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库管理及操作规范手册.docx
《垃圾库管理及操作规范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库管理及操作规范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垃圾库管理及操作规范手册一、高库位运行(5500吨以上)1、垃圾库划分为ABCD四个区堆料,2#卸料门为生活垃圾卸料门,1#卸料门堆放高热值垃圾。2、各区堆料时先堆好底坝,一定高度后,再向内堆,内侧与外侧平齐后再由外向内堆放,依次往上,增大堆放高度至20-25米。3、每个中班将2#卸料门抓至底部钢格栅,保证垃圾库渗滤液顺利沥出,降低入炉垃圾含水率。4、入炉垃圾抓至底部时,应提前在外侧先抓出一条排水沟,及时清空卸料门至钢格栅处垃圾,保证底部垃圾排水通畅。5、入炉垃圾焚烧至5米以下见水时,需将底部垃圾转至堆料区外侧顶部进行滤水,并及时与换区垃圾进行掺烧或直接换区,同时提高高热值垃圾掺烧比例,保证入
2、炉垃圾品质,减少负荷波动。6、入炉垃圾焚烧至底部时,要时刻注意接壤区垃圾是否有垮塌迹象,避免垃圾吊抓斗被掩埋,并提前做好削顶工作。7、日焚烧量控制在330td,每周进行库存盘点,结合垃圾进厂量和生产任务进行焚烧量调整,保持垃圾库存平稳二、中库位运行(3500-5500吨)1、垃圾库划分ABC三个区堆料,原则上4#门不堆料作为中转区,2#卸料门为生活垃圾卸料门,1#门堆放高热值垃圾。2、各区堆料时先堆好底坝,一定高度后,再向内堆,内侧与外侧平齐后再由外向内堆放,依次往上,增大堆放高度至18-23米,尽可能将垃圾堆高堆大,减少换区频次,延长垃圾发酵时间。3、每个中班将2-4#门抓至底部钢格栅,保证
3、垃圾库渗滤液顺利沥出,降低入炉垃圾含水率。4、入炉垃圾焚烧至底部垃圾见水时,将底部垃圾抓至4#卸料门滤水,提高高热值垃圾掺烧比例,并和削好顶的垃圾进行掺烧或直接换区,保证入炉垃圾品质,减少负荷波动。5、日焚烧量控制在300吨d,集合生产任务,合理调整高热值掺烧比例,缓慢降低日焚烧量,保持垃圾库位平衡。三、低库位运行(3500吨以下)1、垃圾库划分ABC三个区堆料,2-4#门不堆料,根据BC区堆料情况切换不同卸料门卸料,防止新鲜垃圾混入焚烧区,1#卸料门堆放高热值垃圾。2、各区堆料时步骤同上,增大堆放高度大于15米,尽可能将垃圾堆高堆大,减少频繁换区,延长垃圾发酵时间至3天。3、每个中班将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垃圾 管理 操作 规范 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