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采购需求书.docx
《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采购需求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采购需求书.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采购需求书目录1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51. 1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51.1 .1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51.2 .2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转变51.3 XX省、XX市对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61.3.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求61.3.2 优化信用信息平台网站建设,提升信用服务支撑能力62项目背景63项目建设现状及需求63.1系统现状63. 1.1基础设施74. 1.2原技术实施路线75. 1.3现有数据资源概况73.2存在问题分析73. 2.1系统架构亟需适应政策步伐74. 2.2平台处理能力亟需深化提升85. 2.3信用数据治理能力亟
2、待提升86. 2.4一体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亟待提升94项目建设目标及总体框架96.1 项目建设目标96.2 建设原则和策略107. 2.1整合资源,共建共享104. 2.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105. 2.3需求导向,强化应用116. 2.4先进可靠,确保安全114. 3总体建设框架124. 3.1总体架构125. 3.2业务架构146. 3.3数据架构147. 3.4网络架构148. 3.5安全架构155项目建设需求155. 1功能需求155. 1.1新建功能需求156. 1.2优化升级功能需求267. 1.3信息技术创新适配改造468. 1.4系统对接515.2 系统实施服务535. 2.1数
3、据建模实施服务536. 2.2信用数据标签建设实施服务547. 2.3新增数据接入实施服务568. 2.4新增数据清洗实施服务579. 2.5新增数据质量验证服务5810. 2.6数据管理实施服务595.3 政务云资源服务需求605. 3.1云资源需求清单605.4 密码服务资源池需求625. 4.1密码资源池清单625.5 安全设备建设需求635. 5.1APl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636. 5.2APl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参数要求647. 5.3APl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功能645.6 跨境信用应用研究666项目技术路线666. 1信息技术应用创新666.2云计算技术666.1 软件开发技术路线6
4、76. 1.1组件技术677. 1.2集群部署架构678. 1.3基于J2EE设计规范679. 1.4基于springboot架构设计6710. 1.5采用中间件技术6811. 1.6前后端分离架构6812. .7消息队列技术687性能需求688安全要求698.1网络安全保障698.2等级保护定级698.3密码应用建设699验收要求及标准7010驻场服务要求701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一是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文件提出了新要求、新指引。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信用分类分级监管,信用应用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用平台一体化建设还需要在应对数据归集治理、场景应用深化拓展方
5、面进一步夯实。二是为推动业务数据资源共享,国家已印发多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部门数据的有序共享从部委顶层打开了新局面,为信用建设和应用服务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数据支撑。在此利好的条件下,信用平台急需争取数据资源拓展采集应用,丰富完善数据中心库。还需针对信用数据的归集,加工,治理,共享全流程,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有效管理监测,做到流程可视、数据可用、权限可控。1.1 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1.1.1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步入新时期,正沿着法治化、规范化方向继续发展,信用立法进程加
6、快;更加强调信用数据共享共用,释放应用价值,信用建设从夯基础、搭平台阶段逐步上升到重质量、强应用的新阶段,信用惠民便利场景不断涌现;对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持续提升;更加注重与城市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地方及其部门将信用建设推广到社会治理的多个方面;信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信用服务市场规模扩大,政企合作机制更加成熟,数据基础建设从公共信用信息扩展至更多信息;与数字政府建设联系更加密切,信用平台成为社会公共平台的支撑平台之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1.1.2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转变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2024年版)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体
7、系,要求提高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城市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监测考评重点主要包括信用政策制度贯彻落实、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信用主体守信与失信、诚信宣传与社会舆情、政务诚信、重点任务落实、信用创新实践。1.2XX省、XX市对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1.2.1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求根据XX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1.2.2优化信用信息平台网站建设,提升信用服务支撑能力推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升级改造,着重提升信用服务、数据治理、效能监管、信息安全等能力。落实新版国家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标准,上线新版公共信用
8、信息报告。推广企业信用监管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着力防范信用数据和信用信息平台网站安全风险。加快推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工作机制。深化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和失信专项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优化信用信息平台网站建设,提升信用服务支撑能力,加强和规范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夯实公共信用数据资源,多维拓展信用助企能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动力。推进信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应用,打造便企惠民场景生态。2项目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XX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方面的重要作用,XX市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紧
9、紧围绕信用政策制度建设、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易+、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政务诚信、诚信宣传等方面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在推进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过程中,仍存在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急需加快步伐予以解决,为打造“信用XX”名片提供保障。3项目建设现状及需求3.1 系统现状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为各信用主体统一建立信用档案,建设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完善法人单位信用档案,支撑信用公示、信用红黑名单管理、联合奖惩、信用修复、信用承诺、信用审查、信用评估等信用业务与服务开展。原系统系统基本情况:系统开发语言:JAVA,类型为:解释型语言操作系统:CentOS7客户端架构
10、B/S架构国3.1.1 基础设施3.1. 1.1“数字政府”政务云目前,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部署于“数字政府”政务云,使用X86架构资源。3.1.1.2操作系统目前,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操作系统主要是CentOS7o3.1.1.3数据库目前,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为oracle11.2.0.4.0两套(集群)。3.1.1.4中间件目前,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服务器中间件为nginx、tomcat。3. 1.2原技术实施路线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用BS架构、JAVA语言开发,适配X86架构芯片,使用Centos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3. 1.3现有数据资源概
11、况系统自上线试运行起至今,已产生结构化数据约4096GB,并以每年1536GB的速度增长;非结构化数据达到40GB,并以每年5GB的速度增长。3.2存在问题分析3. 2.1系统架构亟需适应政策步伐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步入新时期,正沿着法治化、规范化方向继续发展,信用立法进程加快;更加强调信用数据共享共用,释放应用价值,信用建设从夯基础、搭平台阶段逐步上升到重质量、强应用的新阶段,信用惠民便利场景不断涌现;对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持续提升;更加注重与城市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地方及其
12、部门将信用建设推广到社会治理的多个方面;信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信用服务市场规模扩大,政企合作机制更加成熟,数据基础建设从公共信用信息扩展至更多信息;与数字政府建设联系更加密切,信用平台逐步成为社会公共平台的支撑平台之一。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于2018年规划建设,在信用数据处理方面未规划信用数据中台,对信用数据的归集、数据治理、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方面支撑能力不足;在信用应用开展方面,未规划统一指标模型服务能力、信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对各类信用业务创新开展、应信易+应用场景创新的支撑能力不足。4. 2.2平台处理能力亟需深化提升随着XX数字政府建设改革的深入,后期数据源的不断扩大
13、数据量急剧上升,用户访问量剧增,平台运行压力快速增大,平台性能逐渐达到上限。按照XX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规划,现有的传统系统架构难以承载海量数据的处理和访问,难以满足安全需求,将给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极大隐患。同时,未来信用应用的业务需求广泛,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较多,现有的关系数据库架构对这种海量、多样化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现有平台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较弱,围绕信用信息处理、“信易+”、信用证明、信用监管、信用信息安全保护等业务和功能需求,难以支撑XX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新亮点的打造。5. 2.3信用数据治理能力亟待提升随着信用应用场景拓展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推进,
14、信用数据应用范围更广、共享开放程度更高,对信用数据治理提出更严格要求。国家、省近年来尤其重视信用数据归集数据量、数据质量、数据及时率,XX市已建立信用数据归集机制,但对于信用数据整体管理、数据迟报治理、瞒报抽查等数据治理必要手段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支撑。另一方面,在信用数据质量验证,提高数据准确性、性、及时性;在信用数据建模分析,提高信用数据实际价值;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提高数据安全层面,难以支撑各类信用应用的开展和创新,难以满足数据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成为制约信用应用推广的重要因素。3. 2.4一体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亟待提升针对多层级、全覆盖的一体化应用服务和业务管理体系尚未构建。全市范围内跨部门、
15、跨层级的一体化信用共享服务、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信用信息公示服务和信用报告公示等基础服务应用尚未形成,信用综合评价、信用预警等应用服务尚未开展,信用培训、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信用业务服务尚未实现管理协同。4项目建设目标及总体框架4.1项目建设目标围绕助力我市成功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同步提升我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排名、提升信用相关各类考核排名及、建立信用惠民便企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信用应用创新场景拓展和平台支撑功能升级,完善信用评价及应用服务、助力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XX信用码,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场景拓展。(1)全面升级两大门户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
16、各类信用服务与应用,提升级信用中国(XXXX)网站功能,增设跨境服务专区、融资服务专区、对口帮扶专区,为公众提供全面、精准的丰富信用服务。全面升级政务服务门户,搭建门户框架,实现统一业务待办、统一操作界面、统一用户权限、统一消息通知,由门户为政务用户提供信用应用和服务支撑。(2)规范信用数据采集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信用数据库:基于国家、省的信用归集目录,归集现阶段信用建设涉及的国家、省、市三级信用信息,形成相对完整的信用信息基础库。建设统一的局中台。强化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便捷高效的应用功能,以信用信息融合为核心,建设各种不同的专题应用数据库,加大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力度,推动信用信息与各行
17、业融合,同时实现信用信息“以用促归、以用促建、以归促用”。(3)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打造市场监管新格局: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的新型监管机制。在事前承诺、核查方面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企业信用核查报告、信用承诺、信用画像等信用服务;在事中监管方面提供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服务,支撑各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更深入的行业分级分类,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推进精准监管;在事后奖惩方面提供奖惩名单查询信息、奖惩措施推送、奖惩反馈等服务。为各部门现有系统提供组件化的应用接口服务,并形成完整的接口反馈机制,打造信用监管闭环。(4)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充分释放信用红利:构建信用综
18、合评价体系。根据XX信用体系建设实际情况,围绕遵纪守法、合同履约、守信践诺、社会责任、荣誉奖励等指标,构建XX市企业公共信用评价模型,支撑开展全市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工作。(5)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良好氛围:搭建科学合理的XX市个人公共信用积分指标模型,配套制定个人信用积分应用指引规范文件,通过个人诚信积分系统支撑具有XX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创建及运营推广,最终实现个人诚信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构建起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守信者处处受益的应用联动机制,营造人人自觉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异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构建跨区域守信激励联动机制,实现信用分互认和信息共享,为各方开展信
19、用惠民、守信联合激励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机制和数据支撑。探索在旅游、教育、医疗、金融、行政服务等领域落实跨区域互认与信用激励。4. 2建设原则和策略4. 2.1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依托、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资源,按照统一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进市有关行业、部门加强信用信息的记录,构建我市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4. 2.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借鉴先进地市经验,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在搭建系统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先易后难,加快推进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
20、息共享与应用,以重点涉信人群为突破口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与应用,再针对系统应用需求,逐步完善提升系统相关功能。4. 2.3需求导向,强化应用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出发点,充分调研各共建单位信用信息应用需求,整合系统信用信息资源,为各单位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公开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信用信息需求,强化信用信息的应用。4. 2.4先进可靠,确保安全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系统框架;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完善安全保护制度,提高系统在容灾备份、数据加密、入侵检测、身份认证、审计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监控水平,确保系统运行和信用信息安全。4. 3总体建设框架4. 3
21、1总体架构用户交互信用中国(广东珠海)网站(公众侧)跨境信用服务门户(跨境用户)珠海市信用信息平台务W)粤省事(珠海诚信分)业务应用数据中台另用中国(广东珠海)网站信用资讯主体信用报告网站首页信用公示信用瞥T牛主体信用报告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承诺主体用户中心企业亮信自主申报城市状况信用评价服务信用监管服务信用融资服务信用画像服务主题中心数据服务公共信用服务超市融资服务专区信用提示专区信易+应用专区百千万对口帮扶专区跨境信用服务个人信用跨境信用互查个人信用画像质量跨境信用服务超市诚信分前端应用跨境信用公示诚信分应用场景跨境信用评级信用核查服务政务综合管理流程表单管理p三合奖惩信用报告服务信用谭事管
22、信用工作效能绩效评估融资服务数据服务跨境信用模型服务产业信用监测服务联合奖惩共享服务$资产中心数据汇聚监测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安全销毁安全安全审计安全监控安全运维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应用目录Il-1,Lli噌嚷IM安全搀体系数据资源层基础设施层云网基础设施(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幡等)I共享交换库I数据同步库I数据清洗库I主体档案库I数据备份库I数据归档库一期已建设内容I二期优化升级内容二期新建内容系统总体架构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划分,全面展现整体系统设计,共分为五个层级,具体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数据中台、业务应用、用户交互。另外还有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以及运维保障体系。1、五个层级1)基
23、础设施层按照全面上云的指引方针,本项目部署在政务云上,统一管理维护,并能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资源。基础设施层依托政务云,包含了系统软件、服务器、存储备份、政务外网、安全防护和机房环境,主要为系统的实施提供基础的硬件和软件支撑。2)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是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所有数据库体系,包括:共享交换库、主体档案库、信用业务库和本次建设的融资服务库、跨境信用库。3)数据中台数据中台是XX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处理总枢纽,包括数据目录中心、数据汇聚中心、数据治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安全中心、平台监测中心、主题数据中心。4)业务应用应用层包括公众服务、政务服务两个层面。公众服务包括信用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信用 信息 共享 平台 项目 采购 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