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论文.doc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李贵武【摘要】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关键是教师要把环境保护教育落到实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渗透,有目标地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关键词】 环境保护 数学教学 渗透一、问题的提出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必然具有良好的环境,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然具有高度的环保意识。1992年11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召开了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思想。增强国民环保意识和提高环保能力,关键还是在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比提高环
2、保能力更显得重要,因为意识决定行为。而唤醒学生的环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环境教育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任务。今天的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环境质量如何,很大程度是由他们今天所受的教育情况来决定的。可以毫不夸奖地说:今天的环境教育,就是明天的环境质量。而环境教育则是通过学校课程的实施来完成的。毫不例外,初中数学课程也应承担环境教育的任务。数学课程解读明确指出:这次课程改革突出思想品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3、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而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包括环境意识在内)基本手段之一。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绿色事业环保事业任重而道远,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于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我们每位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数学课程特点的优势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新的数学课程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
4、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数学课程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着极强的逻辑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它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环境保护的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相当丰富的环保教育素材,都直接或间接地在宣传环保意识。在浙教版现行教材中从插图到例题都蕴涵着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内容。新课程的数学教材中大量增加了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而在新课程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有涉及到关于环境问题的课题、材料和例题,在小学也有专门开设的数学与环境这样的单元。不难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把环境
5、教育内容逐步纳入初中各学科课程教学之中。所以,我们要在新、旧教材的交替、衔接中,认真研究分析教材,探讨怎样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保护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策略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这三大方面。而在初中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较多;有可结合教学让学生参与一些爱护环境的简单实践活动;有对能运用数学知识,对环境进行初步的观测、考察、统计和分析,为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材中许多以环境保护作为背景的教材,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利用,使这些内容在数学课中发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优
6、越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对环境保护教育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并在教学中作出努力。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育,做到文道结合,把学生培养成自然环境的小卫士。那么,究竟如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呢?笔者拟提出如下四点策略,与同仁商榷。1、分析研究教材,善于挖掘环境保护的素材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不提倡每堂课都要进行,只有适用于环境教育内容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要在数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就要研究数学教材,对数学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了然于胸,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环保教学目标,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笔者经过对初中阶段数学教材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
7、材中都安排有保护生态平衡和热爱自然的教育内容。但有些是显性的,可以信手拈来,直接加以利用,将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挂上钩。但有些是隐性的,有待教师去挖掘。只要教师能动脑分析,深入研究,同样能为环保教育服务。2、利用背景教材,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材中有许多以环保作为背景材料的素材,教师要把握时机,巧妙结合,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体会,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环境知识,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科特点,做到从关键处入手,避免全面出击,面面俱到。如八年级数学教材第二十章,第一节平均数,有这样一个例题:“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是:A县有15万人,人均耕地面积是0.15
8、公顷;B县有7万人,人均耕地面积是0.21公顷;C县有1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是0.18公顷。”除了讲清题意外,在学生能正确解题的同时,还渗透要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好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不要因为人口问题乱砍滥伐,破坏生活环境,要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教师可问学生:“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人随便乱砍滥伐的现象?”问题提出后立即就有学生举手发言,看到学生逐渐“进入状态”,教师则趁热打铁利用媒体展示乱砍滥伐情景的照片,许多同学的惊异、义愤之情溢于言表。教师应抓住机遇,教育学生: “环境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我们经常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在倡导保护环境多样性的今天,就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为了一己之私乱砍滥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教学 实践 渗透 环境保护 教育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