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docx
《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发(202413号)和中共海南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关于全面谋划打造低碳岛的工作部署,加快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持“向绿图强”,将海南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低碳发展先进理念、技术和实践成果的窗口。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
2、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二、重点任务构建新型零碳能源系统,夯实低碳发展底盘,建设产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采用“先打底-推节能-产绿能-储绿能-自循环-碳吸收-智慧管”的降碳路径。(一)能源低碳,打造低碳发展新底盘。1 .开发零碳资源,构建新型零碳能源供给系统。构建零碳电力系统,确保昌江核电二期建成投产,加快建设昌江核电5、6号机组项目,启动建设洋浦绿能项目。开展建筑分布式光伏建设,合理布局集中式光伏电站。积极发展海上风电。促进气电调峰转型,推动燃煤
3、机组适时退出、应急备用。构建工业零碳热力系统,推动核电余热供热,探索高温气冷堆供热技术,应用垃圾焚烧、工业空气源热泵等零碳供热形式。到2030年,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初具雏形。到2045年,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全面建成。2 .开展电能替代,建设高灵活性电力消纳系统。推广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终端领域电能替代,增强电力负荷弹性。提高绿色电力消纳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实现绿色电力可溯源、可核算,增强出口产品低碳竞争力。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促进局部区域电力电量自平衡。到2030年,终端领域电能替代成效显著,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年度最大用电负荷
4、的5九到2045年,除工业和跨省交通外,终端部门实现100%电气化,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年度最大用电负荷的15%o3 .加强协同调度,打造安全韧性能源保障系统。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升新能源供电安全性,有序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加强应急备用能力建设,构建能源安全监管体系。推进电网升级,优化网架结构,形成柔性发展的主干网架。合理配置布点容量,提升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发展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推动电网智能升级,加快“云大物移智链边”一体化建设。到2030年,初步形成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新型电力调控网络。到2045年,全面建成柔性、智慧、安全的能源保供系统。(二)产业降碳,擘画低碳
5、经济新链条。4 .科技赋能,打造低碳产业创新高地。以应用带创新,搭建多层次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开展低碳核心技术攻关与推广,推动高效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绿氢制甲醇等低碳能源消纳技术研究,加快新型碳捕集材料、二氧化碳驱油、海底封存等CCUS技术创新,锻造绿色低碳产业竞争新优势。面向绿色低碳、生物制造、新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推动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到2030年,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平台体系基本构建。到2045年,非化石能源先进示范、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先进电网构建、CCUS等领域关键低碳技术全面推广。5 .向新求质,推动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加速智
6、能制造与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海南特色新质生产力。聚焦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风光氢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绿氢氨醇特色产品链。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以及“航天+”产业体系。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加强人工智能与“陆海空”科技的融合创新。构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体系,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现代物流、医疗健康、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低碳化、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延伸。6 .提升碳效,加快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推动石化、建材、造纸、矿业等传统产业应用节能降碳先进设备,开展电气化改造及新能源耦合、高载能工业负荷灵活用电改造示范。
7、加快园区低碳化改造,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开展石化化工产业“5G+工业互联网绿色化、智能化融合提升改造,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推进绿色勘查,建设绿色矿山和智慧矿山。到2030年,全省60%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到204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较峰值期下降65%o7 .循环降碳,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推动产业上下游资源大循环,推广低碳水泥生产和生物质化工前沿技术。推动全生物降解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建设国家级全生物降解产业基地。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处置与循环利用创新示范,推广农林有机废弃物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打造新型生态循环产业链
8、在包装、纺织、建筑等行业加大生物基材料及制品推广应用。推进企业梯级微循环,推广园区集中供热,实现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到2030年,全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7%以上,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88%以上。(三)城乡减碳,营造绿色人居新环境。8 .打造清凉城市,推动城镇空间低碳宜居转型。优化城市生态冷源与通风廊道系统。规划建设清凉居住社区、清凉商业街区、清凉开放绿地、清凉绿色交通。集成各项环境降温技术,实现分类系统应用推广。到2030年,完成一批清凉城市示范项目。到2045年,全省推广清凉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模式。9 .营造低碳乡村,推行农村清洁化用能。结合乡村建设行动,推广“自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 低碳岛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