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docx
《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目录、八刖言 4一、 建设意义4二、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6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7(二)建设原则7(三)建设目标8四、 平台定位10一)与各级政府网站的关系11二)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关系 11三)与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关系12四)与省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 12五)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关系13六)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 13七)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的关系14(八)与市(州)、部门政务服务系统的关系 14(九)与重要社会信息系统的关系 15(十)与实体政务大厅的关系 15五、 总体架构16六、 建设内容18(一)四川省政务服务网18(
2、二)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20(三)全省政务服务办理平台24(四)全省政务服务公共支撑平台27(五)全省政务服务信息共享体系29(六)安全保障体系33(七)运维保障体系35(八)制度和标准体系36附录:各子系统建设部署模式38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 署,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55号)、“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 (国办函2016108号)、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 施方案(国 办发201739号)和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国办发201747号)要求,结合四川省政务服务实际,依托全 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和
3、全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梳理总结各级各部门网上政务服 务需求,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聚焦当前网上政务服务存在的 突出问题,以及各地各部门、企业和群众的迫切需求,加快建设全省一 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力争早日实现“规范、高效、透明、可究”的政务服 务目标。“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度高、创新性强的系统 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王东明书记、尹力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批 示,省政府将此项工作作为政府年度重要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围绕“审 批不见面”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研究制定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一、建设意义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和支撑,将分散于各
4、级政府部门 的政务服务进行系统性整合,构建全省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 系,规范行政权力透明运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便于政府 及时了解公众需求,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政务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 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构建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促 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通过对关系民生领域的政务服务实施标准化、统一 化、规范化的依法管理和监督,让政务服务更加直观便捷。树立互联网思 维,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让信息多跑,让 百姓少跑,实现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一体化全流程网上 运行,切实解决百姓办事难的问题。有利于规范政务服务事
5、项透明运行。建设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台,将政府的服务事项通过统一的互联网窗口展示给全社会,审批事项的 增加、减少、流程变化更为直观,把权力运行公 开在网络的“阳光下”和 流程固化的“笼子中”,不断推动“放管服”各 项政策措施落实。有利于促进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各类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统一平台受 理,“后台”的办理过程及所需信息通过统一平台流转以实 现跨地区、跨 部门、跨层级之间的业务协同和自动流转,办理结 果实时展现,减少公众 线下周转递件次数,变“公众线下与不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为“通过统一 平台与政府打交道”,展示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政府形象。有利于实施有效监管。通过互联网让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内
6、容、流 程、效率、质量向社会公开,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全流 程进行实时评 价,为行政效率督查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以推动政府政务服务管理水 平和行政效能提升。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收集、整合、分析各类政务服务数据,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并为各级政 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促进行业自律和社会共治,推 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起步 早,2008年建成全省五级统一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2013年建成 全省统一行权平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共有8300个 政府行权部门、近9万个行权岗位使用,办
7、理政务服务事项4.3亿件。 各地各部门以此为基础,叠加特色应用,推动创新试点,有效优化了 政府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 环境。 但是,随着网上政务服务实践的发展,顶层规划不完善,各级各部门信息 共享难度大、地区差异明显、应用深度不足、服务渠道单一等问题逐步凸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畅,网上政务服务 整体效能未充分发挥。信息共享对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协同化、便捷化和智 能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一站式受理和全程协同办理至关重要。目 前,各级各部门的网上政务服务系统,仅能简单支撑本行业政务服务,各 地各部门间政务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困
8、难,政务服务信息处于分散割据的碎 片化状态,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难,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网上政务 服务无法实现。二是缺乏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体系,给群众和企业办事创 业带来不便。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础 和主线,办事指南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说明书。”目前,全 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之间服务事项名称、事项 类型、法律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基本编码等要素和内容存在差 异,给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带来不便。三是关键保障技术缺之全省统一支 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难以构建。部分涉及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安 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缺失,特别
9、是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 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在线支付、统一物流配套等支撑平台建设工 作缺乏配套的实施指南,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无法满足当前网上政务服 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围绕以信 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 务”,通过提升政务服务供给和服务效率、推进行 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 行,促进“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 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 谐四川提供有力支撑。(二)建设原则。以统为主、统分结合。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台,
10、市(州)不再建设政务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按照统一 标准拓展功能、合理共建,形成基础平台全省统一、政务信息共享开 放、服务机制创新利民的政务服务集群。以云为基、互联互通。依托省级政务云平台,以集中部署为主,解 决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技术保障等地区差异问题。个别 子系统可分级部 署、数据汇聚、共享使用,以拓展政务服务广度和深度,为提升政务服 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充分整合各地各部门现有政务服务数据信息 和资源,做好与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政务 服务业务系统、 实体政务大厅等系统和资源的衔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 享、身份互信、证照互用、业务协同,
11、实 现线上线下融合。问题导向、逐步拓展。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数据开放、技术创新 为着力点,聚焦我省政务服务中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基础性、普 遍性、全局性问题,从需求急迫、条件成熟的入手,起步要稳,见效要 快,分期建设,既避免求大求全,又适应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快的特点。(三)建设目标。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目标是:规范服务标准、汇聚政务信 息、实现交换共享、支撑一网通办、强化动态监管。2017年底前,建 成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 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 成覆盖全省、多级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省级统
12、筹、融入全国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1. 建设全省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按照标准化、集约化原则, 建设四川省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即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四川省政务 服务网整合各级政务服务网站和办事服务栏目,统一汇聚、发布各级各部 门政务服务信息,实现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同源发布。四川省政务服务 网公开发布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公众提供场景式在线办事导 航,为注册用户提供专属 办事数据存储和应用空间,提供网上预约、网 上申请、网上支付、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办事服务。四川省政务 服务网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和同步信息,各地各部门政府网站可通过 反向链接、联合建设等方式,共享、共建四川
13、省政务服务网。2. 建设全 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和全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 公开运行平台的行政职权目录管理系统、电子监察平台以及行政审批电子 监察系统,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 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等基础功能,拓展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 管等功能,与四川省政务服务网数据对接和双向交互,与全省通用政务 服务办理平台、部门业务办理系统等各类系统信息共享和双向交互,具 体由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政 务服务中心通用管理系统、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等组成。3. 建设全省政务服务办理平台。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全省通用
14、 的政务服务办理系统与部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对接,实现网上政务服 务事项综合受理后的审核、审批、收费、送达、评价等环节全流程网上办 理,与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数据双向交互,集成政务服务大厅各类 智能化设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窗受理、后台办理、门户 反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4. 建设全省政务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 务”技术体系规划,建设满足全省统一政务服务门户、统一政务服务管理 要求和全省政务服务通用业务办理所需的公共支撑平台,具体由统一身份 认证系统、统一电子证照管理系统、电子印章管理系统、政务服务公共 支付平台、政务服务公共物流配套、统一通知消息管理系统
15、等组成。5. 建设全省政务信息共享体系。在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体系框架下,充分利用省电子政务外网已有的数据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资 源,与各地各部门已建的数据交换平台联动,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对接,构建全省政务服务信息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 数据共享交换,推动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与各部门各地区现有政务服务相关 业务办理系统对接。6. 构建安全和运维保障体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规定 以及国家保密管理和密码管理有关要求,充分利用省电子 政务外网和省级 政务云已有安全基础设施,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安全保障体系,确保 政务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数据合法应用。开展平台建设的
16、同时,提前规划“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维护体系,保障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类 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7. 制定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制度规范。遵循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制 度和标准规范,按照我省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全省实际的政务服务平台 运行管理、操作管理、接口标准等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全省一体 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四、平台定位具备政务服务统一申请、统一受理、协同办理、统一反 馈、信息共享开放以及全流程监督等功能,既是“办事”的平台,又能为 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汇聚政务信息,深入共 享实践,发挥政务“大脑”作用,为优化政务服务供给 和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服务
17、支撑。()与各级政府网站的关系。1. 功能定位。坚持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是各级政府对外的统一门户。 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思路构建,直接作为省 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服务栏目,设立独立域名作为全省网上政务服务的统 一入口。2. 建设模式。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以省级统建为主,省市合理共建。 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及其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 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建立以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为龙头的省市两级网 站群,开放部分管理权限,各地可在市级子站栏中呈现本地特色服务和 应用,不再单独建设政务服务网站。3. 运行效果。通过统一政务服务门户,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信息的统 一管理和
18、全省同源发布,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逐步形成政务服 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互通 的良好格局。(二)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关系。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对接,实现与国家平台的互 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资源接入(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层级关系如图4-1所示),共同推进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 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 服务体系建设。四川省政务服务平台四川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图4-1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层级关系图国家级政务服务平 台c国家政务服务一数据共享平台* J统计分析监督考核互联互通信息共
19、享业务协同(三)与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关系。全省电子政务外网是我省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政务外网跨地区跨层级跨 部门的技术优势,将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政务业务办理平台、政务信息 共享平台等部署在公用业务区,保证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的安全、高效、可控;将四川省政务服务网部署在互联网接入区, 方便为公众提供网上办事、在线查询等政务服务。(四)与省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I 发20165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 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要求,建 立省、市两级政务信息
20、资源共享平台体系,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充 分利用省、市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各类基础、专题、部门信 息资源库共享交换数据,各级部门整合后的信息系统接入本级政务信息资 源共享平台与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五)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关系。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 平台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在省级集中部署,主要负责管理省、市、县 三级投资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投资项目,全省 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 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六)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信用中国(四川)是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基础信息库,
21、依托全省 电子政务外网主要归集和覆盖了 “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 省所有区域”的公共信用信息,为各地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归集、共享和应 用服务。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获 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数据(红黑名单),供全省政务服务使用。同 时,在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上链接信用中国(四川)网站,并通过数据接口 将政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同步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七)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的关系。目前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 台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外网汇聚了全省范围内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 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信息、 交易主体信息、专家信息
22、信用信息、监管信息。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平台要定期或实时将交易、主体、专家、信用、监管等信息数据推送到 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交易、信用信息的查询服 务。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上链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入口,政务服务平台 用户可直接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八)与市(州)、部门政务服务系统的关系。全省一体化政务服 务平台建设通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业务办理服 务。各地各部门确有工作需要建立专用业务办理信息系统的,可通过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接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确保数据同 源,各地各部门专用业务办理信息系统通过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 一受理、办理结果统一
23、反馈,业务办理过程的主要节点和业务办理结果 与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共享,接受全省网上政务服务监督和评 价。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公共支撑服务向各地各部门专用业务 办理信息系统开放共享,如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统一身份认 证、电子证照互认、统一电子印章、统一在线支付、统一物流配套、信 息交换共享等。与市(州)、省级部门业务系统关系如图4-2所示。14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市(州)/省级部门政务服务网县(市、区)/乡 镇(街道)政务 服务专栏全程网办系统服务评价系统多渠道服务系统单点登陆发布服务信息证照验证发布在线应用市(州)/省级部门部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办理进度结果信息智能推送市(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一体化 政务 服务 平台 总体 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