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docx
《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教育部部长(2025年6月1日)2024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纲要各项任务举措,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
2、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愈益凸显。要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准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关系坐标,清醒看到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清晰把握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要求。我国在校学生2.9亿,约占总人口的21%,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少年学
3、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确保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强国是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主动的重大抉择。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在加快前沿新兴领域人才储备,推动新技术加速迭代和融合应用中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凸显。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将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注入可持续动能,为国家赢得未来战略主动提供有力保障。建设教育强国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经济
4、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发展条件和增长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这就要求高校发挥高水平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成为战略引领力量,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更多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加有力地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领域“量”的短板已经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质”的
5、需求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加公平更加多样的教育充满期待。同时,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的趋势性特征,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区域增减分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科学性、动态性提出更高要求。建设教育强国,迫切需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强教育获得感。二、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教育的“三大属性”,精辟概括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八大体系”的基本特征,深刻阐述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整体擘画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图景。“三大属性”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基和原点。“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
6、战略属性”是总书记关于教育本质特征的重大理论创新。政治属性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体现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人民属性回答了教育的基本立场问题,体现我国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聚焦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战略属性回答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体现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
7、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三大属性”内涵丰富、相互联系,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和独有优势,要求我们体现到教育强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六大特质”是检验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根本性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教育强国之“强”,应当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彰显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特征;以强大的人才竞争力助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战略人才高水平自主培养;以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夯实高水
8、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汇聚教育发展合力,协调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更好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六大特质”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性要求、标志性成效和根本性标尺。“八大体系”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
9、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八大体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加强科技支撑,把握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作用,拓展教育国际化发展空间,构成相互联系和支撑的逻辑体系,推动教育体系更加注重系统性、综合性集成,推动教育组织更加注重开放融合、多元多样,推动教育发展更加注重胸怀天下、自信自立,推动教育活动向更加灵活广阔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延伸。“五个重大关系”是教育强国建设应当遵循的科学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为我们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支撑国家战
10、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最终目标,需要聚焦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领域、把握好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新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助力国家富强和促进民生幸福的统一。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揭示出掌握学业知识是学生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全面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造就栋梁之才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需要从更多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向“五育并举”转变。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揭示出供需适配才能彰显人才培养效用、实现人才价值,需要一体统筹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和有效性。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揭示出管理规范、秩序井然是有效教育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强国 宏伟 蓝图 变为 美好 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