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能源保障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能源保障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能源保障发展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能源保障发展规划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本动力和关键支撑。为集聚要素资源,优化能源布局,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全市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省及市的工作部署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十四五”期间,市能源供需总量持续增长,能源保障供应能力不断加强,能源结构逐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能源产业不断壮大,能源供给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十四五”期间,全市能源供需总量稳定增长,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2019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69.59万吨标准
2、煤,较2015年增加了L73万吨,同比增长2.6%。2019年,电力装机总规模达到1005.6兆千瓦,年均增长6.7%,天然气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809万立方米,石油消费量17.57万吨,年均增长4.4%o表12015-2019年市能源消费总量情况表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67.6665.2568.0267.9669.59能源消费增长率()-17.04-3.564.25-0.092.40(注:2016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能源消费变化)图12015-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趋势图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天然气和可再生能
3、源消费占比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5.19%,同比下降2.2%;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加快,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逐步提高,年均增长16.2%,2019年占比达到3.16%。非化石能源达到5.15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表22019年市能源消耗构成表分品种实物量单位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占比能源消费总量69.59万吨标准煤69.59100%煤炭53.77万吨38.4155.19%石油17.57万吨23.8334.24%天然气1809亿立方米2.203.16%非化石5.15万吨标准煤5.157.40%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201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
4、5054吨标准煤/万元,2019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至0.3484吨标准煤/万元,年均下降9.8%。2019年的全市各县市区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对比见图20松滋市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低于各县市区,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工作成效突出。表32015-2019年单位GDP能耗情况表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单位GDP能耗(吨/万元)0.50540.43260.41630.36910.3484单耗降低率()-6.21-4.26-2.92-8.72-5.6图2市主要县市区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对比图“十四五”时期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尚需
5、完善。一是电网配套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区,由于规划选址难等问题,电力供应尚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天然气供应设施方面。主要表现在天然气管道的覆盖面尚需进一步拓宽,由于门站及配套场站等项目建设滞后,使得“多点接气、环状供应”的供气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乡镇地区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较低,天然气气化率水平较低。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全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019年全市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达到55.19%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化工、钢材、水泥等主要耗能行业生产增势不减,重化工业能源消费量明显增加。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万元工业总产值单耗为0.04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全部
6、工业的25%,而重工业万元工业总产值单耗为0.16吨标准煤/万元,是轻工业产值能耗的2倍多,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远大于轻工业,使得整个工业的能源消费有所增长,工业经济的发展以高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新能源发展涉及诸多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推进和监管的工作机制,造成资金投入分散、资源缺乏共享、平台重复建设、项目多头申报等问题。同时,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路径、重点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深入,尚存在诸如农用地资源建设光伏电站的政策许可障碍等问题,这些不足及问题制约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二)发展形势“十五五”国内将面临新冠疫情等多种不
7、利因素的重大影响,发展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将是能源保障发展的关键期,挑战和风险明显增加。从国内环境看,面临能源发展转型压力,但也存在能源科技促发展的新机遇。“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期,我国经济总量将持续扩大,能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进步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能源发展将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新阶段。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增长动力加快转换,粗放式能源消费将发生根本转变。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方向,要求能源与环境绿色和谐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更加主动控制
8、碳排放。能源体制不断健全完善,能源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也将基本形成,能源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增长点不断涌现,能源发展进入改革和创新驱动的新阶段,面临抢抓能源科技促发展的新机遇,完善能源保障体系。从省内环境看,面临国家新基建投资倾斜机遇,但能源供应保障压力依然较大。“十五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新基建投资,尤其向等疫情重点地区倾斜。未来将是省走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前列的引航期,北煤南运、川气东送、配电网建设改造等国家能源战略的全面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夯实我省能源保障基础,加快转换能源发展动力,推进能源绿色发展,激发能源市场活力。但受煤、油、气等自
9、然资源禀赋限制及水电大规模外送影响,我省能源对外依存度仍将长期处于高位,能源供应安全保障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工业结构偏重,单位产品能耗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全省人均用能用电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供应保障任务仍然较为艰巨。从内部环境看,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艰巨,但产业转型将促推消费结构优化。长期以来,全市能源消费是以煤炭为主,2019年煤炭消费所占比重高于市平均水平,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消费量所占的比重较低。全市化工、钢材、水泥等主要行业初级产品多、产值低、能耗高,其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近七成,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重化工业能源消费量明显增加。2019年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10、工业经济逆势突破,网瞳物联、德尔能新能源等22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域旅游纵深推进,桃源小镇吸引力逐步增大,旅游发展规模大幅提升,产业转型发展势头良好,为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创造条件。(三)需求预测1 .总量预测结合“十五五”期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综合采用能源强度法、弹性系数法等预测方法,考虑高、中、低三种能源需求方案,对全市“十五五”能源需求总量及各主要能源品种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假设条件如下:经济增速。假设“十五五”市GDP年增速将出现三种可能方案:高方案下GDP年增速保持在7.5%;中方案下GDP年增速将保持在7%;低方案下GDP年增速保持在6.
11、5%。能源强度。根据省“十五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以及省对市能耗下降的要求,设定“十五五”全市能源强度累计下降目标为:高方案下16%;中方案下18%;低方案下20%,则年均分别下降3.4%、3.89%、4.37%o经预测,2030年全市低、中、高三种方案下能源需求总量分别为77.68万吨、82.29万吨、87.11万吨标煤左右,“十五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1.9%、2.8%、3.8%o年均增幅2.8%更接近于市及市近期增长水平,规划按照中方案进行平衡。表4能源总量预测表年份202520262022202320242030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71.5573.5875.6777.8
12、280.0282.29能源消费增长率()0.01540.01540.01540.01540.01540.0154GDP(亿元)213.69228.65244.65261.78280.10299.71GDP增长率()0.070.070.070.070.070.07单位GDP能耗(吨/万元)0.33480.32180.30930.29730.28570.2746单耗降低率()-0.038-0.038-0.038-0.038-0.038-0.038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按照近三年平均值0.22计算,根据中方案GDP增长率7%,计算得出能源消费增长率为1.54%。2 .节能目标预测2019年全市单位GD
13、P能耗为0.3484吨标准煤/万元,总体下降5.6%。根据节能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市能源消费总体状况,按照近期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5%4%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末,万元GDP能耗约为0.2746吨标准煤。3 .需求结构预测第二产业比重大,而且能耗较高的重工业所占比重大,作为经济支柱的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且增速较快,第三产业能源消费虽然不大,但增长最快,说明经济增长方向已经开始向第三产业转变,电力需求发展的特点是增速快、潜力大、相对稳定。2019年市煤炭消费量53.77万吨,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比例为55.19%,“十五五”期间,市将加大煤炭消费的控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机构,争取在2
14、030年末,将煤炭消耗量控制在能源消耗总量的52.35%。同时,天然气作为重要清洁能源,规划到2030年提升其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7.51%;风电、太阳能发电是替代煤炭的主力,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11%的水平。4 .供求平衡分析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来看,2030年能源需求总量按照82.29万吨标准煤进行供需平衡测算。根据市能源消费的平均增长系数,结合市本地的能源消费特点,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能源种类年需求增长率分别为2.20%、4.40%、16.20%、6.7%o市能源供给主要靠外部调入,预计2030年,市需调入煤炭60.31万吨,调入石油0.21万吨,购入天然气
15、5089万立方米,全社会电力供应17.54亿千瓦时。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亲临殷殷嘱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以能源保障为根本、以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绿色高效。统筹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
16、现以较少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提高城市电气化水平。坚持惠民利民。牢记初心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用能基础设施投入,加快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建设,推动能源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严格执行阶段性降电价、气价政策,降低社会用能成本。坚持开放发展。持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能源投资、技术、装备、运营等企业更加主动融入对外开放格局中,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在扩大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安全为本。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以多源共济为抓手
17、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合理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加强江陵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等能源基地的合作,提高能源资源互联互保。全面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深化安全风险管控,提升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三)发展目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五五”期间,新增供应电量4.86亿千瓦时,到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7.54亿千瓦时,石油消费量达到22.71万吨,天然气用量大幅提升,达到5089万立方米,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5.81万吨标煤。城乡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络协调发展,电网加速升级,基本建成现代化网络体系。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煤、
18、油、气和可再生能源多元互补的供应体系,其中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52.35%以内,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0.37%、7.51%和ll%0能源消费年均增速控制在2.84%以内,到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2.29万吨标煤以内。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年均下降3.89%,单位GDP能耗降低至0.2746吨标煤/万元,确保达到省下达的能耗约束性指标要求。电力效率进一步提升,单位GDP电耗累计下降1%,年均下降0.28%,单位GDP电耗降低至585.1千瓦时/万元。能源装备产业不断升级。推进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引进知名企业35家,培育知名品牌3
19、4个。到“十五五”表5市“十五五”能源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单位201920252030属性总量目标能源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69.5971.5582.29预期性其中:煤炭万吨原煤53.7754.0960.31预期性石油万吨17.5718.3222.71预期性天然气万立方米180924025089预期性非化石万吨标准煤5.155.725.81预期性电力总量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5.025.928.42预期性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10.9412.6817.54预期性结构目标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55.1954.0052.35约束性石油消费比重%37.1537.6629.14预期性天然气消费比重%0.
20、26000.33577.51预期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7.4811预期性效率目标能源效率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34840.33480.2746约束性电力效率单位GDP电耗千瓦时/万元547.79593.38585.11约束性产业目标备业一一装产收入亿元111530预期性注:2025年数据根据2018、2019年数据测算。能源消费结构比例按照水平测算。三、空间布局按照核心区、拓展区、衔接区、保障区分级分类推进能源保障建设。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人口预测,“十五五”末期,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3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布局有张城垸工业园区、金平工业园及沿江产业园
21、等重点工业园,是全市能源消费密度最高区域。沿中心城区周边分布东升镇、高基庙镇、南口镇等城区一体化镇,将是中心城区能源供应的拓展区域。新厂镇是市唯一的副中心城镇,横沟市镇、团山寺镇、调关镇、高陵镇是中心镇,副中心城镇和中心镇将是能源保障发展的重要衔接区。小河口镇、大垸镇、桃花山镇、久合垸乡、天鹅洲经济开发区等一般乡镇是能源保障区域。表6能源供应空间布局等级城镇名称2030年预测人口(万人)能源空间布局中心城区绣林街道+笔架山街道35核心区副中心城镇新厂镇4衔接区城区一体化镇东升镇3拓展区高基庙镇1.5南口镇1.5中心镇横沟市镇2衔接区团山寺镇2调关镇2高陵镇2一般镇小河口镇1.5保障区等级城镇名
22、称2030年预测人口(万人)能源空间布局大垸镇1桃花山镇1久合垸乡1天鹅洲经济开发区0.3(一)打造核心区着力保障市中心城区能源供应,重点推进电力、天然气、油品供应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电力供应基础设施建设,以现有的220kV笔架山变为基础,按需布局HOkV变电站,优化建设老城区和城东新区的变电站和供电网络,不断推进金平工业园区、站前片区、南部物流园、港口配套区、张城垸工业园等区域的电力保障设施建设,推进与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断完善天然气供应设施建设,推进老城区、城东新区的天然气管网建设,争取到“十五五”末期达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金平工业园区、张城垸工业园、北部居住片区等区域
23、以推进天然气门站和管网设施建设为重点,为天然气的保障供应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完善加油站网点建设,优化老城区、城东新区网点布局,适度推进工业园区、北部居住区、南部居住区等新建区域的加油站建设。(二)提升拓展区依托核心区的能源供应设施,不断提升拓展区的能源保管线,中心城区建设环状中压燃气管网,新建通向东升、高基庙、南口镇的中压输气干管,以满足天然气输配要求。城区内不敷设高压管道,门站后的输配气均由中压管网承担,用户端调压至(中)低压后供给用户。(四)推进油品质量提升做好油品资源保障。发挥中石油、中石化的主渠道作用,吸引多渠道油品资源供应全市。加强产运销衔接和便民服务,保持合理库存水平,满足不同品种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能源 保障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