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法治建设暨法律学习推进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市法治建设暨法律学习推进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法治建设暨法律学习推进会议上的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法治建设暨法律学习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法治建设暨法律学习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近年来我市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工作的成效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分管法治工作领导,部分重点企业、乡镇(街道)代表以及法律实务界专家等。刚才,*区、*县、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特色做法,也分析了问题短板,提出了务实建议,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
2、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的重大战略意义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学习是提升干部群众法治素养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还是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坚实的法治支撑和浓厚的法治氛围。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强化法律学习,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破解我市发展难题、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一)加强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
3、的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法治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从全国层面看,截至2024年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达200余部、行政法规700余部、地方性法规1.3万余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已评选六批,覆盖31个省(区、市),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较2012年提升23.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法治已成为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我市而言,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法治建设水平直接关系治理效能。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诉讼败诉率从2020年的18.7畀降至2024年的8.3%群众对
4、行政执法的满意度提升至91.2%,这正是法治建设成效的直接体现。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部分干部仍存在“重政策、轻法律”“重结果、轻程序”的倾向,在处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复杂问题时,因法律依据不充分、程序不规范引发的信访案件仍占总量的15.6吼这表明,只有持续加强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我市发展筑牢制度根基。(二)加强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良好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法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通过开展“法治护航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建立涉企纠纷快速化解机制,2024年全市涉企案件平均办理
5、周期较2021年缩短42%,企业法律顾问覆盖率从35%提升至68%,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较2020年增长57%。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但从调研情况看,部分领域仍存在法治“短板”:比如,个别部门在落实惠企政策时存在“选择性执法”,某工业园区曾出现因政策解释不一致导致3家企业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一些市场主体法治意识淡薄,2024年全市查处的合同诈骗案件中,60%以上是因企业未规范签订合同、未审查对方资质导致。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营商环境的竞争,本质上是法治环境的竞争。只有让市场主体在法律框架内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才能吸引更多投资、激发更大活力。而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完善制度
6、供给,更需要推动干部懂法、企业守法、社会用法,让法治成为我市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三)加强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基层稳则全局稳,法治强则基层安。我市作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城乡社区治理、矛盾纠纷化解任务繁重。2024年,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万件,化解成功率达92.8%,其中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的占比达76%,较2020年提升18个百分点。特别是在*街道“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中,该街道选拔的120名“法律明白人”全年参与调解纠纷320件,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达97%,充分证明了法律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社会矛盾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特点
7、农村地区因土地流转、赡养继承引发的纠纷年均增长12%,城市社区因物业、邻里关系引发的矛盾占基层纠纷总量的34%o这些矛盾如果不能依法妥善处理,很容易升级为信访积案甚至群体性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让干部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化解纠纷,为全市社会稳定筑牢“法治防线”。二、聚焦关键环节,以丰富载体推动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走深走实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宣讲等活动,在推动法律学习、营造法治氛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前段时间举办的“学法律强本领做守法担当干部”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36支代表队、
8、108名选手参赛,通过必答题、抢答题等环节,既展现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也以“以赛促学”的方式掀起了学习热潮。下一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拓展载体、创新形式,推动法治建设与法律学习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一)以“分层分类”为原则,构建全领域法律学习体系。法律学习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精准施策,确保学有重点、学有成效。一是针对领导干部,要突出“关键少数”示范引领。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其法律素养直接影响治理水平。要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将宪法、行政法、民法典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每月至少开展1次专题学习,每季度组
9、织1次集中研讨。2024年,我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法律知识测试平均成绩达89分,较2022年提升11分,但仍有3个县区平均分低于80分,需强化督促。要推行领导干部“以案释法”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会议中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每年至少牵头破解1个法治领域难点问题。比如*县县委书记在处理一起企业污染纠纷时,现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条款,既推动问题解决,也给基层干部上了生动一课。二是针对执法司法人员,要突出“专业能力”提升。执法司法人员是法律实施的“主力军”,其业务水平直接关系法治公信力。要建立执法司法人员轮训制度,每年组织不少于120学时的法律实务
10、培训I,重点加强新修订法律法规、复杂案件办理技巧等内容的学习。2024年,我市组织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法律实操大比武”,通过模拟执法现场、案例辩论等形式,发现并整改执法不规范问题230余处,推动行政复议纠错率下降15九要完善“以案代训”机制,选派基层执法人员到法院、检察院跟班学习,去年*区选派的15名市场监管干部,通过参与行政诉讼案件办理,执法程序规范率从78%提升至96肌三是针对企业和群众,要突出“实用导向”精准普法。企业和群众的法律需求更具体、更实际,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要开展“法律进企业”专项行动,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编制普法手册,比如给制造业企业重点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法治 建设 法律 学习 推进 会议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