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建筑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建筑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建筑业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第一章总则1一、规划编制目的1二、规划编制依据1三、规划指导思想3四、规划范围及规划年限3第二章“十四五”县建筑业发展回顾3一、发展成就4(一)建筑业产值规模持续扩大4(二)对经济社会贡献更加显著5(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5(四)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6(五)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6(六)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7(七)建筑污染防治取得进展7二、存在问题8(一)建筑业龙头企业偏少8(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8(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9(四)产值利润率稍有降低9第三章“十五五”县建筑业发展形势分析9一、“十五五”县建筑业发展的机遇9(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10(二)重大
2、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10(三)重点项目集中建设带来的机遇10(四)产业扶持政策带来的机遇10二、“十五五”县建筑业面临的挑战11(一)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1(二)产业升级转型任务艰巨11(三)生态保护压力日趋增大12(四)传统建造方式亟待革新12第四章“十五五”县建筑业发展目标和任务12一、发展目标12(一)产值规模13(二)企业素质13(三)产业结构13(四)人才培训14(五)绿色节能14(六)质量安全14(七)市场监管15二、主要任务15(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15(二)落实产业扶持政策16(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6(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17(五)鼓励企业大力创新18(六)提升质量安全水
3、平18(七)完善市场监管机制19(八)健全市场信用体系20(九)促进企业“走出去”发展20第五章保障机制21一、加强组织领导21二、开展阶段总结22三、提高服务意识22四、加大舆论宣传22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编制目的“十五五”时期是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实现全省进十强目标之后,乘势而上进入跨越发展快车道、向全国百强县奋力冲刺的五年。建筑业是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科学地总结“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成就,促进“十五五”期间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依据相关法律
4、法规,结合县实际,编制本规划。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25)831号)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40号);6、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改革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97号);7、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6部门关于
5、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建筑业企业的若干意见(建市(2019)93号);8、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7部门关于持续推进建筑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建市(202623号);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10、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2017年10月1日实施);11、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的实施意见(合政201863号);12、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办2019)22号);1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办202521号);14、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持续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合政办202614号);15、市国民
6、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6、市“十五五”建筑业发展规划;17、市“十五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18、市“十五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19、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20、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21、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进一步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庐政办2026)30号);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三、规划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
7、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四、规划范围及规划年限本规划实施范围为县行政辖区;本规划期限为:2026年2030年。第二章“十四五”县建筑业发展回顾十四五”期间,我县不断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业规模
8、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发展成就(一)建筑业产值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9.46亿元,比“十二五”期间(282.75亿元)增长91%,其中,2016年81.69亿元,2017年92.83亿元,2018年102.35亿元,2019年130.56亿元,2025年132.03亿元,年均增长13%,产值规模持续扩大。建筑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十四五”期间,在外省完成的产值累计138.35亿元,是“十二五”末期(17.2亿元)的8.04倍(见图1)。图1“十四五”期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和在省外完成产值“十四五”期间,我县建筑业
9、增加值累计202.48亿元,比“十二五”时期(71.81亿元)增长181.97%,其中,2016年18.10亿元,2017年21.96亿元,2018年25.24亿元,2019年67.51亿元,2025年69.66亿元。(二)对经济社会贡献更加显著“十四五”期间,我县建筑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显著。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从“十二五”末期的8.03%提高到2025年的14.47%;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累计29.90亿元,比“十二五”时期(19.09亿元)增长56.63%;上缴税收累计29.55亿元,比“十二五”时期(13.56亿元)增长117.92%o不仅经济贡献率大幅提高,建筑业也为
10、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截至2025年底,期末从业人员6.17万人,比“十二五”末期(3.35万人)增加了2.82万人,增幅达84.18%。(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四五”期间,我县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截止2025年底,我县共有建筑业企业460家,比“十二五”末期(149家)增加311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277家,专业承包企业98家,劳务企业85家。总承包一、二级资质企业共67家,其中,一级企业3家,比“十二五”末期增加2家。专业承包一、二级资质企业共50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家,比“十二五”末期增加1家。输变电工程为我县建筑业的特色专业,该领域企业共53家。其中
11、电力工程总承包二级5家、三级16家;输变电专业承包一级1家、二级6家、三级17家、劳务企业8家。2025年该专业施工产值达到37.85亿元,占总产值比重28.67%,且均为外埠建筑业产值。同时,我县建筑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25年,建筑业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家;2亿元以上企业达到9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四)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十四五”期间,我县加大建筑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截至2025年底,一级建造师185人,比“十二五”末期(83人)增加102人,二级建造师1130人;中级及以上技工达3509人,比“十二五”末期(2511人)增加998人。人才队
12、伍素质提升助推我县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五)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间,我县不断规范资质申报流程,积极帮扶有条件企业资质升级,建筑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常态化进行建设项目市场行为监督检查,开展以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项目负责人履责执业等为重点内容的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优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劳务用工管理,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合同备案和履约监管,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全县建筑业健康发展。(六)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十四五”期间,我县完善“网格式”监督体系,实行监督责任区域负责制,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
13、面实施“谁主管、谁负责”的长效机制,建筑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深入推进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安全隐患实行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通过全程安全生产高压监管,确保把每项工程做成精品工程。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健全政府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优化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加大巡查、专项督查、暗访检查的频次,强化处罚措施,提升全县建筑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十四五”期间,我县在建项目创省级示范工地工程5项、市级优质结构工程30余项。(七)建筑污染防治取得进展“十四五”期间,我县加强工地硬件建设,实现建筑施工工地四周围挡设置率达100%,工地出入口硬化率达10
14、0%,5000平米建筑工地出入口自动冲洗平台设置率达100%,施工现场裸露土方、砂石等建筑材料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各类建筑工地和搅拌站标准化建设,实现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的全覆盖。每月结合日常检查和巡查,加强对施工工地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十四五”期间共检查项目600余家,下发整改通知书300余份。利用扬尘在线监测平台进行远程网络化管理,及时掌握建筑工地施工期间PM10、PM2.5数据动态变化,扬尘治理成效显著。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县建筑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龙头企业偏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产值利润率降低等问题
15、一)建筑业龙头企业偏少虽然我县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多,共有460家,但是资质等级普遍较低,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仅有3家,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仅有2家,而且产业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偏少,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企业外迁现象较为突出。今后还需大力支持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县建筑业的综合实力。(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县绿色建筑发展较为滞后,建筑节能水平不高,建造方式较为传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力度不够。创新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今后应加强我县建筑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6、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截至2025年底,我县建筑业期末从业人员总数6.17万人,其中,中级及以上技工共3509人,一级建造师185人,尽管与“十二五”时期相比,从业人员素质显著提升,但是中高级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占比仍然偏低,高级工程师数量较少。人才队伍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今后需要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促进我县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四)产值利润率稍有降低随着近年来建材价格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建筑业出现利润率持续降低的现象,我县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从2016年的6.52%逐步降至目前的5%以下。输变电专业工程尤其突出,因为我县输变电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17、等级偏低,无法承揽许多大项目,只能寻求与资质等级高的企业合作,利润率降低问题更为显著。第三章“十五五”县建筑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十五五”县建筑业发展的机遇(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2025年,县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十五五”期间,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县城镇化进程有望加速,预计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60%。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不断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逐年实施,县建筑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二)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县定位为都市圈中的副中心城区,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该区域内“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建筑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