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空心化”情况汇报.docx
《人口“空心化”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空心化”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口空心化”情况汇报XX县现有户籍人口34.68万人(其中农村25.83万人、城镇8.85万人),常住人口XX.35万人(其中农村20.41万人、城镇3.94万人)。近年来,由于XX等大城市虹吸效应突出,我县人口逐步流失,呈现“候鸟式空心化”现象,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约7万人,其中县内务工约0.8万人、县外省内务工约2万人、省外务工约4万人(主要包括长三角地区约2万人、粤港澳地区约1万人),县外务工人员中每年约有5万人春节回家过年。一人口变化情况总体来看,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县域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人口净流出的规模在收窄,人口规模依然庞大。二人口流失的影响分析目前来看,人口流
2、失对我县的影响可以主要概括为“产业缺人力、服务缺效力、治理缺潜力、建设缺动力、资源缺活力”。一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L工业方面:由于人口流失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县域企业面临招聘难、用工难问题,存在季节性缺工和结构性缺工现象,导致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2.农业方面:由于人口外流,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目前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大多数为60岁以上的弱半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的老年群体,导致部分土地无人耕种,甚至出现耕地摞荒现象。同时,现代农业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来操作先进的农业设备和采用新的种植养殖技术,但目前农村留守人群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农业
3、生产技术的推广效率不高(20XX年全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仅57.58%;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仅20.94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3.53%)o此外,目前全县25718户65189人的脱贫人口中,无劳力人口占比达36%左右,其帮扶措施大多数依靠兜底保障,自身造血功能差,增收压力较大。3.服务业方面:人员大量外出导致乡村市场需求萎缩,剩余人群以老年人居多,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意愿不强,进一步削弱了乡村对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的吸引力。二是对公共服务的影响。L农村人口减少使得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难以得到均衡配置,农村生源减少,一些乡村中小学被“抽空”,甚至被迫撤并(城区XX二小有学生284
4、6人,三柏小学仅有53人,“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反差强烈);城区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利用率低下(20XX年县人民医院总诊疗人次达111.18万,有20个乡镇总诊疗人次不超过10万);农村文化活动组织较难、形式单一、效果较差。2.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老年人留守农村,在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已成常态的今天,“不会用”“学得慢”“赶不上趟”等成为老年人办事的“老大难”问题,政务服务“网络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矛盾愈发突出。三是对基层治理的影响。1.人口流失造成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同时乡村管理人才也较为短缺,致使村干部队伍“选人难”问题突出,农村基层党组
5、织后备力量匮乏,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2020年村级换届前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52.19岁),出现青黄不接、“断层”现象。2.人口流失造成对特殊人群的管理难度加大,网格内发生的异常事项不能及时发现、上报、处理,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更趋复杂。3.随着青壮年人口的外出,导致本该由他们承担的关爱“一老一小”责任,逐渐转嫁到了镇村层面,进一步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和压力。四是对乡村建设的影响。L农村人口减少加大了“筹工筹劳”建设模式的组织难度,由于村级缺乏足够的人力投入,导致乡村基础设施主要只能依靠政府投资建设。2.人口流失导致基础设施维护人员短缺,加之资金缺乏,严重制约了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6、导致部分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全县亟待新(改)建和整修的提灌站达340座,近30%的山坪塘出现渗漏、淤泥堆积现象)。五是对资源利用的影响。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定居,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宅基地闲置现象也随之增加(目前全县383个行政村共有农房约40.7万套,其中长期闲置农房约1.36万套,闲置率约为3.34%)o同时,由于闲置农房地理分散、位置偏远,难以有效盘活利用。2.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导致乡镇文化站、电影院和村级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普遍无人问津,日常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闲置现象。三、应对举措近年来,我们按照“产业聚人气、服务
7、暖人心、治理促人和”的思路,积极应对人口流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抓经济。针对XX乡镇发展均衡的县情实际,我们探索推行全域乡镇抓经济发展机制,制定出台XX县激励乡镇抓经济发展工作方案(试行),从新增项目投资、税收收入增量、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发展、对上争取工作5个方面对取得发展实效的给予奖励,并拿出45个专项编制对工作成效显著乡镇予以激励。同时,创新探索”国企带镇村”模式,引导县属国有企业在乡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成立“强村公司”,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进一步激发乡镇发展潜能,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底部支撑。今年以来,XX镇上榜20XX全国镇域经济500强,XX镇上榜创新发展潜力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空心 情况 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