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14627学时:42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工程,农业机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参考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一、课程性质、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机械通用工种具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技术基础课的性质,应用性极强,以理论课或设计课为基础,应用几何量公差设计知识和检测知识,为专业课或工艺课进行设计,特别是保证零件(或部件)的工作功能进行几何方面的精度设计,给出合理的公差范围,使误差被较好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是机械零部件功能实现和工作寿命的保障和措
2、施的体现。课程目标就是:为在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提供机械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理论和方法,并让学生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及典型几何量测量技术。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几何量测量基础一章是测量技术方面的重点内容,难点是涉及计量学范畴宽广,学生不易理解,解决办法是对常用仪器或量具规范分类,明确测量方法属性和常用计量技术指标的含义。2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公差原则)为基础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并存的内容,教师不易讲清,学生更难学懂,也是本课程中间时段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学生对后面特殊用途零件精度问题的理解,特别是量规、齿轮等类型的精度问题,解决方法是,采取分析过程条
3、理化(将大难点化为若干小难点)、应用特征明显化(不同公差原则有显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讲解概念准确清楚化(各个小难点被击破),实质要点就被抓住了。3 .齿轮精度标准是本课程最难理解的难点问题,又是课程近尾声处的重点内容,机械中用齿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懂怎么行呢?解决办法是追溯齿轮渐开线的形成原理,齿轮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标准规定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引领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处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认真地对待每项指标的含义,概念清楚为最好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根本所在,再配以多媒体图片的讲解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使学生掌握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并会查阅相关的表格。使学生掌
4、握技术测量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与时间安排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互换性与公差的概念第二节标准化与优先数系第三节几何量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互换性与公差概念,。2、懂得标准化的重要性和优先数系。教学建议:1、强调从事机械制造的高级技术工人必须懂得公差与配合。2、如条件许可,可结合本校(厂)典型的产品,讲述互换性的重要性第二章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4学时)第一节测量与检验的概念第二节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第三节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分类第四节测量误差第五节各类测量误差的处理第六节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教学要求:1、理解计量单位与量值的传递。2、掌握计量
5、器具的使用。3、确立误差的概念。4、初步应用数学原理进行数据处理。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内容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计量仪器、工具和典型的机械零部件。2、这部分课程将涉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请提前做好准备。3、上好习题课,为以后各章节数据处理奠定好基础。第三章孑L、轴的极限与配合(8学时)第一节基本术语及定义第二节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第三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第四节大尺寸、小尺寸公差与配合简介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尺寸(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概念。2、掌握有关尺寸偏差、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计算关系。3、掌握公差带组成要素(标准公差、基本偏差),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 技术 测量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