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1 1编制目的为应对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更加科学有序,最大限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对水源地水质影响,确保居民用水安全,编制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是县
2、人民政府组织、指挥、协调县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的规范程序。本预案的适用范围(即启动水源地应急预案的范围)包括县南河底水源地和各乡镇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水源地基础信息见附件5)。1.4 预案衔接本预案属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保持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组织指挥方式协调一致。1.5 工作原则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采取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原则,应对措施采取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原则。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1.1.2 1应急组织指挥机
3、构1.1.3 应急指挥部县政府成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局长、县应急局局长成员单位:县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县消防救援队、国网供电公司、县融媒体中心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等组成。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实际需要,指挥长可抽调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成员。1.1.4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
4、件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局长兼任,24小时值班电话:0354-6622301。1.1.5 县指挥部成员单位县指挥部成员单位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参与和协作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县应急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职责详见附件2o2. 2现场应急指挥部当判断水源地水质可能受到影响时,县指挥部转换为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不同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针对性的选择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置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3. 3现场应急工作组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10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工作组包
5、括综合协调组、污染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应急物资保障组、应急供水保障组、应急监测组、治安维护组、事件调查组、宣传报道组、应急专家组。各组牵头单位负责人为各组组长,各组成员单位配合工作。工作组设置、组成和任务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作适当调整。4. 3.1综合协调组牵头部门: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成员单位: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县公安局主要职责: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工作;履行会议组织、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资料管理等职责;处理现场指挥部日常事务。2.3.2污染处置组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成员单位:县公安局、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队、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
6、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职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负责现场污染物消除、围堵和削减,以及污染物收集、转运和异地处置等工作。2.3.3医疗救治组牵头部门:县卫健局成员单位:县公安局、武警中队、县消防救援队、县人民医院主要职责:负责救治伤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和监督工作;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等情况。2.3.4应急物资保障组牵头部门: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财政局、县农村农业和水利局、县卫健局、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国网供电公司、武警中队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应急物资保障方案;负责调配应急物资、协调运输车辆;负责协调补偿征用物资、应急救援和污染物处置等费用。
7、2.3.5应急供水保障组牵头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应急供水保障方案;负责指导启动水质应急处理设施或备用水源以及应急供水车等措施,保障居民用水。2.3.6应急监测组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负责在污染带上游、下游分别设置监测点进行应急监测;负责应急期间的水源地、水厂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监测。2.3.7治安维护组牵头部门:县公安局成员单位: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武警中队、县消防救援队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
8、警戒,保证事故现场安全和救援秩序。2.3.8事件调查组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调查事件原因,做出调查结论,评估事件影响,提出防范意见;负责配合纪检监察部门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2. 3.9宣传报道组牵头部门:县委宣传部成员单位:县融媒体中心、县文化和旅游局、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主要职责: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加强舆情收集分析,正确引导社会舆论。2. 3.10应急专家组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成员单位:县应急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财政局主要职责:召集或聘请涉及应急管理、环境监
9、测、水体修复、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应急专家组,为现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3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收集和研判、预警、信息报告、事态研判、应急监测、应急处置、舆情监测与信息发布、响应终止等工作内容。集中式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工作线路详见附件Io3. 1信息收集与研判3. 1.1信息收集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县应急局、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收集和传递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县指挥部及其办公室。3.1.2信息研判和会商县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信息核实和研判工作,当获取到突发事件信息时,应第一时间开展以下工作:
10、1)核实信息的真实性;(2)进一步收集信息,必要时通报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信息收集工作;(3)及时报告县指挥部。县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进行会商,研判水质变化趋势,若判断可能对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指挥部应立即转换为现场应急指挥部。2. 2预警3. 2.1预警分级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分为橙色和红色两级。发布橙色预警时,仅采取预警行动;发布红色预警时,采取预警行动,并启动应急措施。4. 2.2预警启动I.橙色预警启动(1)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已扩散至距水源保护区边界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的区域;(2)通过监测发现,保护区周边2公里范围内水质中有毒有害物质变化或生物综
11、合毒性异常,且浓度持续升高。II.红色预警启动(1)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发生突发环境事件;(2) 一级保护区周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已扩散至距保护区边界直线距离不足500米的区域;(3) 一级保护区周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已扩散至距保护区边界直线距离不足1000米的区域,经水质监测和信息研判,判断污染物迁移至取水井口位置时,相应指标浓度仍会超标的;(4)通过监测发现,水源保护区水质理化指标异常:在保护区内,监测到水质监测指标超标或生物综合毒性异常,并经监(复)测确认的;在一级保护区周边2公里范围内,监测到水质有毒有害物质或生物综合毒性异常,且污染物浓度持续升高的。(5)通过监测发现水源保
12、护区水体感官性状异常,即水体出现异常颜色或气味的。3.2.3发布预警和预警级别调整县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事件信息进行跟踪收集和研判,并向县指挥部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县指挥部及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通报可能影响到的相关地区。预警信息发布后,可根据事态发展、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再次发布。3.2.4预警行动预警信息发布后,现场应急指挥部视情采取预警行动。当发布红色预警时,现场应急指挥部的主要指挥成员应当到达现场,组织开展应急响应工作。预警行动包含以下内容:(1)下达启动水源地应急预案的命令;(2)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3)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
13、做好停止取水、低压供水或启动备用水源等准备;(4)核实污染来源、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扩散范围等信息;(5)开展应急监测或做好应急监测准备;(6)做好事件信息上报;(7)调集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8)在危险区域设置提示或警告标志;(9)必要时及时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信息,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和应对工作。3. 2.5预警解除当判断危险已经解除时,由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采取的有关行动和措施。3.3 信息报告3. 3.1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应立即向市生态环境局分局以及水源地管理有关部门报告,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立即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紧急
14、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立即通知水源地管理有关部门及相关成员单位,相关成员单位接报后立即出发赶赴事发现场。4. 3.2报告方式和内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初报是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续报是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演变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是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1)初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监测结果、人员伤亡情况、水源地受影响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2)续报应是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处置进展情况;(3)处理结果报
15、告应是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措施、过程和结果等详细情况。信息报告应采用传真、网络等方式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可先电话报告,但应当在30分钟内补充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中应说明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提供地图、图片以及相关资料。3.4 事态研判发布预警后,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通知各个工作组,并使各工作组进入紧急工作状态,适时跟踪开展事态研判。按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造成取水中断和未造成取水中断两种。当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水源地取水中断时,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应对并同时上报市生
16、态环境局及有关部门。当突发环境事件未造成水源地取水中断,由县指挥部组织实施应对。3.4.1造成水源地取水中断的应急响应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造成城市水源地取水中断后,县指挥部立即按规定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办公室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同时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同步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的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在上级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做好事件应急处理工作。3.4.2未造成水源地取水中断的应急响应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尚未造成水源地取水中断,县指挥部接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工作:(1)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
17、的危害等情况,并立即向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有关情况。相关成员单位立即按照本部门应急预案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的有关基础资料;(2)县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县指挥部报告事态最新进展;(3)县指挥部派出各工作组和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请求市应急指挥部实施增援;(4)根据事态的发展,适时向公众通报事件处理情况。3.5应急监测应急监测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3.5.1应急监测程序事件处置初期,应急监测组应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命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监测,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监测
18、结果和变化态势。事件处置中期,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事件处置末期,结合处置及实际进展,经现场应急指挥部同意,停止应急监测,并提交应急监测报告。3.5.2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应急监测方案应包括依据的技术规范、实施人员、布点原贝k采样频次和注意事项等。应急监测重点是抓住污染带前锋、峰值位置和浓度变化,对污染带移动过程形成动态监控。当污染来源不明时,应先通过应急监测确定特征污染物成份,再进行污染源排查和先期处置。3.6污染源排查与处置3.6.1明确排查对象污染处置组负责开展溯源分析。根据特征污染物种类、浓度变化、释放总量、释放路径、释放时间以及当时的水文和气象条件,迅速组织开展污染源
19、排查。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物排查重点和对象如下:(1)营养盐类污染:重点排查畜禽养殖场(户)、农田种植户、农村居民点、医疗场所等,调查养殖废物处理处置、农药化肥施用、农村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处理及消毒设施的异常情况;(2)细菌类污染:重点排查畜禽养殖场(户)、农村居民点,调查养殖废物处理处置、医疗场所、农村生活污染的异常情况;(3)农药类污染:重点排查果园种植园(户)、农田种植户,调查农药施用和流失的异常情况。3.6.2切断污染源处置措施主要采取切断污染源、收集和围堵污染物等,包括以下内容:(1)对水源地保护区内发生的固定源突发环境事件,应尽快采取关闭、封堵、收集、转移等措施,切断污染源或泄漏源;(
20、2)对水源地保护区内发生的流动源突发事件,可在路面紧急设置围堰等,对污染源进行围堵并收集污染物;(3)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对扩散至水体的污染物进行处置。3.7应急处置3.7.1.1先期处置工作县指挥部接到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立即调度物资和社会资源,指挥和派遣相关部门专业应急队伍赶赴现场,果断控制污染源,全力控制事态发展,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并将事发时间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按规定程序上报。发生污染事故或违法排污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要立即启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迅速开展以下先期处置工作:(1)尽快查找污染源或泄漏源,通过关闭、封堵、收集、转移等措施,切断污染源或泄漏源,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集中 饮用水 水源地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