的江上一、新课导入: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强调字音-一瞬(shn)2.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归鸟、夕阳、芦苇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
2、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四、赏析诗歌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2.“驮”字突出了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
3、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五、深入探究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3.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并试着把感情加入朗读中去。现代诗二首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_本诗作者刘大白。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_本诗作者徐志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人教版部编 四年级 上册 现代诗 两首秋晚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