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2025年“双百行动”联席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区2025年“双百行动”联席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区2025年“双百行动”联席会议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区2025年“双百行动”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尊敬的X学院X校长,尊敬的X医学院X副校长,尊敬的X应用科技学院X副校长,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时盛夏,万物并秀。今天,我们怀着共谋发展的热忱和深化合作的诚意,在这里隆重召开X区2025年“双百行动”联席会议。各位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拨冗莅临,与我们共商大计、共绘蓝图,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X发展的关心厚爱和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区委、区人民政府,以及X新区的党工委、管委会,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倾情倾智、倾力支持X区和X新区发展的X学院、X医学院、X应用科技学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
2、为推动“双百行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区各级各部门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双百行动”,全称为“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推动X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仅是一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举措,更是一座连接“高校所能”与“地方所需”的坚实桥梁,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自“双百行动”的号角吹响以来,我们与三所高校的合作,宛如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约定。校地双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迅速响应、积极作为,通过深度协同联动,共同播下了合作的种子,浇灌了智慧的清泉,收获
3、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结对成果。我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合作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我们看到了人才共育的“新模式”正在形成。X学院与我们区教育局的合作日益紧密多个“乡村美学工坊”成功落地不仅为乡村带来了艺术的浸润,更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我们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共享师资力量,共同探索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与地方相促进的人才培养新路,为X的未来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本。我们看到了产业共兴的“新引擎”正在发力。三所高校的专家团队,多次深入我们的产业园区、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精准施策。特别是在农业领域,X学院与X满地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富硒农产品提升了我们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商
4、学院团队更是身体力行,通过举办大学生直播电商助农大赛让X的贡柑、X、X等特色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这种将实验室、讲堂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模式,正是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需要的强劲动力。我们看到了服务共享的“新图景”正在展现。无论是X医学院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上的专业指导,还是X应用科技学院设计团队在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中的创意贡献,例如与X小学共创的“百米墙绘”,都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合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X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可以说,前一阶段的共建,我们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果初显。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市委的
5、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三所高校的真诚携手与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团结拼搏与扎实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双百行动”是推进校地合作共赢的金钥匙,是撬动X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在此,我再次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同志们,朋友们!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省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县域振兴、城乡融合。X区作为X实施“东融西联”战略的桥头堡、X区连接大西南的“东大门”,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肩负着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X”的历史使命。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在产业能级、城乡面貌、民生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行百里者半
6、九十,要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人才的驱动和智力的支持。“双百行动”,正是我们破题的关键一招。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机遇之窗,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成体系地承接高校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本次联席会议为新的起点,推动校地合作从“初步结对”迈向“深度融合”,从“点上开花”迈向“全面结果”,共同构建一个“区校一体、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崭新格局。借此机会,我谈三点希望和想法,与大家共勉。一希望我们聚焦产业提质,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X样
7、板”。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县域经济的“压舱石”。X区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我们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特色”产业,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迫切需要高校的“最强大脑”为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一是要在先进制造业上“深度耦联”。X区和X新区是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已经初步形成了锂电设备和智能座舱的产业链,并为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我们了解到,X学院在新一代功率半导体IGBT的研发上已取得重要突破,这正是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之一。我们能否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由政府牵线、高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行动 联席会议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