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oc
《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HJ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环 境 保 护 行 业 标 准HJ/T 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Fugitive Dust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发布稿)2007-11-21 发布 2008-02-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防治各类城市扬尘污
2、染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本标准的技术内容采用国内近期关于颗粒物开放源类的研究成果,吸收了我国典型城市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开大学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 年 11 月 21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08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I目次前 言. 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3.1 扬尘.23.2施工扬尘.23.3 土壤扬尘.23.4道路扬尘.23.5堆场扬尘.23.6表面积尘负荷 .24实施原则.35施工扬尘防治.35.1 依法申报
3、35.2. 新建、改建、扩建施工场所和活动扬尘污染防治 .35.3 拆迁施工场所和活动扬尘污染防治 .65.4 修缮、装饰等施工场所与活动扬尘污染防治 .66土壤扬尘防治.66.1 裸地绿化.66.2 裸地硬化.76.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77道路扬尘防治.77.1 道路绿化.77.2 道路硬化.77.3 减少路面破损.77.4 减少路面施工.87.5 密闭运输.8II7.6 道路清洁、冲洗作业.87.7 道路积尘负荷监测.88堆场扬尘防治.88.1 密闭存储.88.2 密闭作业.88.3 喷淋.98.4 覆盖.98.5 防风围挡.98.6 硬化稳定.98.7 绿化.98.8 开展废物综合利
4、用.9附录 A 基于 GIS 的城市扬尘污染管理信息系统 .10附录 B 道路积尘负荷的监测方法 .12附录 C 道路积尘负荷限定标准参考值 .15III1适用范围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防治各类城市扬尘污染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及道路积尘负荷的采样方法和限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各类施工工地,铺装与未铺装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各类露天堆场、货场及采矿采石场,城区裸土地面,物料混合、装卸、传送与运输等场所和活动产生扬尘的污染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124-88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CJJ 3
5、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JGJ 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6921-1986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3 第 8 号);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1992 第 100 号);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2第101号);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1996 第 198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1998 第 253 号);建设工程
6、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 1991 第 15 号);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扬尘指地表松散颗粒物质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的一定粒径范围的空气颗粒物,主要分为土壤扬尘、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3.2施工扬尘指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建造与拆迁、设备安装工程及装饰修缮工程等施工场所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市政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系统(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下通道、天桥等)、供电系统、燃气系统、给排水系统、通信系统、供热系统、防洪系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及其附属设施。3.3土壤扬尘指直接来源于裸露地面(如农田、裸露山体、滩涂、干涸的河谷、未
7、硬化或绿化的空地等)的颗粒物。3.4道路扬尘指道路积尘在一定的动力条件(风力、机动车碾压、人群活动等)的作用下进入环境空气中形成的扬尘。3.5堆场扬尘指各种工业料堆(如煤堆、沙石堆以及矿石堆等)、建筑料堆(如砂石、水泥、石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如冶炼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废矿石、尾矿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等由于堆积、装卸、传送等操作以及风蚀作用等造成的扬尘。此外,采石、采矿等场所和活动中产生的扬尘也归为堆场扬尘。3.6表面积尘负荷指道路或地面单位面积上能够通过 200 目标准筛(相当于几何粒径 75 微米以下)的那部分积尘的质量。24实施原则4.1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是一
8、项需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性工作。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结合本标准,由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地扬尘污染防治规划或规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由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4.2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开展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明确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及其影响,切实掌握扬尘对城市空气颗粒物的贡献大小,有重点地开展城市扬尘防治工作。4.3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城市扬尘来源进行调查,按照附录 A 采集扬尘污染源基本信息,建立相
9、应的污染源数据库,对扬尘污染源实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有条件的城市,可根据本地扬尘污染源特点、技术条件和管理需求,适当增加扬尘污染源信息。5施工扬尘防治5.1依法申报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施工扬尘防治实施方案,并提请排污申报。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下面条款制定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根据施工工序编制施工期内扬尘污染防治任务书,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责任到每个施工工序。5.2.新建、改建、扩建施工场所和活动扬尘污染防治5.2.1施工标志牌的规格和内容。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
10、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5.2.2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设置。施工期间,土建工地、市政高架和道路施工等在城市主要干道、景观地区、繁华区域,其边界应设置高度 2.5 米以上的围挡;各类管线敷设工程,其边界应设 1.5 米以上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路栏;其余设置31.8 米以上围挡。以上围挡高度可视地方管理要求适当增加。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应设置警示牌。5.2.3土方工程防尘措施。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有时还需进行排水、降水、
11、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5.2.4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a)密闭存储;b)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c)采用防尘布苫盖;d)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5.2.5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a)覆盖防尘布、防尘网;b)定期喷洒抑尘剂;c)定期喷水压尘;d)其他有效的
12、防尘措施。5.2.6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得超过 10 米,并应及时清扫冲洗。5.2.7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防尘措施、运输路线和时间。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
13、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4输。5.2.8施工工地道路防尘措施。施工期间,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至铺装道路间的车行道路,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并保持路面清洁,防止机动车扬尘:a)铺设钢板;b)铺设水泥混凝土;c)铺设沥青混凝土;d)铺设用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e)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5.2.9施工工地道路积尘清洁措施。可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5.2.10施工工地内部裸地防尘措施。施工期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扬尘 污染 防治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