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目录一、概述31.1 规划背景31.2 规划范围及期限41. 3规划依据4二、发展基础61.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61.2 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情况81.3 物流业发展现状121.4 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4三、形势与需求173.1宏观环境173.2发展环境分析193.3物流业发展政策22四、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231. 1指导思想234. 2规划原则234.3发展目标24五、主要任务285. 1进一步完善、优化交通物流通道285. 2.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基础体系,充分发挥路、站合力285. 3建成绿色、环保、高效的城市配送体系285.1 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等手段壮大物流市场
2、主体295.2 创新交通物流发展新模式295.3 搭建公共信息平台305.4 推广交通物流标准化工作305.5 物流降本增效315.6 节能减排32六、重点工程346. 1物流中心346.1 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376.2 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项目38七、预期效果397.1 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运行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397.2 科技引领作用在交通物流业中得到充分发挥397.3 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发展环境明显改善407.4 构建起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长效机制40八、实施计划41九、保障措施429.1加强组织领导429.2加大政策支持429.3加快物流人才培养429.4加强资源整合,促进
3、融合发展42概述1.1规划背景“十五五”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推进疫后重振、实现浴火重生、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第一个五年期,更是建设交通强县的起步期。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四通八达的物流通道基本形成,交通物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交通条件,以
4、现代物流理念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物流基础建设和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在交通物流+电商+快递等融合发展、甩挂运输的应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信息化发展、农村交通物流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交通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会议精神、新发展理念,深度对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努力构筑市“一心两翼三高地”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培植“一主四大四新”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赢脱贫攻坚总决战;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全面建设社会主
5、义现代化强省”和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市的“打造区域性增长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交通交通物流发展局组织开展“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旨在评估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在目前物流发展的基础上,二、发展基础2.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区域地理概况,位于省西北部、市南部,东连保康、谷城县,东北交丹江口市,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行政区划2012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榔口乡,设立尹吉甫镇。调整后,共辖12镇、7乡、
6、1场。3)、社会及自然资源(1)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中为河谷平坝。境内平坝、丘陵占17.1%,而高山占44.4%,高山区占38.5%。以青峰断裂带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一般是东西、东北或东南向,坡度一般在1050之间,山背开阔,山顶垣状,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是玉米、水稻、小麦、木耳的主产区;中部以县城周围的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海拔在400-600米,既是本县的粮仓,又是果木林园发展的重要基地;南部为山区,山势巍峨陡峻,大部分在千米以上,是玉米、杂粮及用材林主要产区。全县最高海拔为西南部上龛关家娅,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是大木
7、的姜家坡,海拔180米,境内海拔高低差为2306米。(2)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0“生态心脏”O(4)人口发展截至目前,总人口约51万人。(5)经济发展202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3.3亿元,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3%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亿元,增长13%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839元、100OO元,增长8.5%、9.5%o2.2
8、 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十四五”期间,交通通道建设成绩显著,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形成,为现代物流提供了硬件保障,为物流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高速公路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由已经建成通车的谷竹高速和十房高速构成一纵一横高速公路网。一纵一一十房高速:十房高速公路是省骨架公路网规划的“六纵五横一环”中第六纵哪县至来凤公路的一段,是省西部地区贯穿南北出省大通道的重要组成路段,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连接省“一江两山”的精品旅游线路,也是福州至银川和至天水(南通道)两条高速公路之间的重要连接线。十房高速公路起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刘家湾(接福银高速公路汉十段),经丹江口市孤山、官亭、官山镇及店子河、两河口
9、设互通与209国道连接)、朱家嘴、邓家坡,止于城关镇(设互通,与谷竹高速公路相连)。十房高速公路全长68.309公里(含4.344公里联络线),其中境内段长约38公里。一横一一谷竹高速:谷竹高速是国家和我省规划建设的重大交通项目,起于谷城县石花镇倒座庙,与汉十高速公路相接,经保康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止于鄂陕交界处的罗汉娅附近,与拟建的陕西省平利至安康高速公路相接,长226.915公里。谷竹高速设谷城西、保康北枢纽,设石花、大蓬山、寺坪、青峰、军店、窑淮、竹山、宝丰、竹溪、蒋家堰等10处互通式立交。谷竹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两大战略,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中西部地
10、区的联系与交流,改善中西部山区交通条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谷竹高速境内段长约79公里。图2-1高速公路现状图2)国省道及县乡道基本情况截至2024年底,全县基本形成以346、209国道“大十字架”路网为骨架、以279、280、281、283、284、318、445、454、477共9条省道为脉络,构筑纵南贯北、承东启西、外畅内达、便捷快速的综合公路运输网络。1)国道路2.3 物流业发展现状D物流行业发展概况2024年,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17564.8万吨,全县共有各类物流企业60多家,其中货物运输型企业59家,仓储企业1家,农产品销售运输企业2余家,各种货运车辆202台,载货吨位2723余吨。2
11、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十四五”期间,交通物流业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建设了一批省、市重点物流中心项目,全县A级物流企业达到2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家;根据乡镇特殊,布局建设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打通物流服务最好一公里,基本实现市区物流园区一县物流中心一乡镇物流服务站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在全县交通通道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交通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不断增强,同时各物流企业服务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甩挂运输的应有、物流信息化建设、农村交通物流的发展卓有成效,这为物流枢纽规划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集疏运配送中心1个,物流园区2个,物
12、流中心1个,基本建设完成了19个乡镇农村交通物流节点和231个村级农村交通物流服务点,分别覆盖全县100%乡镇和84%行政村,形成了结构合理、便捷高效的三级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具体情况如下:鄂西北物流集疏配送中心。位于城关镇莲花村,占地246亩,总投资4.5亿元,2024年9月竣工,目前还在招商阶段。快递物流园。位于城关镇小西关村,占地7.6亩,投资330余万元,武神物流园。位于城关镇白露村,占地40亩,投资800余万元,主要经营仓储、停车、维修等业务。鄂西北物流中心。位于八里村,目前暂无规范的园区场地,仅有办公场所。主要经营干线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业务。图2-1物流基础设施现状示意图表2-1
13、物流基础设施现状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占地面积(亩)总投资(万元)备注1鄂西北物流集疏配送中心城关镇莲花村24645000职能不明确。现代物流业的兴盛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和与之匹配的完善的市场法律环境,但省物流法律体系尚处于筹划准备阶段,物流业内监管与执法处于真空阶段。交通物流发展局对于行业内的投诉、市场整顿、运输损失等纠纷行为无执法权。很多物流公司手续不完备,工作人员少且从业资格低,行业内部人员流动性大,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极大风险,是制约市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8)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从事物流技术与管理的高端人才缺乏。缺乏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专业知识的策划、管理人才以及熟练
1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现阶段物流运作大多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运输、仓储、货代等环节,物流运作水平不高,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的、以物流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核心的物流人才欠缺。物流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全县物流人才尤其是中高级物流人才短缺。另一方面,现有物流企业中多数从业人员是从传统的物资储运企业中转型而来,缺乏现代物流所需要的统筹运营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而随着区域物流业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正急剧扩大,物流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三、形势与需求3.1 宏观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
15、治国总体部署和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省确立了加快实施“五个”、”一元多层次”、“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多极”以及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改革试点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汉江生态经济带”“一芯两带三区”等系列发展战略,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保护、”一心两翼三高地”、市2049远景规划的提出,为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全面深入对接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加快物流发展,打造区域综合物流枢纽实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
16、等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支撑的重要举措,也是市新一轮开发开放的重要政策机遇。位于汉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于市发展核心区,是汉江生态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区位优势,是贯彻落实和实施推进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要发挥其区位、生态等优势,成为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就要求要积极融合国家重大战略,抢抓发展机遇,依托国家和省级综合运输通道,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构建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加快发展物流行业,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加快区域内外的产品交流。2)、贯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部署,要
17、求继续提升交通物流运输保障能力十九大提出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未来几年,区域的社会经济将快速增长,区域内的客货运输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需求进一步增加,人民群众对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期待进一步提升,对货运的及时性、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要求综合交通物流运输发展要保持合理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要求,充分发挥交通物流运输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要全面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管理科学化水平;要坚持红线定位和底线意识,以遏制重大事故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交通物流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突发事件和
18、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3)、省加快实施“一元多层次”、“一芯两带三区”等系列发展战略,要求把握发展黄金期,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目前,省正在持续推进“五个”、“一元多层次”、“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多极”、“一芯两带三区”等发展战略,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重点推进建设“五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地处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及“荆康”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处。省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为提升区位优势、集聚发展资源提供了更有利的外部环境。这要求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发展黄金期,以综合交通物流运输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要统筹推进各运输方式科学发展,充
19、分发挥各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重点推进甩挂和多式联运;进一步加强综合交通网络高效衔接,强化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化换装;全面提升旅客运输、现代物流、交通信息化和安全应急等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好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通道资源,培育主体,龙头带动,壮大物流规模。4)、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目前,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发挥生态优势,加强区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安全,构建华中地区生态屏障。这要求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方式和消
20、费模式,要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继续推进LNG公交和船舶应用,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推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新技术、新产品,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要以区域生态保护公路为示范,全面加强交通设计和环境、景观、自然和协调统一。5)、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改革创新物流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破解制约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目前,正在进一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更为妥善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这要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改革试点总体要求,加快深化物流运输行业各项改革,破解制约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
21、深层次矛盾,要以方式间一体化为基本要求,推动不同部门间、不同运输方式间相互配合,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完善规划、政策、监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手段,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科学发展;要多方位拓展融资渠道,全力破解各项难题。3.2 发展环境分析D优势分析(一)国家物流支持政策以及对物流发展的重视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市来说是福音,与此同时,市也针对自身情况为市和交通物流业发展做出整体的规划,其中对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功能配置,发展重点,工作重点等做出详细规划,这些详细规划是交通物流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展的基础。有了这样些政策支持,发展交通物流业就有了优势。(二)地理位置优
22、越,资源富足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交通走廊,具有承东启西、东引西联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结合部的交通网络中心。生态环境优越,资源富足,文化底蕴十足,这些优越性导致旅客众多,旅客的增加带来各个产业发展迅速。(三)产业逐步规模化,经济发展好,物流基础初步形成由上文经济分析各个产业的规模化已经慢慢呈现出来,规模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交通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十四五”期间,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由已经建成通车的谷竹高速和十房高速构成一纵一横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117公里,全面形成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高速公路网络。这2条高速公路的建立成为交通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基础。2)劣势分
23、析(一)物流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不够大尽管发展交通物流存在优势,但劣势也是明显存在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物流基础设施,但其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不够完善,物流资源缺乏整合,运输和仓储设施得不到充分运用,物流方式落后,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缺少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给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带来较大制约。此外市场信息不够通畅,以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物流及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并未真正普遍得到运用。(二)发展不平衡重要的交通高速公路的建立,带动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内部分乡镇的交通设施还是相对落后的,无法实现共同发展,许多乡镇物流现代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物流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