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题党课学习精选优秀讲稿共8篇.docx
《2025年专题党课学习精选优秀讲稿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专题党课学习精选优秀讲稿共8篇.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党课学习讲稿8篇第一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同志们: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实践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厚植廉洁沃土,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下面,我围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这一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一、何谓廉政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
2、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上述重要论述和重要要求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文化所谓文化,就是文治教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文化何来,由人化文;文化何用,由文化人。文化的关键在“化”。这个“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就像冬去春来时的冰
3、雪融化,风吹草木后的大地绿化,风吹岩石叫山体风化。文化,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内心标准。我们有两种食粮,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物质食粮用来喂饱我们的肚子,精神食粮用来拓展我们的认知。其中,精神食粮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集体记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有关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中华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文”一词。中华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从古到今,从3300多年的殷墟、3200多年的三星堆、2500多年的曲阜孔庙、2200多年的秦始皇陵
4、到1700多年的敦煌莫高窟、1300多年的布达拉宫、100O多年的苏州园林,再到930多年的西安碑林、600多年的紫禁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的文明。应该说,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始终匡合九州,屹立东方。(二)廉政文化所谓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的一种文化,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其中,廉政知识体现人的素养,廉政规范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廉政信仰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廉政文化,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清正廉洁、昌明有序的政治文化,表现为掌握
5、公共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勤政为民。二是崇尚法纪、公正乐善的社会文化,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以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廉政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职业文化,表现为各阶层的从业人员勤奋工作,克己奉公,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勇于创造。四是团结向上、诚实守信的组织文化,表现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依法行政,公道正派,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廉洁高效。廉政文化,大致有九个功能,即舆论导向功能、规范约束功能、生成教化功能、浸润渗透功能、辐射影响功能、鼓舞激励功能、凝心聚力功能、评判矫正功能、审美
6、陶冶功能。廉政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廉洁从政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它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二、历史上哪些人参与了廉政文化的创造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那么,历史上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廉政文化建设呢?我认为,主要是三类人,他们是古代开明的皇帝、有见识的思想家、有远见的普通官员和平民百姓。(一)古代开明的皇帝历史上,皇帝是廉政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们从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出发,对官员提出廉洁要求。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皇帝都有
7、关于廉政的要求,都提出过关于廉政的措施。这里,我简单列举三个反腐倡廉最给力的皇帝。第一,反腐倡廉最成功的皇帝一一宋真宗赵恒。宋真宗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北宋的统治日益稳定,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咸平之治”。而它的缔造,得益于宋真宗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举措。一是提出了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他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即清心、奉公、修德、务实、明察、勤课、革弊,均是廉政之举。二是建立了一整套严谨有效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宋朝赏罚严明,在吏部建立了官员档案,将他们置于严密的监管体系中,有效减少官员贪腐行为。三是建立了一套监察官员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的标准和职务回避制度。四
8、是设立了御史台,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纪检监察部门。第二,反腐倡廉最狠毒的皇帝一一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的反腐肃贪创造了不少纪录,以历时最久、措施最严、力度最大、刑罚最酷、杀人最多,为几千年封建历史所罕见。一是制定颁布了堪称史上最严酷的大明律,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肃贪”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二是制定了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朱元璋把自己亲自审讯、判决定案的贪污案例汇总,加上自己惩治贪官的“训导”及颁布的法令,形成了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并下令在全国广泛宣传。三是发明了“剥皮擅草”的残酷刑罚处置贪官。朱元璋认为对贪官处以斩首,以及挑筋
9、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都太便宜他们了,为此还发明“剥皮指草”的残酷刑法。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四是敢于从身边的“高干”开刀,对自己培养的官员也决不姑息迁就。一些元朝的旧官吏、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以及一些朱元璋自己培养的官员,皆因贪腐事发而纷纷成为刀下鬼。据记载朱元璋在位31年间,处死了超过15万的贪官。第三,反腐倡廉最果决的皇帝一一雍正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克服各方面阻力,采取了非常彻底的反腐措施,对待反腐态度果敢,雷厉风行。一是成立了类似现在“审计署”的反腐机构。雍正派钦差大臣查办地方官
10、的贪污案件,同时抽调一大批候补州县协查案件。并对查出的贪官就地免职,从参与查案的官员中选派同级官员接任。这样一来,接任的官员就不会为前任官员打圆场,填补亏空,遏制了“前腐后继”的歪风。雍正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审计机关“会考府”,负责稽查核实中央各部院的钱粮奏销,一旦查出贪污或是挪用,就可以关门打狗了。二是打击贪污犯的手段可谓彻底、坚决,不搞“假问责”。发现贪官污吏,雍正的策略是:先罢官,后索赔。赃官的罪一旦核实,就把他的家抄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女的家也不放过,即使皇上至亲也决不宽贷。三是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能者上庸者下。四是雍正知人善任,发挥人的才干,避免了不谋其政而谋拉关系、行贿受贿
11、走歪道,力求使官员的才识能力与其职务相当。(二)有见识的思想家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人数永远最少,但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永远最大。他们生来就属于少数,但他们却为所有人而活着。他们以关怀人类为己任,用一生来探求真理。他们,就是思想家。他们从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目的出发,要求帝王不奢靡,官员不贪财。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大意是,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无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意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孔子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大意是
12、对于别人所给的东西,如果接受有损廉洁,那就不接受。宋代陈襄说:“廉,盖居官者分内之事”,“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故可饥可寒,可杀可戮,唯独不可一毫妄取。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以善其后。故为官者当以廉为先”。大意是,为官者可以挨饿,可以受冻,可以被杀害,可以被侮辱,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贪污一丝一毫。如果有丝毫贪污的行为,就算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难以善终。所以做官的人应该以廉洁为先。明代薛瑾说,“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13、大意是,世上清廉官吏的境界可分三等:深明大理而不胡乱索取,是上乘的境界;崇尚名节而不随便索取,是次等的境界;畏惧法律为保俸禄官位而不敢索取,是又差一等的境界。(三)有远见的普通官员和平民百姓这一群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倡导廉洁。第一,创作戏曲,歌颂廉吏。历史上有很多歌颂清官的戏曲作品,唐代的魏征、狄仁杰,宋代的包拯、寇准,明代的海瑞、况钟,清代的于成龙、刘墉,都是被歌颂的对象。通过这种方式在不同朝代树立廉洁自律的价值导向。第二,创作对联,警示官员。古代有个县官,贪污受贿,无恶不作,可他却标榜自己清正廉明。有一天,他出了一副上联,让人对出下联。上联是:一对烛,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徐文长随口对
14、道:两盏灯,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无独有偶,笑林广记有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有个贪官在府衙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有个秀才愤愤不平,趁着夜色,偷偷在对联上添了几个字:“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荷泽考察工作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一副讲“官德”的名联,源自河南省内乡县。第三,创作廉诗,表明心志。古代的清官廉吏通过创作廉诗,表明心志,使后人无需拨开历史的烟云、拂去岁月的尘埃,就能直接触碰到一颗
15、颗鲜活生动的廉心。讲几个故事。汉武帝时,汲黯新任淮阳太守,当地豪绅纷纷准备厚礼想要登门拜望。汲黯知道后,写了一首诗词张贴告示天下:“太守府门朝南开,无理有钱莫进来。自知之明听劝导,行贿则是小人才。”这首拒贿诗,是劝诫,也是自省,一经贴出,心怀鬼胎之徒吃了“闭门羹”,望而却步。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老太监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之命他又不敢违,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16、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给父亲。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是一个廉洁奉公、敢于担当的人。当时,朝廷宦官掌权,腐败成风。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吗?”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大意是,绢帕、蘑菇、线香这
17、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反而给人民带来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被人说长道短。第四,诫妻教子,共守清白。比如,白居易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名为赠内。在诗中,他强调生活中不需要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只要满足基本的衣食需求即可,重要的是保持廉洁、清白。诗中有这么一段:“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缗絮足攀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陆游在儿子到吉州任职前,给他写了首诗,教育他要生活俭朴,清白自守,做个廉明的好官。诗中说:“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
18、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山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第五,母教子廉,妻阻夫贪。我们讲个“陶母责子”的故事。东晋的陶侃,年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利用工作之便,曾经把一陶罐腌鱼托人送给母亲。陶侃母亲对来人说:“这是哪里来的?”来人说:“是官府所拥有的。”陶侃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还增添了我的忧愁。”陶侃读罢非常后悔,自此将母亲的训导牢记在心,在其后为官中始终清正廉洁。明朝马皇后,是个管得住朱元璋的人,既是“贤内助”,又是“廉内助”。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多次提
19、出欲寻访马皇后亲族,以封爵禄,但均被马皇后婉言谢绝。她说:“爵禄私外戚,非法。且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其后果不堪设想,前朝外戚之覆政,皆由于此!”平时,马皇后也常提醒、劝诫朱元璋:“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她虽贵为国母,却依然生活简朴。遇有灾荒歉收,还开仓赈济灾民。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体现了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可以说,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
20、力。这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制度运行的基础。制度让想犯错误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文化与制度的互补关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廉政文化建设在中国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廉政文化建设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腐败的速度变慢,使朝代更替不过于频繁,让老百姓少受战乱之苦;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使他们的生活状态得到了改善;三是可以鼓励人们清廉修身,使社会始终有一股正气存在。第二,廉政文化建设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优化一
21、个单位或者部门的廉政环境。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党员干部廉洁意识的重要手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有效识别、坚决抵制腐败的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可以帮助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教育制度。腐败问题除了严肃惩治之外,更应从源头遏制,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教育制度,使惩与防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并通过自律与他律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率。另外,廉政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层次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一方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领域,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本身就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是廉政制度实施的有力保证
22、三是可以帮助有效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人文素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廉政意识和信念,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四、今天重温中国廉政文化给我们的启迪(一)可以警醒我们免蹈前人覆辙廉政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人性都有贪婪的一面,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很容易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明朝有个书生叫胡九韶,家境十分贫苦,一边教儿子读书一边耕种,勉强维持温饱。即便如此,他在每天下午仍会焚香感谢上天又给他享受了一天清福。他的妻子笑他说:“一日三餐全是菜粥,这叫什么清福呀?胡九韶回答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之世,没有战乱。一家大小有吃的有穿的,没有饥寒。
23、家中没有人病在床上,也没有人被关在监狱里,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我非常欣赏这么一段话:在你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紧张或屈辱,那么,获得金钱之后就不要指望会生活得怡然自得,用起这些钱,你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就是金钱本身固有的阴谋。古人说得好,“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就是明智的人在事端尚未出现征兆时就能预见,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来临时就能规避。当今社会观念激荡,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应常敲警世之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戒贪欲、懂知止,做好人生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是要坚守一种情怀,就是家国情怀。“二”是要结交两个知己,就是运动和阅读。“三”是要做好三种人,就是做政
24、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和作风上的正派人。“四”是要做好人生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就是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减”就是减少应酬,活出自在;“乘”就是乘势而上,不骄不躁;“除”就是除去私心,廉洁自律。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做到在人生低谷时不放弃,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取舍,在乘风破浪中保持冷静,在世事更替中守住本心。“五”是要经受住人生的“五大考验”:一要经受住利益的考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二要经受住金钱的考验,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三要经受住权力的考验,要公开用权、公平待人、公正做事;四要经受住价值的考验,要正确估价自己;五要经受住交友的考验,一定要谨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专题 党课 学习 精选 优秀 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