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统计局党支部2025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docx
《县统计局党支部2025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统计局党支部2025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县统计局党支部2025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2025年上半年,县统计局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严”的主基调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以“实”的硬举措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建与统计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两个维护”思想根基,让理论武装从“人脑”向“走心”深化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与“魂”,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不动摇,通过“专题学+实践悟+常态督”三维发力,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
2、走。一是“清单化”制定学习计划,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结合上级党委年度理论学习重点和统计工作实际,支委会年初即研究制定2025年上半年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细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等12个学习专题,明确“每月1次集中学习、每双月1次专题研讨、每季度1次专家辅导”的“in”学习机制。例如,4月结合“全国统计法治宣传月”,特别增加“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剖析”专题,邀请县纪委监委派驻组同志作辅导报告,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二是“沉浸式”创新学习形式,破解“怎么学”的瓶颈。改变“念文件、读报纸”的传统模式,探索”课
3、堂+现场”“讲授+互动”的立体学习场景。3月组织党员干部赴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革命路统计心向党”主题党日,通过参观革命文物、聆听老党员讲述统计史(如20世纪80年代基层统计员徒步下乡收数据的往事),让“实事求是”的统计核心价值观具象化;5月开展“青年党员微党课”竞赛,3名35岁以下干部围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订看全面从严治党”主题,结合岗位实际分享学习心得,其中1名同志的“用数据匠心践行初心使命”微党课被县委组织部选为优秀案例推广。三是“闭环式”强化学习实效,杜绝“学用脱节”现象。建立“学习研讨一转化”闭环机制,要求党员干部每次集中学习后撰写“学习感悟卡”,支部每季度汇总分析学习成果
4、转化情况。上半年,党员干部围绕“统计服务乡村振兴”“五经普数据开发”等重点工作撰写调研文章18篇,其中县域特色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市统计局列为重点调研课题;2名党员在全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中获“十佳学员”称号。通过学习,支部党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筑牢。二、压实责任链条,拧紧“四责协同”制度齿轮,让管党治党从“被动抓”向“主动管”转变党支部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通过“明责、履责、督责、考责“全链条管理,推动责任落实从“软约束”变为“硬任务”。一是“清单化”明责,解决“责任模糊”问题。制定2025年党
5、支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细化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12项、支委成员“一岗双责”8项、党小组责任6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例如,将“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纳入支部书记牵头事项,要求每季度听取1次进展汇报;将“党员日常纪律教育”分解到各支委,明确每双月开展1次廉政谈话。清单印发后,支委会召开专题会议逐项解读,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二是“项目化”履责,破解“落实空转”难题。围绕责任清单,建立“月调度、季点评、半年总结”推进机制。3月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推进会,针对“个别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问题,支委成员包联谈心,推动2名党员作出书面检讨并整改到位;5月结合“五经普”攻坚阶段,支
6、部书记带头签订严守普查纪律承诺书,支委成员分片督导乡镇普查工作,同步开展普查一线党旗红”活动,在12个乡镇普查点设立党员示范岗,既推动业务进度,又强化责任担当。上半年,支部班子成员累计开展调研23次,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7个。三是“常态化”督责,杜绝“责任悬空”现象。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上半年向县委直属机关工委专题汇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2次,配合完成巡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3项;强化内部督查,支委会联合办公室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检查”4次,重点检查考勤纪律、请销假制度执行情况,对2名迟到早退党员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同时,建立“责任落实台账”,将履责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上半
7、年有3名党员因责任落实突出被评为“季度之星”。三、深化作风建设,聚焦“统计为民”核心导向,让清风正气从“文件里”向“实践中”延伸党支部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试金石”,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锤炼过硬作风。一是以“数据质量”为抓手,整治“统计造假”顽疾。针对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数据虚报”“台账不全”等问题,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年”活动。一方面,建立“县一乡一村”三级数据联审机制,由支部党员牵头组成5个核查组,上半年对120家企业、30个村(社区)开展“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数据17处,均当场反馈并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创新“统计开放日”形式,6
8、月邀请企业代表、群众代表走进统计局,现场观摩数据生产流程,解答“为什么我的企业产值和纳税额对不上”等疑问,累计发放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手册500余份,群众对统计工作的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12%。二是以“基层需求”为导向,践行“一线工作法”。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坐办公室多、下基层少”的问题,支部出台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制度,要求每名党员联系2个乡镇、3家企业,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蹲点调研”。上半年,党员干部累计走访企业86家、农户120户,形成*县小微企业统计报表填报难点及对策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分析等调研报告6篇,其中关于优化农业统计调查方法的建议被县政府采纳,推动了农业统计从“全面普查”向“抽样+重点
9、监测”转变,基层统计员工作量减少30%。三是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针对部分业务群“消息轰炸”“重复打卡”等问题,开展“清群减负”专项行动,清理冗余工作群11个,合并重复报表3类,将原本分散在5个平台的填报任务整合为“统计一张表”系统。同时,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对企业和群众咨询的统计问题,要求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上半年,共受理咨询120件,办结率100%,群众评价”统计服务更接地气了”。四、严守纪律底线,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让纪律规矩从“紧箍咒”向“护身符”转化党支部坚持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底线工程”,通过“教育+监督+惩处”协
10、同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分层分类”开展廉政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针对新入职党员、关键岗位党员、老党员等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教育方案:对新党员开展“入职第一课扣好第一粒扣子”廉政谈话,组织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对从事数据审核、普查汇总的关键岗位党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每季度开展“岗位风险点排查”;对老党员,通过“红色家书诵读”“家属助廉座谈会”等活动,传承优良家风。上半年,累计开展廉政教育活动8次,覆盖全体党员及家属30余人次。二是“抓早抓小”强化日常监督,筑牢“不能腐”的防线。建立“八小时外”监督机制,通过家访、社区联动等方式,了解党员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情况;在春节、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局 党支部 2025 上半年 全面 从严 主体 责任 落实 情况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