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观测与反馈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docx
《状态观测与反馈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态观测与反馈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月日题目状态观测与反响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1、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门)学习并掌握现代控制理论中状态观测与状态反响的根本原理,学习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此根底上设计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状态观测和反响控制器设计的自动化,并对典型控制系统的运行进行仿真。(2)进一步深入理解状态反响、状态观测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熟练程序设计和控制系统的仿真,进一步稳固所学,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收集有关现代控制理论、反响控制器设计和MArLAB控制系统仿真方面的资料,完成英文翻译。(2)学习掌握状态反响、状态观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器的设
2、计方法。(3)熟悉MATLAB程序设计及SimUlink仿真。(4)设计MATLAB程序及GUl界面,给定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实现控制器分析与设计的自动化,自动生成反响控制器模型。(5)设计MArLAB程序及GUl界面,把所设计控制器代入控制系统,进行系统运行的计算机仿真。程序的调试。16)完成具有规定格式的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0字)一份。3、论文各局部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5周)第一局部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参考学习,并完成外文翻译。(2周)第二局部学习掌握根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并完成论文总体内容设计。(3周)第三局部设计并调试计算机程序,实现典型数字控制器分析与设计的自动化。(3周)第
3、四局部设计并调试仿真程序,实现典型控制系统运行的仿真。(3周)第五局部设计说明书、整理等工作(2周)评阅及辩论(2周)备注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摘要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根底上的一种自动控制理论。状态反响是表达现代控制理论特色的一种控制方式。然而,在实际系统中,或者因为不易直接测量,或者因为测量设备在经济性和使用性上的限制,进行状态反响往往很困难。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进行状态重构,即设计状态观测器,利用重构状态取代真实状态进行状态反响。学习并掌握现代控制理论中状态观测与状态反响的根本原理,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数据可视化能力,在MATLAB平台下开发图形
4、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s,GUI),演示其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将图形用户界面用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通过M文件的函数调用到达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实现数据文件的读取和处理,最终完成状态观测和反响控制器设计的自动化。该控制器人机交互性好,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实时、动态可视化分析计算仿真,在教学、实验和工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利用牛顿欧拉方程建立直线式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旋转式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别采用极点配置法和LQR(LinearQuadraticRegUlator)方法来设计用于上述两种一级倒立
5、摆系统的控制器,借助于MATLAB仿真,证明了上述两种控制器的有效性。关键词:状态反响;状态观测;极点配置;倒立摆应用;MATLAB设计AbstractModernControlTheorybasedonstatespaceequationisabranchofautomationtheory.Statefeedbackisacontrolmethodwhichembodiesthecharacteristicsofmoderncontroltheory.However,inpracticalsystem,statefeedbackishardtocarryoutforsomereasons,
6、suchasdifficultyofmeasuring,orlimitationofmeasuringequipmentsoneconomyanduse.Thebasicwayofsolvingproblemsaboveisrebuildingstate,thatistosay,hereWedesignstateobserver,andusethestaterebuilttoreplacethetruestatetoworkoutstatefeedback.Afteracquiringthefundamentalsofstateobservationandstatefeedbackinmode
7、rncontroltheory,takingadvantageoffantasticabilityofnumericalcalculationandvisualization,anddisplayingthecommoncontrollers*use.GUIisusedtodesignthesystemcontroller.WeusethefunctionsinM-filetoachieveinputandoutputsofdata,aimedatloadingandprocessingofthedatafiles,andfinallycompletetheautomationofstateo
8、bservationandstatefeedback.Thecontrollercananalyze,calculateandsimulatemanyrelatedknowledgepointssimultaneously,dynamicallyandvisibly,whichhasfineman-machineinteractionandahighvalueinteachings,experimentsandengineers.Inthispaper,onthepointofbalancecontrolofMIMOinvertedpendulumsystem,twomathematicalm
9、odelsareestablishedforlinearandrotational1-stageofinvertedpendulumsystembyNewton-Euler,sequationandLagrangeTheory,respectively.ThispaperbasesonthestatefeedbackpoleassignmentmethodandLQR,presentscontrollersfortwoabovesystems,andfinallyshowsthepositiveeffectOfcontrollersbyusingSimulationofMATLAB.Keywo
10、rdsjstatefeedback;stateobservation;poleplacement;applicationofinvertedpendulum;designwithMATLAB目录第1章绪论I1.1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开展11.2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31.2.1本论文的选题意义31.2.2本论文的主要内容4第2章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系统分析与设计52.1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52.1.1根本定义52.L2状态空间表达式52.L3线性变换62.2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72. 2.1能控性的定义及判据73. 2.2能观性的定义及判据84. 2.3对偶原理92.3 状态反响与极
11、点配置92. 3.1状态反响的定义及其性质9关于极点配置的定理10关于极点配置的方法102.4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112.4.1状态重构问题112.4.2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112.4.3降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132.5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142. 5.1无限时间状态调节器问题143. 5.2无限时间输出调节器问题154. 5.3最优跟踪问题162.6 本章小结17第3章反响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的程序设计法183.1程序设计软件简介18MATLAB简介18GUlDE简介183. 1.3Simulink简介183.2 程序总体设计流程图183.3 反响控制器的MATLAB设计法203. 3.1反响
12、控制器的流程图设计204. 3.2反响控制器的功能设计205. 3.3反响控制器的GUI界面设计223.4 状态观测器的MATLAB设计法283. 4.1状态观测器的流程图设计284. 4.2状态观测器的功能设计285. 4.3状态观测器的GUl界面设计303.5 本章小结33第4章反响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设计举例344.1 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判断举例341 .1.1系统能控性判断举例344 .1.2系统能观性判断举例354.2 闭环系统极点配置举例374. 2.1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举例375. 2.2多输入系统极点配置举例394.3 状态观测器设计举例414. 3.1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举例41
13、4. 3.2降维状态观测器设计举例434.4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举例454.5本章小结47第5章反响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应用举例485.1引言485.2直线式一级倒立摆系统的平衡控制485. 2.1数学模型的建立485. 2.2利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控制器495. 2.3利用LQR法设计控制器525.3 旋转式一级倒立摆系统的平衡控制555. 3.1数学模型的建立556. 3.2利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控制器577. 3.3利用LQR法设计控制器605.4 本章小结61结论62致谢63参考文献64附录1参数输入检查的MATLAB程序66附录2系统能控性判断的MATLAB程序67附录3极点配置控制器设计的MA
14、TLAB程序68附录4LQR最优控制器设计的MATLAB程序69附录5系统能观性判断的MATLAB程序70附录6全维观测器设计的MATLAB程序71附录7降维观测器设计的MATLAB程序72第1章绪论1.1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开展人类创造具有“自动”功能的装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11世纪在中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出现的自动计时漏壶。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学者柏拉图首先使用了“控制论”一词。但比拟自觉运用反响原理进行设计并取得成功应用的是英国科学家瓦特于1788年创造的蒸汽机离心式飞锤调速器。后来,英国学者麦克斯韦于1868年发表了“论调速器”一文,对调速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控制系统的品
15、质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可用特征方程根的位置和形式来研究。1875年英国学者劳斯和1895年德国学者赫尔维茨先后提出了根据代数方程的系数来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准那么。1892年俄国学者李雅普诺夫出版了专著论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提出了用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正定性及其导数的负定性来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准那么,从而建立了动力学系统的一般稳定性理论。1932年美籍瑞典科学家奈奎斯特提出了根据频率响应判断反响系统稳定性的准那么,即奈奎斯特判据。1938年,前苏联学者米哈伊洛夫提出了用图解分析方法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准那么,从而把奈奎斯特判据推广到条件稳定和开环不稳定系统的一般情况。1948年美国著名科学家维
16、纳出版了专著控制论一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系统地论述了控制理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推广了反响的概念,为控制理论学科的开展奠定了根底。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控制学科的诞生。195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书中所说明的根本理论和观点,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根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开展,控制理论日渐成熟,对促进生产开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其开展过程而言,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经典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305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是解决单变量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定常系统。它以拉氏变换为数学工具,采用以传递函数、
17、频率特性和根轨迹等为根底的经典频域方法研究系统。对于非线性系统,除了线性化及渐近展开计算以外,主要采用相平面分析和谐波平衡法(即描述函数法)研究。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奈奎斯特等人以外,还有美国学者伯德和埃文斯。伯德于1945年出版了网络分析和反响放大器设计一书,提出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即简便而实用的伯德图法。埃文斯于1948年提出了直观而简便的图解分析法,即根轨迹法,在控制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经典控制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单输入单输出反响控制系统的问题,但它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的是难以有效地应用于时变系统和多变量系统,也难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2)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5
18、070年代)。这个时期由于计算机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开展,控制理论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它所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单变量的、线性的、定常的、连续的系统,而扩展为多变量的、非线性的、时变的、离散的系统。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分析法为根底,以此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所谓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分析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而且揭示了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性能。现代控制理论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目的是在揭示其内在规律的根底上,实现系统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优化,同时使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闭环形式。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贝尔曼、前苏联的庞特里亚金和美籍
19、匈牙利人卡尔曼等。贝尔曼于1956年发表了“动态规划理论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一文,提出了寻求最优控制的动态规划法。1958年,卡尔曼提出了递推估计的自动优化控制原理,奠定了自校正控制器的根底;1960年,他发表了“控制系统的一般理论”等论文,引入状态空间法分析系统,提出能控性、能观性、最优调节器和卡尔曼滤波等概念。两年后,卡尔曼等人又提出了最优控制反问题,并得到假设干有关鲁棒性的结果。这些理论构造了现代控制理论的框架。1961年,庞特里亚金的最优过程的数学理论一书正式出版,证明了极大值原理,使得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极大开展。值得一提的是,瑞典学者阿斯特朗姆于1967年提出了最小二乘辨识,解决了线
20、性定常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和定阶方法,他和法国的朗道教授等人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也做出了奉献。1970年,英国学者罗森布洛克等人提出多变量频域控制理论,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领域。(3) “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等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前者是控制理论在广度上的开拓,后者是控制理论在深度上的挖掘。”大系统理论”主要是解决大型工程和社会经济系统中信息处理、可靠性控制等综合优化的设计问题,原有的理论方法遇到了本质困难,大系统理论的开展逐渐转向“复杂系统”概念。钱学森把系统的研究拓广到“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于1990年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方法
21、智能控制理论”是通过研究与模拟人类活动的机理,研究具有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和信息处理问题。它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主要来自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模糊集和神经网络以及运筹学等学科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扎德教授,他于1965年创立了模糊集理论,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1968年,美籍华人傅京孙教授和桑托斯等人提出用模糊神经元概念研究复杂大系统行为,正式提出了智能控制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控制理论的交叉,并创立了人一机交互式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的系统结构。1.2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1.2.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无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还是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反响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式。由于经
22、典控制理论是用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因此,只能从输出引出信号作为反响量。而现代控制理论是用系统内部的状态来描述系统的,所以除了输出反响外,还可以从系统的状态引出信号作为反响量。通过大量实例验算,人们发现状态变量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内部特性,状态反响比传统的输出反响能更有效地改善控制系统的性能。故状态反响是表达现代控制理论特色的一种控制方式。然而,在实际系统中,状态变量或者因为不易直接测量,或者因为测量设备在经济性和使用性上的限制,进行状态反响往往很困难。这也就导致了性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和物理上的不可实现性相矛盾。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为了对控制系统实现状态反响,D.G.吕恩伯格、R.W
23、巴斯和J.E.贝特朗等人提出了状态观测器的概念和构造方法,通过状态重构的途径解决了状态不能直接量测的问题。状态观测器的出现,不但为状态反响的技术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且在控制工程的许多方面也得到了实际应用。现在,随着状态观测器理论和状态估计方法的开展,特别是卡尔曼滤波法的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已不难获得状态变量的良好实时估计值,状态反响方法已进入了实用阶段。本论文是作者学习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状态观测、状态反响与最优控制的根本原理后,在MATLAB平台下开发出图形用户界面,并将图形用户界面用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完成状态观测和反响控制器设计的自动化。该界面人机交互性好,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实时、动态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状态 观测 反馈 控制器 设计 仿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