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刖S“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在新时代规划体系背景下,“十五五”发展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的总体纲领,也是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总遵循。“十五五”时期是国家“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的深入实施时期,也是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时期,更是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攻坚期、窗口期。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
2、社会发展全局。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促进我市电力可持续发展,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从电源和电网两方面出发,在电力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重点明确“十五五”电力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本规划是市“十五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重要依据。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概况1 .电力发展总体态势较好2025年,市全社会最大负荷为60.08万千瓦,同比增长-6.79%,“十四五”年均增长率
3、4.99%;全社会用电量29.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十四五”年均增长率2.57%o因疫情、水灾等原因,2025年负荷、电量均稍有下降,但是整体“十四五”期间发展态势良好。2025年,全市每千瓦时电量产生17元GDP,高于全国14元GDP的平均水平,绿色用电效益显著;2025年,全市人均用电量达到4033千瓦时,低于全国5320千瓦时的平均水平,电力需求增长仍有较大潜力(注:本规划用电负荷单位为万千瓦,用电量和发电量单位为亿千瓦时)。2 .电源装机容量不断提高市电力供应主要来自本地电源,本地电源装机总容量由2015年底的1579兆瓦增加至2025年底的1872.8兆瓦,“十四五”年
4、均增长率3.47%;本地电源年发电量由2015年的46.5亿千瓦时增加至2025年的51.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1.98%,包括火电、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多种电源类型(注:本规划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单位为兆瓦)。“十四五”期间,市生物质能电厂增加1座,为鑫皖能源电厂,35千伏光伏电站增加7座,分别是新寺、洪桥、坝镇、睿阁、晶阁、金岛、成李岗等光伏电站,10千伏光伏电站增加7座,分别是圣三松、中储粮、南峰润邦、鑫铁科技、五谷农庄、浩森、广通汽车等光伏电站,以及遍布各地的10千伏以下低压光伏。专栏一2025年底市本地电源装机容量表单位:兆瓦电源名称装机容量装机类型接入电压等级接入点华能电厂(华能发电
5、有限责任公司)1320火电220千伏马鞍山市500千伏昭关变观湖风电场99风电110千伏110千伏槐光变骄阳100光伏110千伏220千伏庙集变接入IlO千伏及以上装机容量1519/鑫皖生物质能发电厂30生物质能35千伏n。千伏柘皋变青山4035千伏IIokV槐光变新寺4035千伏IlokV凤炯变洪桥2035千伏35kV黄山变坝镇2035千伏35kV坝镇变睿阁20TL伏35千伏35kV夏阁变晶阁2035千伏220kV庙集变金岛2035千伏220kV庙集变成李岗1035千伏IIokV凤炯变圣三松810IlOkV花千伏山变中储粮1.6610千伏IlOkV金巢变南峰润邦510千伏IlOkV花山变鑫铁
6、科技1.210千伏IlOkV花山变五谷农庄1.510千伏IlOkV金巢变浩森3.810千伏IlOkV岗岭变广通汽车610千伏IlokV花山变10千伏以下低压光伏2.4低压/企业自备电厂或余电上网104.24/接入35千伏及以下装机总量353.8/3.电力装机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市新增装机容量293.8兆瓦,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大幅度提高。“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由2015年底的259兆瓦增加至2025年底的448.56兆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由2015年底的16.4%提高到2025年底的23.95%;非化石能源年发电量由2015年的2.14亿
7、千瓦时增长到2025年的4.75亿千瓦时,2025年非化石能源年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2%o4 .电网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25年底,市共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6台,变电容量930兆伏安,形成由220千伏变、庙集变、旗山变组成的主要供电网络,市通过220千伏桥庙线、含庙线、旗无线等加强与肥东、含山、无为电网联络,主体网架坚强可靠。2025年市220千伏电网最大负荷日容载比为1.88,总体满足供电安全要求。110千伏电网主要为辐射互联方式,截至2025年底,市共有110千伏公用变电站12座,变电容量967.5兆伏安,有3座为单主变,其余为2台主变。2025年市110千伏电网最大负荷
8、日容载比为2.42,总体满足供电安全要求。5 .充电设施建设走在前列截止2025年底,市电动汽车保有量0.32万辆,已累计建成运营各类充电设施0.33万台,其中社会公共充电设施0.07万台,专用充电设施0.01万个,自用充电设施(配建桩)O.25万台。市电动汽车桩车比达到1:1,高于全国1:3.6的平均水平。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为L4.6,完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7的要求。6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2025年电厂供电煤耗295.11克标煤/千瓦时,较2015年下降3.67克/千瓦时。两台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9、电厂采用世界先进的超临界发电技术,供电煤耗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5年,我市2025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267.56万吨标准煤,较2015年仅增长9.05万吨标准煤,低于上级下达目标数25.95万吨标准煤;2025年能耗强度为0.725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2015年累计下降26.17%,超目标任务数8.17个百分点;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为402.94万吨标准煤,同比2015年下降8.5%,超目标任务数3.5个百分点。全市电网综合线损率4.5%,比2015年的5.17%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25年市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5个,完成替代电量1.2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了标煤2
10、2万吨,完成流域各大码头企业港口岸电“电能替代”项目全覆盖。专栏二“十四五”电力工业发展情况类别指标2015年2025年年均增速电力需求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25.8329.332.57%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万千瓦)47.160.085.03%人均用电量(千瓦时/人)302140335.95%电源结总装机规模(兆15791872.83.47%构瓦)人均装机(千瓦/人)1.852.576.80%火电(兆瓦)132013200.00%光伏发电(兆瓦)160317.1614.67%风电(兆瓦)99990.00%生物质能发电(兆瓦)030E能16.70%23.82%7.36%源发电装机比重电网发展
11、500千伏变电站数量(座)00220千伏公用变电站数量(座)330.00%110千伏公用变电站数量(座)10123.71%节能减排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298.78295.110.25%(克标煤/千瓦时)综合线损率5.17%4.50%2.74%民生保障供电可靠率99.851%99.9405%0.02%综合电压合格率99.985%99.997%0.00%市区公共充电桩数量(万台)0.33市区公共充电桩1.03(快充桩)与电动汽车(包括个人小汽车、出租车、快递物流车、网约车)比例注:依据市统计年鉴和“七普”数据,2015年市常住人口为85.5万人,2025年市常住人口为72.72万人。7 .电力体制
12、改革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根据市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统一安排,电力直接交易规模逐年扩大。2025年,市启动全省首次节能量交易,开市当天全省共有74家重点用能单位参与交易,市共有7家重点用能单位参与交易,共计出让1.515万吨标煤节能量,受让0.901吨标煤节能量。(二)重大机遇新发展一一打造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电网体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市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应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主题,作为市一部分,市要加强区域能源电力合作,拉高标杆,升级电网,助力谋划特高压电力枢纽和线路通道建设,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质量电网体系。新目标一
13、一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能源转型提供发展新机遇。202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提出,在促进地区新能源发展的同时,也对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一一世界能源变革与中国制造强国战略促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
14、市新能源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市要加快先进电网技术与储能技术研究,提升电力行业创新能力。在世界能源变革的背景下,市应借助优越的发展基础和有力的政策支撑,积极推进新能源以及相关先进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建设,促进市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新需求一一“工业立市”培育壮大战略新兴展业并释放巨大的电力需求。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市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工业立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多个产业集群,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四大产业,持续打造高端产业承载平台,提高产业链供
15、应链创新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相关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电力需求,迫切需要高标准、高质量、高安全的电源保障和智能化电网支撑。(三)面临挑战1 .电源结构方面市乃至省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导致短期内对煤炭、煤电的依赖难以大幅降低,电源结构优化存在不小挑战。同时,受国家环保政策限制,需要加强区外受电能力,但特高压线路和站点建设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受天气、环境温度、光伏板安装位置等因素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不够稳定。2 .电网运行方面随着光伏、风电等间歇性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的大规模接入,需全面提升市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的接纳能力和协调
16、控制能力。3 .设施落地方面变电站、电力线路建设由于经常受到群众误解产生邻避效应,导致选址选线困难。属地镇街、自然资源和规划、电力行业主管部门等需要加强协调、共同协商,探索电力设施落地新路径。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省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和市加快实现“五高”、“七城”目标,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协调发展为重点,
17、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努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深度融合,系统性提高电网坚韧性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全力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保障,有效支撑市“十五五”电力能源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统筹协调原则。牢牢把握电力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点促进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发展,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协调发展,不同电源品种协调发展,市外电力供应和市内电力生产协调发展,电源建设电网通道和消纳市场协调发展。清洁利用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坚持发展非煤能源发电与煤电清洁高效有序利用并举,坚持节能减排,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推广高效
18、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深入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进一步降低发电煤耗和烟气排放。结构优化原则。优化电源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优化电网结构,优先谋划高压枢纽站建设,优化220千伏网架结构,构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保障发展原则。电力资源要优先保障城市产业和民生发展,要梳理现状电网薄弱区域,结合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旧城改造和重大建设项目,合理布局电源点,明确电力设施分年度计划,提高电力保障能力。开放共享原则。发挥能源资源以及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对接高压输电项目,统筹考虑市高压枢纽站建设,实现电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2018修正);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坚强局部电网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电力规划管理办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规划工作管理规定;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201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市绿线规划;市“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市“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划文件。(四)发展目标1 .电力需求到2030年,市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8.8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0.73%;全社会最大负荷达到105.81万千瓦,年均增长11.98%o2 .电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电力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