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材赣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艺术造型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2025新教材赣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艺术造型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新教材赣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艺术造型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春新教材赣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艺术造型全册教案欣赏身边的美第一单元快乐伴我行一、文明的我二、勇敢的我三、幸福的家一、教学目标L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与“文明的我”“勇敢的我”“幸福的家”相关的图像元素,如不同场景下人物的行为、表情、动作等,理解图像所传达的情感与主题。通过观察艺术作品,辨别其中的色彩、线条、形状等造型元素如何服务于主题表现。2 .美术表现: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出自己在文明行为、勇敢经历、家庭幸福场景中的形象或相关场景。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组合与描绘,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如用明亮色彩表现快乐与幸福。3 .审美判断:对表现“文明”“勇敢”“幸福”主题的艺术作品及生活
2、场景进行审美评价,形成对积极价值观的审美认知。能够区分艺术表现中积极与消极的情感表达,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4 .创意实践: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材料与方法,如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等,进行创意构思,展现独特的视角与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并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5 .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文明”“勇敢”“幸福”的不同诠释与表现方式,增进文化包容意识。认识到美术作品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艺术创作传承和弘扬积极的文化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L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与“文明的我”“勇敢的我”“幸福的家”相关的素材,并能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掌握基本的美术表
3、现技巧,如人物的简单描绘、场景的布局等。2 .难点: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现独特的创意,深入挖掘主题内涵,使作品不仅停留在表面形式,更能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价值观。三、教学方法L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如模拟文明出行场景、讲述勇敢冒险故事、布置家庭聚会场景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题氛围,激发创作灵感。3 .欣赏教学法:展示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手工、摄影等,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与创意,提升审美能力。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共同讨论主题、构思画面、分配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四、教学准备L收集与“文明的我”“勇敢的我
4、幸福的家”相关的图片、视频、艺术作品等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5 .准备充足的美术材料与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绘画颜料、画笔、黏土等。6 .为小组合作准备分组标识与展示道具。五、教学过程(一)“文明的我”教学(15分钟)L情境导入(3分钟)播放一段小朋友在校园中文明行为的视频,如主动问好、有序排队、爱护环境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视频里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文明的我”这一主题。2 .探讨与欣赏(5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文明的表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如在公交车上让座、遵守交通规则等。展示
5、一些表现文明行为的美术作品,如绘画排队上车、剪纸文明用餐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环境来表现文明主题的。分析作品中运用的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如明亮的色彩表现积极向上的氛围。3 .创作实践(5分钟)布置作业任务:请学生以“文明的我”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手工作品。可以描绘自己在某个文明场景中的样子,也可以设计一个文明行为的宣传画面。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鼓励学生大胆创作。4 .展示与评价(2分钟)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创作思路。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作品中的哪个部分,以及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文明气息。教师进行
6、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与努力,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二)“勇敢的我”教学(15分钟)L故事导入(3分钟)讲述一个小朋友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比如小明在公园里迷路后,勇敢地向警察叔叔求助,最终找到了爸爸妈妈。故事讲完后,提问:“小明的什么行为让你觉得他很勇敢?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引发学生对勇敢行为的思考,导入“勇敢的我”主题。2 .欣赏与启发(5分钟)展示一系列表现勇敢主题的艺术作品,如油画消防员救火、雕塑小英雄雨来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勇敢精神。提问学生:“从这些作品中,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人物的勇敢?”鼓励学生从细节入手分析,
7、如坚定的眼神、勇往直前的姿态等。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勇敢的瞬间,或者看到过的勇敢行为。3 .创作表现(5分钟)让学生以“勇敢的我”为主题进行创作,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勇敢的经历,也可以想象自己在未来勇敢面对挑战的场景。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黏土塑造勇敢的人物形象,或者用废旧物品拼贴出勇敢冒险的画面。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注意突出人物的勇敢特征。4 .分享与评价(2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背后勇敢的故事。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作品并分享。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从作品是否生动地表现出勇敢主题、创作手法是否新颖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总结评
8、价,强调勇敢的品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与鼓励。(三)“幸福的家”教学(15分钟)L音乐导入(3分钟)播放一首温馨的家庭主题歌曲,如让爱住我家,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歌曲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听到这首歌,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和家人在一起的画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幸福的时刻,自然引出“幸福的家”主题。2 .欣赏与讨论(5分钟)展示各种不同风格表现家庭幸福场景的艺术作品,如中国传统的合家欢年画、西方的家庭油画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家庭成员的互动、表情,以及画面的色彩、构图等元素如何营造出幸福的氛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你们心中,幸福的家是什么样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
9、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3 .创意创作(5分钟)布置创作任务:请学生以“幸福的家”为主题,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一家人在一起的欢乐场景,也可以用手工制作一个家庭模型。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家庭幸福的独特理解,如添加一些代表家庭回忆的小物件。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运用要传达出温馨的感觉。4 .展示与升华(2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大家自由参观。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中最能体现家庭幸福的地方。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家庭是幸福的港湾,鼓励学生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用实际行动让家庭更加幸福。最后,全班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充满温
10、馨与爱意的时刻。六、教学延伸L组织校园美术展览,将学生在本单元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供全校师生参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5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文明、勇敢、幸福瞬间,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与美术表现能力。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单元家乡风貌4 .长长的路5 .神奇的树6 .家乡的房子一、教学目标L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路、树以及家乡房子的外形特征、色彩特点和结构,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敏锐捕捉其中与家乡风貌相关的元素,理解这些元素如何组合以传达特定的地域文化与情感。7 .美术表现:熟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语言,以绘画、手工等形式,生动表
11、现长长的路、神奇的树和家乡房子的独特风貌。在创作中,尝试不同材料与技法,展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8 .审美判断:对描绘家乡风貌的艺术作品和现实场景进行审美分析,感受不同艺术风格下家乡之美,形成对家乡独特审美价值的认知,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9 .创意实践:在创作过程中,敢于突破常规思维,从不同角度对路、树、房子进行创意构思,如将路想象成丝带,赋予树拟人化特征等,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10 文化理解:了解家乡路、树、房子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等知识,认识到家乡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L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长的路、神奇的树和家乡房子的特点,
12、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准确表现。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对家乡风貌的热爱与创作热情。2 .难点: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融入独特的创意与情感,深度挖掘家乡风貌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作品富有个性与文化底蕴。三、教学方法L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路、树、房子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家乡风貌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 .示范法:教师针对绘画、手工制作等过程进行示范,直观展示创作步骤与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作方法。四、教学准备1 .收集与长长的路、神奇的树、家乡房子相关的高清图片、视频资
13、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 .准备充足的美术材料,如绘画纸、彩笔、油画棒、彩泥、剪刀、胶水等。3 .安排学生提前了解家乡相关建筑、植物等知识,可通过询问长辈、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五、教学过程(一)长长的路(15分钟)L情境导入(3分钟)播放一段从高空俯瞰家乡道路的视频,展示路的蜿蜒曲折以及沿途的风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里,你们看到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它通向哪里?”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路的印象,从而引出课题长长的路。2 .观察与讨论(5分钟)展示不同类型长长的路的图片,如乡间小路、城市大道、盘山公路等。引导学生观察路的形状、颜色、材质以及周围的环境。提问:“这些路有什么不同?它们给
14、你什么样的感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线条、色彩等美术角度分析。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3 .示范与创作(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画一条长长的路,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路的延伸感,如用流畅的曲线表现蜿蜒的小路,用直线表现笔直的大道。同时,讲解如何添加周围的景物,如树木、房屋等,使画面更加丰富。示范结束后,学生进行创作,以“长长的路”为主题,画一幅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表现出路的独特之处。4 .展示与评价(2分钟)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画中的路通向哪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一说自己喜欢作品中的
15、哪些地方,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与努力,对画面中的优点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二)神奇的树(15分钟)L故事导入(3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神奇树的故事: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树,它的叶子会发光,果实能实现人们的愿望。讲完故事后,提问学生:“你们心中神奇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学生的想象,导入神奇的树这一课题。2 .欣赏与启发(5分钟)展示各种神奇树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手工、摄影等,如奇幻风格的树画、用彩泥制作的树造型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树的独特之处,如夸张的形状、奇特的颜色、有趣的纹理等。提问:“这些作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树的神奇的?”鼓励学生从不
16、同角度思考,如树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同时,展示一些真实世界中具有独特形态树的图片,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3 .创作实践(5分钟)学生以“神奇的树”为主题进行创作,可以选择绘画、彩泥制作或其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突破常规,表现出树的神奇之处。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在彩泥制作中如何塑造树的形状,绘画时如何运用色彩突出神奇的感觉。4 .分享与评价(2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创作的神奇树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每组推选一件作品,向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从创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点评。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创意的重要性
17、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发挥想象力。(三)家乡的房子(15分钟)L图片导入(3分钟)展示一组家乡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房子的图片,从古老的传统民居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它们和你平时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发学生对家乡房子的兴趣,导入课题家乡的房子。2 .分析与讨论(5分钟)选取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房子图片,从房子的外形、结构、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例如,传统的青砖瓦房,其屋顶的坡度、门窗的形状等。组织学生讨论:“家乡的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和当地的环境、文化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结合之前收集的资料,分享自己的见解
18、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家乡房子背后的文化内涵。3 .创作与指导(5分钟)学生以“家乡的房子”为主题进行创作,可以用绘画描绘家乡房子的全貌,也可以用手工制作一个房子模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表现出家乡房子的独特之处,如建筑细节、地域特色等。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如绘画时线条的运用,手工制作中材料的选择与拼接。4 .展示与总结(2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大家自由参观。邀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中的房子,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家乡房子是家乡文化的重要载体,希望学生通过这次创作,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整体评价
19、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家乡的文化与变化。六、教学延伸L组织学生开展“家乡风貌写生”活动,选择家乡有代表性的路、树、房子等进行实地写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与绘画能力。5 .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家乡的资料,如传说、故事等,将其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文化内涵的作品。第三单元美丽的天空7 .朵朵白玄8 .片片彩霞9 .茫茫星空一、教学目标L图像识读:学生能够精准识别白云、彩霞、星空的不同形态、色彩及特征,通过欣赏多元艺术作品,敏锐洞察其中天空元素的表现手法,理解其如何与整体画面融合以传递特定情感与氛围。10 美术表现:熟练运用丰富的线条、绚丽的色彩与多样的材料
20、以绘画、手工等形式生动且富有创意地表现朵朵白云、片片彩霞、茫茫星空的奇幻之美。11 审美判断:对描绘天空美景的艺术作品及现实景象进行深入审美分析,体会不同艺术风格下天空之美,树立对天空之美的独特审美认知,提升审美素养。12 创意实践:在创作过程中,勇于突破常规,从新颖视角对白云、彩霞、星空进行创意构思,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展现独特艺术视角。13 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天空元素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体会美术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二、教学重难点L重点: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白云、彩霞、星空的特点,熟练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生动表现天空之美,激发学生对天空主题的
21、创作热情。14 难点: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融入深刻的创意与真挚情感,深度挖掘天空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作品兼具个性与文化底蕴。三、教学方法L观察法:借助实地观察、高清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天空中白云、彩霞、星空的细节,培养敏锐观察力。15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天空美景展开讨论,分享观察感受,激发思维,促进交流合作。16 示范法:教师针对绘画、手工制作等进行示范,直观展示创作步骤与技巧,助力学生掌握创作方法。四、教学准备L收集与白云、彩霞、星空相关的高清图片、精彩视频,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17 准备充足美术材料,如绘画纸、彩笔、油画棒、彩泥、剪刀、胶水、闪光纸等。18 让学生提前观察天空,记录
22、不同时间天空的变化。五、教学过程(一)朵朵白云(15分钟)L情境导入(3分钟)播放一段蓝天白云下的草原视频,视频中展现着洁白如雪的云朵在天空中缓缓飘动,草原上牛羊成群。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里,你们看到的白云像什么呀?”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发言,分享自己对白云的印象,从而自然引出课题朵朵白云。2 .观察与讨论(5分钟)展示不同形态白云的高清图片,如像棉花糖般蓬松的积云、如薄纱般轻盈的卷云、层层叠叠的层云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白云的形状、颜色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动态。提问:“这些白云看起来像什么?它们的轮廓线条是怎样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美术角度,如形状、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
23、析。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精彩发现。3 .示范与创作(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示范如何画朵朵白云。先展示用轻柔的曲线勾勒白云的外形,表现出其蓬松、柔软的质感,接着讲解如何运用白色、浅蓝色等色彩来体现白云的明亮和天空的湛蓝背景。示范过程中,强调色彩的渐变和过渡,让画面更具层次感。示范结束后,学生进行创作,以“朵朵白云”为主题,画一幅自己心中的白云美景图。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为白云赋予有趣的形状和故事。4 .展示与评价(2分钟)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画中的白云像什么,有着怎样的奇妙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一说
24、自己最喜欢作品中的哪些地方,比如独特的形状、漂亮的色彩搭配等,并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意与努力,对画面中的优点给予热情表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方向。(二)片片彩霞(15分钟)L故事导入(3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彩霞的传说:相传,彩霞是仙女们在天空中舞动的彩绸,每当傍晚时分,仙女们就会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她们舞动的彩绸便化作了绚丽的彩霞。讲完故事后,提问学生:“你们见过的彩霞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片片彩霞这一课题。2 .欣赏与启发(5分钟)展示各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彩霞图片,以及描绘彩霞的艺术作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新教材 赣美版 一年级 美术 下册 艺术 造型 教案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