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色彩运用.doc
《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色彩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色彩运用.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 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宋徽宗时期最杰出的全景青绿山水,青绿山水主要以石青、石绿两种色彩为主要颜料,因此得名“青绿山水”。本文研究主要从作者王希孟为出发点,对青绿山水的分类、青绿山水画的历史发展等做了简要概括,通过分析千里江山图,审视青绿山水色彩的艺术价值、色彩表现与用色特点。细观王希孟构图取景的新奇,深入研究其中的技法运用与色彩的个性。深入了解色彩的明暗度,艺术风格及技法特色与色彩在青绿山水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的渲染使呈现出来的作品独树一帜,对当代艺术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色彩运用 AbstractWangXimengsQianlijiangsha
2、nisthemostoutstandingpanoramicgreenlandscapeintheperiodofEmperorHuizongofSongDynasty.Thegreenlandscapeismainlycomposedoftwocolorsofstonegreenandstonegreen,soitisnamedgreenlandscape.BasedontheauthorWangXimeng,thispaperbrieflysummarizestheclassificationofgreenmountainsandwatersandthehistoricaldevelopm
3、entofgreenmountainsandwaterspainting.ThroughtheanalysisofQianlijiangshan,itexaminestheartisticvalue,colorperformanceandcolorcharacteristicsofgreenmountainsandwaterscolor.AdetailedviewofWangXimengsnovelcomposition,in-depthstudyoftheuseoftechniquesandcolorpersonality.Cannotdowithoutcannotdowithoutcann
4、otdowithouttheexperienceofthespiritofthetimes,cannotdowithoutthestudyoftheessenceoftraditionalcultureandartandtheexcavationoftheessenceofmodernart,butalsoneedsthestruggleandinnovationofcontemporaryarteducators.Strivetodeveloptheexpressiveforceofnewgreenlandscapeinartandshowtheartisticvalueofcolorinn
5、ewgreenlandscapepainting.Key words: Wang ximeng;Qianlijiangshan;green landscape ;color application 目 录 引 言1一、王希孟的简介及青绿山水画的历史与发展1(一)、王希孟之简介1(二)青绿山水画的分类与发展21、青绿山水画的分类22、青绿山水画的发展2(三)青绿山水画发展到顶峰的原因2二、从青绿山水画中去审视色彩的艺术价值3三、走进千里江山图4四、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色彩表现与特色5(一)、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表现5(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特点5五、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技法运用7六、王希孟千里江
6、山图的取景构图8七、千里江山图中研析近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色彩个性9八、青绿山水画色彩对当代创作影响10(一)、林容生青绿山水画特色11(二)牛克诚“以色代墨”12结 论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III引 言通过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研究分析,了解色彩来源、种类及其色彩的综合运用,结合现代青绿山水写生的实践操作,总结色彩在青绿山水画中所起的作用。其绘画的景观主要是用颜料的皴染来表现山峰的雄伟,树木的茂密。青绿山水画作品数量多,种类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在绘画风格上整体立足于社会实践,从生活出发,追溯于历史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青绿山水出现了新的艺术革新,
7、艺术教育者的我们也需要奋斗与创新,努力开拓新青绿山水在艺术中的表现力,展现出色彩在新青绿山水画中的艺术价值。一、 王希孟简介及青绿山水画的历史与发展(一)、王希孟之简介王希孟(1096-不详),其生于宋哲宗执政时间,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据历史记载他在徽宗画院学习时年龄为18岁,在徽宗画院的学习创作皆由宋徽宗手把手传道,可见在徽宗的眼里王希孟就是他的宠儿,由于他本人具有学习的刻苦性与他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在画院学习期间受到不少绘画老师的精心指导。虽然王希孟的画在历史记载中很少,但为后世留下的是一幅震惊世人的巨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是这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唯一的传世珍品。天妒英才,清人
8、推测他创作完千里江山图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千里江山图的面料全部采用的是丝绸,王希孟在丝绸上绘画了山川的起伏、渔村野市及人们的活动场所。他采用了传统的绘画方法,笔法细腻,技艺精湛,画面中追求青绿色调的变化。其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画风及风格为青绿山水画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二)青绿山水画的分类与发展1、青绿山水画的分类青绿山水属于山水画中的其中一类,颜料以石青与石绿为主。大青绿、小青绿是青绿山水的再次细分。大青绿重轮廓少皴笔,着色重,装饰强;小青绿是以水墨淡彩为基础,然后再盖上一层浅薄的青绿颜色。青绿山水画代表作品为北宋时期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该作品在绘画上整体从传统出发,立足于生活传统,画中的
9、物种展示给人的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很好的表现出了画面的细致入微。2、青绿山水画的发展青绿山水画在魏晋时期就基本有了雏形,兴盛于隋唐时期并继续繁荣发展,南宋时期又再创辉煌 于宴婷:浅谈中国画的发展史J,大众文艺,2012(20):27.。国画历史发展久远,各时代画家都曾留下了许多优秀并富有价值的作品。各种流派及绘画技艺都像一缕清泉,终形成了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青绿山水画就犹如河流中的一条支流。青绿山水画的出现历史在水墨山水画出现之前,随着水墨画的兴起与文人画的成熟,青绿山水画不被人们所看好。无论是什么时期,青绿山水都留下了辉煌的篇章,熠熠生辉。为了将青绿山水画发扬光大,很多画家也付出了很大的努
10、力,青绿山水画发展到今天也经历过无数的沧桑岁月,才得以发展至今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三)青绿山水画发展到顶峰的原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青绿山水画是在北宋时期发展到历史的顶峰。在了解青绿山水发展到顶峰的原因前,很有必要对古代画院做一个深刻的认知,尤其是宋朝时期的画院我们更应该去深入认识。因为宋代青绿山水画之所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是因为其得到当时朝廷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尤其是宋徽宗。北宋皇家画院(翰林书画院)是一个专门从事艺术绘画创作的学习机构,它的设立为朝廷从全国招收了许多优秀的画家,也是青绿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显示,宫廷画院的建立最早起源于五代。五代时,西蜀与南唐正
11、式成立了皇家画院,在宋朝统一中原以后,翰林画院最终成立,并将全国各地的顶尖画师都召集到了汴梁画院中来学习。其中就包括了黄荃及其子、董源、周文矩等著名画家,由于这些实力派画家的加入,才使宋代时期的画院从萌芽时期就已经具有了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宋代时期的绘画风格是以艳丽色彩为主要题材,所以才让后世拥有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巨幅。宋徽宗在位时期也是画院发展的顶峰时期,此时的宋徽宗便对整个画院进行了不小的变化创新。据历史记载,画院由之前单纯的创作机构被宋徽宗改变成了一所具有教育美学功能的画院,并严格按照当时画院的相关制度对进行招生与考试,并严格按照画院的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培育。由于当时是宋
12、徽宗一把手管理画院,因此,在画院里学习的画家最终都成为了优秀杰出的大师,著名的王希孟画家就是其一。由于王希孟先生幼小拥有不凡常人的绘画潜能,由此也被宋徽宗列为“天子门生”的代表,最终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创作出让世人震惊的千里江山图。二、 从青绿山水画中去审视色彩的艺术价值青绿山水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性与艺术性的山水画,从古至今在艺术史上都占有很高的地位。绿色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象征着一种生机与活力,给人们带来的是一股朝气蓬勃发展的希望。然而画青绿山水画时所调配的颜料也会比画水墨山水画的过程更加严谨复杂。通过色彩的调制与明暗的运用,青绿山水画展现给人的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色彩浓艳的青
13、绿山水让人在视觉上产生了高强的冲击力,无形中塑造了高贵华丽的形象。 随着时间的演变,青绿山水画的各项技法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在笔、墨、纸的技法上都遵循了着色重彩的规律。作品富含作者的创新思维又延续发展传统的精髓,画面色彩结实厚重,光鲜亮丽。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久远,至今已是千年有余,其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它将人与自然巧妙的融合成一个整体,作品具有独特魅力,富有个性追求与时代精神,画面具有图文转换的能力,展现予人的是画面无声胜有声的迹象。三、 走进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3-1)在我国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地位,被誉为我国十大名画之一,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卷轴画,卷中没有
14、王希孟的印款,此画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后来被蔡京题跋为王希孟著作。有前辈认为千里江山图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构图,也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图3-1 千里江山图 环境,是天人合一的共存关系。画面中主要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呈现,同时也决定了人们对环境的选择取向。亦有人认为千里江山图中青山绿水的呈现可以反应出宋代皇室对长寿的追求。王伯敏先生曾称赞千里江山图是给人幸福的山村水乡,并探讨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尝试提出了“七观法”,即一曰步步看,二曰面面观,三曰专一看,四曰推远看,五曰拉近看,六曰取移视,七曰合六远 王伯敏. 中国山水画“七观法”诌言J. 新美术, 1980(2):45.1
15、画面中山水分别是用石青与石绿来处理,整体给人一种颜色鲜明,构图高远,层次清晰的感觉,山水颜色与整幅画面浑然一体却又显得艳而不俗。 顾敏也详尽描述千里江山图的精致物象2。该画的用色充分突出了矿物质颜料的富丽与其装饰效果。 四、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色彩表现与特色(一)、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表现魏晋时期,文人画家就已经对自然色彩的态度及形式都非常重视。在该时期,绘画充满了磅礴的生机色彩,文人画家对水墨画的重视为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表现主要体现在其恢弘气势与艺术感染力上,在材料上主要以大量使用了石青、石绿、赭石三种颜料来进行上色。王爽对千里江山图的颜料构成和使用方法也做了
16、详细的总结,主要有青色、绿色、赤色、黄色、金色、白色、黑色颜料3。另一方面从画面中可以领略到作者上色时的细腻,作者的功力与画面的精美已经被千里江山图体现得淋漓尽致。千里江山图虽经千年历史之沧桑,作品中部分颜色出现脱落现象(图4-1-1),但整体画法仍 图4-1-1千里江山图之颜色脱落现象能清晰可辨。(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色彩特点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图4-2-1)继承了隋唐时期展子虔、李思训与李昭道的“青绿法”。该方法以石青与石绿为主,色彩运用方面夸张且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图4-2 -1 千里江山图因此被称为“青绿山水”。画岩石时,先用粗细的墨线勾勒出轮廓和大致形状,再用软而圆的长短线条来对其进行
17、皴染。山峰皴法(图4-2-2)犹如荷叶,该线条既不粗糙也不僵硬,其后用淡墨加赭石或花青来皴染。皴染多是用于前后两块石头的背面,用笔以粗笔的形式在细线条上书写敏感的山石,并以一般染色的形式跟随石头的颜色。顶部的部分用苦绿色来染色,例如山石下部多为赭石色,山顶和石头的顶部为苦绿色,最后再覆上厚重的石青或石绿。石青或石绿越重,在苦绿色的交界处就显得越浅,显现出来的山顶便越高。这些颜色大多数是需要交替使用,当前面一座山是青色的,那后一座山或相邻的山就必须是石青色。再相邻或再靠后的山峰继续使用石青来上色,前后左右都突出了明显的层次感。石绿与石青交界处的颜色清晰厚重,随着时间的演变色彩出现了有成块脱落的现
18、象,最后呈现出来展现给人们的都是原色,其色彩非常光鲜亮丽。李启色也提出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 图4-2-2 千里江山图山体皴法色调具有极强的装饰性4。在这之前的青绿山水画中几乎是罕见的景观。近、中、远景清晰可见,赭石用在远山上,山顶用苦绿色轻涂覆盖。水纹用笔细,峰头纹无穷。画中的房子多数采用浅赭石、屋顶是浓墨重彩,画面的分量也有所加重。整幅画卷气氛协调,色彩搭配有序。该幅画的出现代表着山水画的发展成就,标志着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达到一个时代的顶峰。五、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技法运用随青绿山水画发展,其绘画技法也走上了成熟之路。从千里江山图(图5-1)中可以看出,王希孟笔中的山石,以中锋、侧锋为主,线条有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山 青绿 山水 色彩 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