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编版).docx
《(10篇)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编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共10篇)目录篇一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2篇二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预案9篇三、2025年医院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15篇四、中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20篇五2025年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29篇六在2025年全县重点蚊媒传染病防控和“清积水灭蚊虫”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34篇七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43篇八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及疾病特征总结50篇九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预案53篇十关于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65篇-、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科学精准预防基孔肯雅热在幼儿园内
2、暴发流行,切实保障3-6岁幼儿及全体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保教秩序,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属地疾控部门要求,结合本园幼儿活动特点制定本预案。(二)防控原则遵循“源头控制、预防为先,分级负责、快速响应,家园协同、科学处置”的原则,建立“环境治理-蚊虫防控-健康监测-应急处置”的全链条防控机制。(三)风险研判传播风险:幼儿园内塑胶操场排水口、沙池边缘、种植区花盆等易形成积水,为伊蚊提供孳生环境。幼儿皮肤娇嫩,户外活动时被蚊虫叮咬概率是成人的3倍以上。输入风险:2025年暑期家长带幼儿跨省、跨境出行频次增加,可能将疫区病毒带入园区。.扩散风险:幼儿集体生活空间密集,一旦出现病例,易通过蚊虫叮咬在
3、班级内形成聚集性传播。二、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一)防控指挥中心成立由园长任总指挥,分管安全副园长任副总指挥,涵盖保教处、保健室、总务处、年级组长及家长代表的防控指挥中心,下设监测预警组、环境整治组、宣传教育组、应急处置组4个专项工作组。(二)岗位责任清单总指挥(园长)o审批年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每季度召开防控专题会议O统筹调配防控物资经费(年度预算不低于5万元)o对接属地疾控中心、教育分局建立联动机制o签发疫情处置通报及停课复学指令副总指挥(副园长)O督查各班晨午检执行情况,每周抽查3个班级的健康档案o组织编写幼儿防蚊健康手册(含动画视频版)o协调开展跨部门防控演练(每学期1次)保健医(监测预
4、警组)O每日9时前汇总全园幼儿健康数据,建立“发热幼儿追踪台账”o每周二、四采用“布雷图指数+诱蚊灯计数”双指标监测蚊虫密度O配备儿童专用体温计(每班2支)、隔离观察床(2张)及防护装备o掌握基孔肯雅热诊疗标准,能准确识别“发热+关节痛+皮疹”三联征班主任(宣传教育组)o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晨检法:摸额头测体温、看精神状态、问饮食睡眠、查皮肤有无皮疹O每日利用15分钟开展“防蚊小课堂”,使用自编儿歌:“小蚊子,嗡嗡叫,传播病毒真讨厌,勤洗澡,喷花露水,不让蚊子咬宝宝”o建立班级“防蚊小卫士”轮岗制,由幼儿负责检查水杯架积水I.后勤主任(环境整治组)O与专业消杀公司签订年度服务协议(每月消杀
5、2次,突发情况可临时加次)o改造户外积水隐患点:为大型玩具安装防积水挡板,种植区铺设防蚊网O储备5类防蚊物资:儿童驱蚊液(含避蚊胺10%以下)、电蚊拍(每班1个)、灭蚊灯(每100疔1台)、防蚊纱门(厨房及活动室)、环保杀虫剂家长委员会(协同组)o每月开展“家庭防蚊自查”活动,收集家长拍摄的居家积水清理照片o协助幼儿园核实幼儿外出旅居史(重点排查疫区返园幼儿)o参与防控预案修订听证会三、常态化防控措施(一)环境改造工程.物理防蚊:2025年3月底前完成所有活动室、寝室的纱窗更换(采用30目高密度网纱),在户外活动区搭建防蚊长廊(配备紫外线灭蚊灯)。.积水治理:。总务处每日检查:操场排水沟(是否
6、畅通)、饮水机接水盘(是否干燥)、洗手池下方(是否漏水)O种植区采用“陶粒覆盖法”:在花盆表面铺设5cm厚陶粒防止积水o玩具收纳采用镂空架:避免底部积水(二)健康监测体系幼儿监测:o入园时:晨检机器人自动测温(精度o.rc)o午睡时:保育员每小时巡查体温(重点关注面色潮红幼儿)o离园前:发放“健康小贴士”给家长(注明当日有无蚊虫叮咬痕迹)教职工监测:o食堂人员每周核酸检测1次o保洁、保安等户外工作者配备防蚊帽、驱蚊手环(三)家园协同机制.信息互通:每周五通过智慧校园平台推送本周蚊虫监测简报,含园区布雷图指数、消杀记录、下周防蚊重点.家长课堂:每学期2次线上直播(邀请疾控专家讲解“幼儿防蚊误区”
7、应急联络:建立家长-班主任-保健医三级联络网,确保疑似病例30分钟内通知到位四、应急响应流程(一)预警启动条件.单周布雷图指数N8.园内出现1例疑似病例.周边3公里内幼儿园出现确诊病例(二)四级响应机制蓝色预警(预防期):O增加消杀频次至每周1次o班级播放防蚊动画小伊蚊的自述o家长群推送暑期出行防蚊指南黄色预警(发现疑似):o立即启动“三隔离”:疑似幼儿隔离观察室隔离、同班幼儿临时隔离在备用教室、密切接触教职工居家健康监测O保健医穿戴二级防护(医用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O2小时内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及教育分局橙色预警(确诊病例):O确诊班级停课14天,采用“线上互动+居家
8、游戏包”开展保教活动O全园进行“立体消杀”:墙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采用超低容量喷雾、玩具进行热力消毒(80。C以上30分钟)o疾控专家指导划定疫点范围(以病例活动轨迹为中心半径20米)红色预警(聚集性疫情):o全园停课,启动“线上健康打卡”系统o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幼儿采用咽拭子)o园长接受媒体采访发布权威信息,避免谣言传播五、保障机制(一)物资储备标准物资类别具体品种储备数量更新周期防护类儿童N95口罩300只每3个月消杀类含氯消毒片500片每6个月监测类电子体温计10台每年校准防蚊类植物驱蚊贴500片每季度(二)能力建设要求.保健医需取得疾控中心颁发的蚊媒传染病
9、防控培训合格证.每月组织1次“桌面推演”,模拟不同疫情场景的处置流程.建立“防控知识题库”,每学期组织教职工闭卷考试(80分以上合格)六、预案管理.本预案自2025年2月15日起实施,由园长室负责解释.每年9月结合疾控部门最新指引修订,修订稿需经家长委员会审议通过.预案演练记录、消杀台账、健康监测数据保存期限不少于3篇二中小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在中小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0、及国家和地方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小学校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日常防控工作,消除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隐患。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当地政府和卫生健康、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控工作。3 .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
11、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学校卫生室(保健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班主任等相关人员。(二)各部门职责1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决策部署,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定期召开防控工作会议,检查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2 .卫生室(保健室):负责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负责学校内疫情的监测、报告工作,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排查和登记。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和处置工作,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负责学校内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储备必要的防控物资。3 .教务处: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避免因人员聚集导致疫情传播。
12、配合卫生室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健康状况。在疫情发生时,根据卫生健康部门的建议,调整教学计划,采取停课、错峰上课等措施。4 .德育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5 .总务处:负责学校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定期对校园内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障防控物资的供应,如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做好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饮用水卫生。6 .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每日做好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向学
13、生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督促学生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健康情况。三、预防措施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宣传基孔肯雅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利用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一)环境卫生整治1 .定期对校园内的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重点清理卫生死角,消除蚊虫滋生地。2 .加强对校园内水体的管理,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滋生。3 .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通风良好,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二)个人防
14、护1 .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口鼻。2 .在蚊虫活动频繁的季节和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户外活动,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涂抹蚊虫驱避剂。3 .学校在教室、宿舍等场所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三)健康监测1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监测制度,班主任每日对学生进行晨检、午检,重点监测学生的体温、有无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2 .教职工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3 .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定期对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隐患。(四)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控物资,如口罩、消毒液、体温计、蚊虫
15、驱避剂等,并定期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物资充足有效。四、应急处置(一)病例报告1 .学校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情况等。2 .报告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瞒报、漏报、迟报。(二)病例管理L对疑似病例,学校应及时将其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并通知其家长。在等待医疗机构诊断结果期间,应将疑似病例安排在单独的房间进行隔离观察,避免与其他师生接触。3 .对确诊病例,学校应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追踪密切接触者,并按照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三)密切
16、接触者管理1 .对密切接触者,学校应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之日起14天。2 .在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应居家或在学校指定的场所进行隔离,避免外出,每日测量体温,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就医。(四)消毒工作L发生疫情后,学校应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对病例所在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3 .消毒工作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五)停课措施根据卫生健康部门的评估建议,如疫情扩散风险较高,学校可采取停课措施。停课期间,学校应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向家长和
17、社会通报疫情防控情况。五、善后处理L疫情结束后,学校应及时对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防控工作的效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防控工作预案。4 .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疫情扩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5 .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师生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物资保障学校要加大对防控物资的投入,确保防控物资的供应充足和质量可靠。(三)经费保障学校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包括宣传教育、物资储备、消毒、人员培训等方
18、面的费用。(四)培训保障定期组织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防控能力和水平。七、附则L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预案由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如国家和地方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规定发生变化,本预案应及时进行修订。篇三、2025年医院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一、防控目标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通过科学防控措施,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0.1%。以下,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院内其他人员零交叉感染,维护医院医疗秩序稳定,提升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九二、适用范围覆盖医院所有科室与人员,含临床科室(内科、外科、儿科等)、
19、医技科室(检验科、影像科等)、行政后勤部门(办公室、财务科等),涉及患者入院挂号、诊疗、住院、出院全流程,以及医疗废物处理、环境维护等辅助环节。三、组织管理1 .防控领导小组架构组长(院长):审批防控方案,统筹资源调配,决策重大防控事宜。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协助组长工作,监督部门任务执行,定期汇报进展。成员:各科室负责人每周一上午10点前提交防控周报,含病例数、消杀次数、物资消耗等内容。2 .部门职责医务科:每月组织1次全院诊疗规范培训及闭卷考试,合格率需100%;建立多学科会诊绿色通道,响应时间2小时。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防护操作手册,要求护士熟练掌握7步洗手法等技能,每月抽查考核,不合格
20、者暂停上岗培训I。院感科:3名专职监测人员每日采样检测隔离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次日上午9点前反馈结果。预防保健科:专人每日登录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下午4点前完成病例上报,与辖区疾控中心每日1次电话沟通。药剂科:建立药品库存预警机制,抗病毒药物库存低于30天用量时自动触发采购,48小时内补货到位。设备科:每周抽检防护用品,发现1件不合格产品即追溯整批来源并销毁。后勤保障科:划分12个消杀责任区,各配1名专职消杀员,每日记录消杀数据,科长每周审核签字。临床科室:科室主任为防控第一责任人,发现疑似病例30分钟内上报院感科并启动隔离流程。四、防控措施1 .监测与预警病例监测:发热门诊设专用登记本,记录患
21、者体温(精确至0.10.皮疹部位、关节疼痛程度等;检验科对疑似病例标本“优先检测”,6小时内出结果。环境监测:每周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虫密度,指数5时启动强化消杀,频次增至每日2次。2 .隔离管理患者隔离:确诊患者安置于单独隔离病房,病房通风良好,有防蚊设施及蚊帐;疑似病例单间隔离,确诊后调整。医务人员防护:接触患者时按“口罩一帽子一隔离衣一手套一护目镜”顺序穿戴防护装备,脱卸按反向进行,脱后立即手消毒。3 .消毒清洁环境消毒:含氯消毒剂浓度控制在500100Omg/L,消毒后用试纸检测残留浓度,达标方可使用;紫外线灯累计使用100O小时必须更换,记录存档。医疗器械消毒:手术器械按“清洗f
22、酶洗f超声清洗一灭菌”流程处理,灭菌后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合格需重新处理并记录原因。患者用品消毒:衣物洗涤水温6(TC,时间30分钟,晾干后细菌培养检测,菌落数v20cfucm2;餐具单独清洗,煮沸或高温消毒。4 .医疗废物管理感染性废物用双层包装袋密封,晒颈式打结,贴“两热感染性废物”及产生时间标签,转运与暂存人员双人核对签字。暂存间设温控系统,保持1822C,每日用臭氧消毒机消毒1次,每次2小时。5 .蚊媒控制每周三、周六开展全院环境整治,清理屋顶积水、花盆托盘等孳生地,科室负责人拍照存档并上传至防控工作群。用0.05%氯菊酯溶液,采用“空间喷雾+滞留喷洒”方式消杀,空间喷雾时关窗30分钟
23、滞留喷洒后记录作用面积及持续时间。6 .培训教育新入职人员完成8学时“两热”防控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在职人员每季度参加4学时复训,含最新防控指南解读。制作宣传手册在门诊大厅、病房走廊摆放,每周安排护士进病房宣讲1次,每次15分钟。7 .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物资台账,“先进先出”管理,防护用品有效期不足3个月的单独存放并标“优先使用”。备用发电机停电后5分钟内启动,保障隔离病房、检验科等关键区域供电,燃油储备满足72小时运行。五、应急处置1 .病例响应:发现疑似病例,接诊医师立即填写应急报告表上传医务科,医务科1小时内组织会诊,确诊后2小时上报当地卫健委。2 .隔离管控:对病例所在病房硬隔离,拉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幼儿园 基孔肯雅热防控 应急 预案 精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