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十五五”规划.docx
《森林防火“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十五五”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森林防火“十五五”规划、乙、刖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是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而森林火灾是森林的最主要灾害,对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工作不仅关乎生态安全,更是政治任务,影响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森林防火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县认真践行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了县森林防火规划,着力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
2、力,为全县森林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障。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1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森林火灾有效防控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美丽建设目标,合理布局,分区施策,健全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1.2 2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通过各因子叠加分析,结合县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可控程度,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经济管理水平、扑救能力等核心要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防控网格。(2)因险设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结合
3、县情、林情、民情实际,因害、因险设防,根据火险敏感度,分区分级配置各类防火基础设施。(3)分步实施、全程纳入、综合建设结合全县经济状况,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高敏感区后低敏感区”的原则,有计划分期分批有步骤地推进森林防火建设。1.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4)森林防火条例(5)省森林防火条例(6)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7)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8)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lO63-2008)(9)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I27-91)(IO)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LY/T5007-
4、2014)(11)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2)其它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和资料。1.4 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262030年,共5年。1.5 规划目标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森林火灾有效防控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健全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达到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9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第二章现状2. 1自然地理概况县,又称凤凰城,隶属于省市,位于省北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1l50i-120o40、北纬38。31,-398,。北邻朔州,西北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与五寨、劈岚相望,南与静乐县相接,东南与
5、分界,东部与原平市相接。总面积1936.4平方公里。3. 1.1地形地貌县地处黄土高原,河流分有汾河、桑干河两大水系。汾河源于县内东寨镇西北约一公里处管涔山,汾河流域面积占县总面积的3/4。恢河为桑干河上游,县境内长32公里。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至阳方口镇入朔州境,向北流入官厅水库。境内有山、川、谷、岭、坡等多种地形构造,地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形由西向东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海拔高程一般在200OnI左右,最高峰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芦芽山组成。西南部为吕梁山,北部为洪涛山,东北部为禅房山。共有大小峰99座,山地占县总面积95%o4. 1.2气候条件县地处暖温带,属高山
6、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气气候寒冷,多大风,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27,无霜期120至130天。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835时,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6。平均降水量470-770mm,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5. 1.3土壤县土壤共分棕壤、褐土、栗钙土、山地草甸土和草甸土5个土类、15个亚类、45个土属、59个土种。棕壤面积47952.2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4.61%;褐土面积115186.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4.6%;山地草甸土面积391.73公顷
7、占全县面积的2.07%;草甸土面积4510.2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31%;栗钙土面积12611.5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42%其中褐土是分布全县的主要土壤类型,故属褐类土地区。成土母质种类繁多,在自然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褐土、草甸土为主的土壤分布。1、褐土:褐土是本县分布最广泛的一个土类,面积745129.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5%,分为淋溶褐土、粗骨性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和碳酸盐褐5个亚类。2、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汾河谷地,群众称下湿滩地,面积127092.6亩,土体湿润,肥力较高,有褐化浅色草甸土、浅色草甸土和盐化浅色草甸土3个亚类。2.1.4水资源1、河流
8、县境内河流属于黄河和海河流域,主要包括汾河、洪河、恢河三条河流。(1)汾河:为黄河的支流之一,由县内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发源。池水通过地下暗道从一石凿龙口喷泻而出,流入宽阔的河道,即汾河正源。汾源海拔1602m,出口平均流量为0.2113s0从北向南、经过东寨、三马营等二十余个村庄,流入静乐县境。(2)洪河发源于余庄乡三庄村东沟,属汾河一级支流,全长38km,流域面积409km2,占境内汾河流域面积的29.3%,是第二大河。(3)恢河是第三大河,为桑干河上游,北京永定河的源头。从余庄乡分水岭山下发源,县境内全长32km,流域面积240km2,平均纵坡1%,由南向北,流经余庄、苗庄等十二
9、个村庄乡镇至阳方口镇入朔州,与发源于左云县辛子堡村的元子河汇合后入桑干河。2. 1.5森林植被县自然植被较好,西部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大,东部以阔叶林为主,森林树种有油松、侧柏、刺槐、杨树、漆树、株类等。灌草植被主要有连翘、胡枝子、酸枣、山皂角、白皮草、羊胡子草等。平原为农耕区,主要农作物有筱麦、豌豆、山药、谷子、蚕豆、玉米、黑豆、黍子、糜子、养麦、小麦等。2.2社会经济情况2.2 .1基本县情县,辖5个镇、7个乡,2025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驻人口数为13.6万人。2022年1-6月份地区生产总值56.8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固定资产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防火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