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同时也是市实施体育强市战略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市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凝聚力和体育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快实现“健康”、“体育强市”等战略目标,根据省、市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十五五”时期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并依据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市文化、教育、旅游等行业的相关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十四五”体育发展成就(一)政策引领作用明显,体育强市基础性框架基本形
2、成。市坚持将发展体育作为推动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突出规划引领,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健康2030”行动规划、市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5年)、关于促进网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勾画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二)场馆建设突飞猛进,城乡体育设施网络全域覆盖。以实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契机,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15分钟健身圈初具雏形。拥有体育场地单位576个,体育场地数量1758个,体育场地面积124.57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L98平方米。文体中心12000座标准体育场已建成投入使用,5235座国际网球赛事中心
3、主体工程即将完工,累计配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3套。累计争取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22个,其中,体育公园项目1个,社区运动健身中心(A类)项目7个、社区运动健身中心(B类)1个,行政村文体广场项目13个。(三)全民健身战略落实到位,群众体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围绕“全民健身、健康”主题,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层次多种、吸引力强的赛事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全年不间断”,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需求向往。全市共有37个体育社会组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2%;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占比92%以上。(四
4、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突破,竞赛成绩与人才培养双丰收。市人民政府与省体育局共建省网球学校,开创了“省校县办”的先河;2018年,市网球运动员参加省十五运会获得6金7银3铜全省第一的佳绩。在省级青少年网球赛事上,金牌、奖牌总数一直位列全省第一。2019年,代表省组队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青少年网球类项目社会俱乐部组比赛,获得1枚铜牌、4个第五名、9个第九名的成绩,向省网球队输送5名专业队员,4名学生入选国家少年网球预备队。(五)打造体育特色品牌,网球特色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全方位实施网球“进课堂、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探索群众网球运动与县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重点打造以网球为特色的全民健
5、身品牌,成功举办的中国O网球节,成为唯一获准保留的网球类国家级节庆活动,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15年推出的“中国O绿林网球英雄会”,连续5年成功举办,现已成为国内业余网球顶级品牌赛事;国际网联青少年巡回赛、全国青少年网球训练营、省青少年网球排名赛等近10项国际国内高水平网球赛事活动每年在举办。同时,企业冠名的“华贝杯”,单位发起的“园丁杯”,协会组织的网球联赛等赛事也是定期开展,形成地方特色。目前,网球运动参与者达到8万多人,网协会员达到2.1万人。(六)体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基础已经具备。“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0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促
6、进网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网球产业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等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夯实产业基础、丰富产业内容、完善产业政策、强化产业保障,打造经济社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网球特色小镇入选全国首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试点。二、“十五五”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时期,也是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党中央将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国家、省、市在十五五期间对体育的重视将更加有力。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为市体育发展赋予新使命;双循环经济新格局,为市体育发展提出新要求;体教融合新理念,将引领市青少年体育
7、发展开创新局面;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体育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市体育发展在即将进入提速增质期的同时,也将面对百姓体育消费需求升级、体育发展理念升级等的严峻挑战。(一)“十五五”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1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十五五”体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四五”时期,市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文体中心体育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国际网球赛事中心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已建成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1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全覆盖,城乡体育设施基础网络初步建成,体育事业和体育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为“十五五”期间体育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基础。2 .体育发展政策利好,为“十五五”体育快速发展
8、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8月在接见全国体育“双先代表”时发出了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号召;党的十九大又做出了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意见(国办发202536号)、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为体育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政策支撑作用。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省的号召,将体育强市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战略来进行统筹布局,先后出
9、台了“健康2030”行动规划关于促进网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起体育强市战略体系,将为“十五五”期间体育发展提供重要政策保障。3 .体育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为“十五五”体育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经历重大疫情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迫切关注,使得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愿望更加强烈,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更大,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形成强大支撑,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将向多元化和更高层次推进。体育消费的升级促使体育提供方式向着营造崇尚运动及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推动体育生活化及生活体育化、培育健康绿色生活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方向转变。4
10、 .“智慧体育”新理念,为“十五五”体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物联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慧生活将会在新的时期被广泛的接受。智慧体育将在“十五五”时期得到大力发展。无论是竞技体育的信息化构建、还是体育场馆的智慧化改造,体育赛事活动的在线创新,体育培训的大数据应用等,智慧体育必将在体育发展的方方面面拉开版图。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科技支撑,也为体育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行业整合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二)“十五五”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L新时期体育发展与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高质量发展下供给的不足与需求的更新存在矛盾,一
11、些长期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增强。2 .体教融合的管理体制改革尚需深化,体育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政策措施尚需要进一步探索。3 .体育社会化水平有待提高,基层体育社会组织需要进一步充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升级。城区与乡镇的体育设施网络有待进一步夯实和优化。4 .体育的多元价值有待深入挖掘,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管理人才有待进一步补强。5 .体育领域改革创新与体育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仍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体育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上有待进一步增强。6 .体育产业总体规模有待扩大,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三、“十
12、五五”体育发展规划总则(一)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向往作为落脚点,坚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切实提升体育综合实力,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全面建成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二)发展目标体育改革全面深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财政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投入大幅增长;体育科教水平位居前列,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依法治体全面加强,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十五五”时期,通过实施“全民健身增速提质工程”、“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体育产业结
13、构优化工程”、“智慧体育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整体推进市体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国网球特色城市示范引领作用,参与制定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宏观政策;全面推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建设,促进体育均衡化发展。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组织健全、活动丰富、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运动休闲康养慢城”。L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到2030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以上,做好网球特色小镇、大型体育场馆、省网球学校新校区、社会足球场地、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社区健身示范站点健身路径全覆盖;
14、构建起城区、集镇、中心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进一步提升城市“15分钟健身圈”的基础设施质量。2 .群众体育发展目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实施社会体育组织奖补办法。每年新增体育社会组织2-3个,到2030年全市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达到50个以上,体育健身团队每万人达到5个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达到3.5人以上,基本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日常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常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45%以o国民体质监测实现常态化,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3 .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目标。引进高水平网球教练员5-8名,力争体育后备人才在省十六运会上取得佳绩,在全国网球赛
15、上有新突破。承办国际中学生网球锦标赛、亚洲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全国中小学校长杯网球邀请赛、国际青少年网球发展论坛等赛事活动,加快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每年向省专业队输送3名以上网球运动员,力争十五五期间向国家专业队输送2名网球运动员。4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建成中国网球特色小镇、温泉体旅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互联网智慧服务、运动产业、教育培训、休闲旅游、运动装备制造、康体疗养等融合发展,延伸体育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城乡建设联动发展。重点引进以网球为主导的体育运动器材(健身跑道新材料)、体育装备等体育用品生产、加工企业,打造华中地区体育装备制造中心;把省网球学校建成中学生网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文化 旅游局 体育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