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社区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docx
《2025社区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社区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社区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在具体社区名的发生与传播,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区正常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具体社区名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预防、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防控意识,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地,从源头上预防疾病传播。2 .依法防
2、控: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措施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3 .统一领导:在社区居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协同合作,形成防控合力。4 .分级负责: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项防控责任。5科学应对:依靠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监测、检测手段和防控措施,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社区概况具体社区名位于详细地址,面积约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人,流动人口X人。社区内有X个住宅小区、X所学校、X个企事业单位、X个公共场所(如公园、商场等)。社区环境较为复杂,绿化面积较大,部分区域存在排水不畅的情况,容易形成蚊虫孳生地。三、组织架构
3、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各部门负责人、辖区内医疗机构负责人、学校负责人、物业负责人等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组织开展疫情应急处置,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具体工作小组及职责1.宣传教育组。成员:由社区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职责: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手册、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定期更新宣传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进
4、行培训,使其掌握防控要点,以便更好地向居民宣传和指导防控工作。1.环境整治组。成员:由社区城管部门、环卫部门工作人员、物业人员组成。职责: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清理整治。重点清理社区内的卫生死角、杂物堆积处,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和消毒。加强对社区内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排水畅通,及时清理下水道、沟渠内的淤泥和杂物,防止积水。督促物业部门对小区内的绿化带、天台、地下室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清理,及时清除闲置容器、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积水容器,对不能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I.疫情监测组。成员:由辖区内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职责:建立健全疫情
5、监测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的监测,对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进行及时排查和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对病例进行采样检测,明确诊断,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1.应急处置组。成员:由社区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组成。职贵: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封锁和管控,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包括室内外环境、蚊虫孳生地等,降低
6、蚊虫密度。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做好患者的隔离和转运工作,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协调解决疫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物资保障、人员调配等问题。1.物资保障组。成员:由社区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职责: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所需的消杀药品、防护用品、检测试剂、医疗设备等物资充足供应。建立物资管理台账,对物资的出入库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物资质量和有效期。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物资储备计划,保障物资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供应。四、预防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定期在社区公告栏张贴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海报,内容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
7、预防方法等。每周更新一次海报内容,确保居民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防控信息。2 .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防控知识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每周至少发布3条相关信息,并及时回复居民的咨询和疑问。3 .每月组织一次防控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进行讲解。讲座地点选择在社区活动中心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提前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进行通知,鼓励居民积极参加。4 .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为居民讲解防控知识。确保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户居民家中,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二)开展环境整治1 .每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社区居民、志愿
8、者、物业人员等共同参与。对社区内的大街小巷、住宅小区、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清扫,清理卫生死角、杂物堆积处,铲除杂草,清运垃圾。2 .社区城管部门加强对社区内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定期巡查各区域的卫生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处罚。3 .环卫部门增加对社区内道路的清扫频次,每天至少清扫2次,并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加强对垃圾桶、垃圾转运站等垃圾收集设施的清洗和消毒,每周至少消毒3次,防止蚊虫滋生。4 .物业部门加强对小区内环境的管理,定期对绿化带进行修剪和养护,及时清理落叶和杂物。每周对天台、地下室、楼道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巡查,清除闲置容器
9、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积水容器,对不能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定期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如电梯按钮、门把手、健身器材等,每周至少消毒2次。(三)蚊虫孳生地清理1.发动社区居民每周对自家的庭院、阳台、室内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清理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积水容器,定期更换室内水生植物的水,每3-5天更换一次。2,社区环境整治组定期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排查,重点检查公园、广场、建筑工地、闲置空地等易积水区域。对发现的积水及时进行清理,对无法清理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如双硫磷、倍硫磷等,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投放,确保药物浓度达到有效灭蚊幼的效果。3.加强对社区内各类地下停车场、人防工
10、程等地下空间的管理,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对地下空间内的积水容器进行清理,无法清理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4,督促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商场等场所落实蚊虫孳生地清理责任,定期对本单位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蚊虫孳生地。(四)防蚊设施建设与维护1 .社区内的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无损。对损坏的纱门、纱窗及时进行更换,保证防蚊效果。2 .鼓励居民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等防蚊用品。社区宣传教育组通过宣传手册、讲座等方式,向居民宣传防蚊设施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3,对社区内的路灯、绿
11、化带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减少蚊虫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例如,在路灯灯罩上安装防蚊网,定期对绿化带进行修剪,保持通风透光,降低蚊虫密度。五、监测与预警(一)疫情监测1 .辖区内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制度,对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登记,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等信息。对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社区内居民的健康监测,定期走访居民家庭,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对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的居民,及时进行排查和转诊。3,建立社区疫情报告制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如发现社区内有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
12、热病例,应立即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疫情监测组进行核实和处理。(二)蚊媒监测1 .由社区疫情监测组负责,定期对社区内的蚊虫密度进行监测。选择社区内的不同区域,如住宅小区、公园、学校、建筑工地等,设置监测点,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布雷图指数法等方法进行监测。2 .每周对监测点进行一次蚊虫密度监测,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当蚊虫密度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向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3 .在疫情发生期间,增加蚊虫密度监测的频次,每天对疫情发生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蚊虫密度变化情况,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三)预警机制1.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社区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