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教导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篇.docx
《小学学校教导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校教导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学校教导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导处将始终围绕教学这一核心工作,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关键主线,遵循“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的教学工作准则,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好学情质量评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导向,认真落实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深入实施“双减”政策,积极探寻契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本校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各学科教学研究,加强业务指导与过程监控,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充分发挥教导
2、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落实”的职能作用,科学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常规管理机制,突出质量管理核心,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二工作目标(一)教学管理目标L巩固深化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课后辅导、学业评价等环节。尤其强化集体备课实效,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确保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四)学生发展目标1 .夯实学业基础:通过优化教学与辅导,确保各年级、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标率稳步提升,学业水平整体进步。2 .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各环节渗透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
3、社会参与)培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3 .促进身心健康: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保证体育、艺术、劳动、心理健康等课程开足开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4 .激发兴趣特长: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平台,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五)特色建设目标L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持续开展校园读书节、班级图书角管理评比、阅读分享会、亲子共读等活动,营造浓郁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5 .打造学科活动品牌:结合学科特点,精心策划并实施如数学文化节、英语风采展、科学实验秀、语文经典诵读等特色学科活动
4、激发学习兴趣,展示学习成果。6 .探索项目化学习试点:在部分年级或学科尝试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PBL),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主要工作措施(一)精细管理,规范教学行为1 .严格课程计划落实:加强对课程表执行情况的巡查,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杜绝挤占挪用现象。规范调课、代课流程。2 .强化教学常规检查:备课:采取定期普查(期初、期中、期末)与随机抽查结合。重点检查集体备课记录、个人二次备课(体现学情分析、目标调整、活动设计)、教学反思。推行优秀教案展评。上课:加强“推门听课”和预约听课力度。重点关注课堂组织管理、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媒体运用及新课标理念体
5、现。做好听课记录与即时反馈。作业:严格落实“双减”作业管理要求。定期检查作业量控制(公示制度)、作业设计质量(分层、弹性、实践性)、批改规范(及时、认真、有评语或等级)、错题订正与反馈。严控教辅资料使用。辅导:关注学困生辅导和特长生培养计划及实施记录。规范课后服务内容管理。3 .优化质量监测分析:规范单元练习、期中调研的组织与实施。加强考后质量分析,不仅关注分数,更要分析教与学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建立班级、年级、学科质量跟踪档案。(二)深耕教研,提升教学质量L提升教研活动实效:各教研组、备课组学期初制定详细活动计划。活动主题明确,聚焦真问题,形式多样(理论学习、课例研讨、专题沙龙、经
6、验交流等)。教导处人员蹲点参与,加强指导与考核。2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组织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探索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举办校级优质课、展示课评比。3 .加强作业研究与管理:开展“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专题教研。推广优秀作业设计案例,探索实践性、综合性、长周期作业。完善作业公示、审核、评价机制。4 .推进信息技术融合:鼓励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智慧课堂、优质资源平台等),提升教学效率和趣味性。组织相关培训与交流。(三)落实“双减”,助力学生成长L深化课堂教学提质: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落实“双减”的根本,确保学生在课内学
7、足学好。5 .优化作业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作业总量控制和校内公示制度。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提高作业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6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强化作业辅导功能,拓展素质类课程(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体育锻炼、阅读等)。加强课后服务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估。7 .密切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线上平台等途径,宣传“双减”政策及学校举措,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成长L实施分层培养计划:新教师:落实“青蓝工程”,配备优秀导师,重点抓教学常规规范、课堂组织管理入门。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汇报课、技能赛),鼓励承担教研
8、任务,提升教学能力与研究意识。骨干教师:压担子(带徒弟、主持教研、课题研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鼓励形成教学风格。2 .强化校本培训研修: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需求,组织新课标深度解读、教材教法分析、教育科研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艺术等专题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与学习。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教研、承担公开课、课题研究、教学竞赛获奖、指导学生获奖等纳入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体系,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五)活动育人,提升综合素养L规范组织学科竞赛:有计划地组织校级语文(作文、书写、阅读)、数学(思维、计算)、英语(口语、书写)、科学等学科竞赛活动,以赛促学。4 .精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学校教导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篇 小学 学校 教导处 2025 2026 学年 第一 学期 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