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七章 带传动.docx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七章 带传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七章 带传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授课题目:第七章带传动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J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课时安排2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熟悉带传动的类型、特点;熟悉有关的基本概念、V代标注;熟悉V带和V带轮的结构。讲授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简介其它带传动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熟悉带传动的类型、特点;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V带标注;熟悉V带和V带轮的结构;掌握摩擦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了解其它带传动教学重点及难点:V带和V带轮的结构设计。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作业、讨论题、思考题:思考题课后总结分析:挠性传动;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基本概念、
2、V带标注;V带和V带轮的结构;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应用较多的传动装置之一,主要由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2和传动轮3组成,如图7-1所示。图7-1带传动的组成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带传动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的摩擦带传动和利用带内侧的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的啮合型传动。摩擦带传动按截面形状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圆形带传动四种类型,如图7-2所示,以普通V带传动应用最广。图7-2摩擦型带传动1 .平带传动平带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如图7-2a所示。其截面尺寸已标准化,常用的平带有
3、橡胶帆布带、编织带和强力锦纶带等。平带适用于平行轴传动,多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2 .V带传动V带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面,如图7-2b所示。V带是无接头的环行带,通常几根V带同时使用。工作时V带与带轮槽两侧面接触,在同样压紧力的作用下,V带的摩擦力比平带大,能传递较大的功率,结构紧凑,在机械传递中应用最广。3 .多楔带传动如图7-2c所示,多楔带兼有平带和V带的优点,多用于传递较大的功率而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4 .圆形带传动圆形带横截面为圆形,如图7-2d所示,只适用于功率较小的低速传动,如缝纫机、仪表等。二、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摩擦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
4、低,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传动是挠性传动,传动带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无噪声。(3)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由于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4)传动效率较低,带的寿命较短。(5)传动带需要张紧在带轮上,对轴和轴承的压力较大。综合上述特点,带传动多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要求不很准确,中小功率及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不适宜在高温、易燃、易爆有腐蚀介质的场合下工作。第二节V带和V带轮一、V带的结构和标准V带有普通V带、窄V带、宽V带、联组V带、大楔角V带等多种类型,其中普通V带应用最广,近年来窄V带也得到广泛的
5、应用。普通V带已标准化,标准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行带,其横截面结构如图7-3所示,由伸张层、强力层、压缩层和包布层等部分组成。强力层的结构有帘布芯结构和绳芯结构两种。帘布结构抗拉强度高,制造较方便,一般V带多采用帘布结构。绳芯结构V带柔韧性好,抗弯强度高,适用于转速较高,载荷不大,带轮直径较小的场合。窄V带是用合成纤维作抗拉体,与普通V带相比,当高度相同时,窄V带的宽度约缩小1/3,而承载能力可提高1.52.5倍,适用于传递动力大而要求传动装置紧凑的场合。伸张层强力层帘布结构线绳结构图7-3普通V带传动普通V带按其截面尺寸由小至大的顺序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窄V带的截型分为S
6、PZ、SPA、SPBSPC四种,其截面尺寸见表7-1。在同样条件下,截面尺寸大则传递的功率就大。V带绕在带轮上产生弯曲,外层受拉伸变长,其余&c)孔板式d)轮辐式图7-4带轮的结构L=(1.5-2)d,S=(0.20.3)Bdk=0.54一2(z什)+d),h=式中,尸一传递的功率,单位为kW;n一带轮的转速,单位为r/min;机一轮辐数。z=0.8z,a=0.4h,fi=0.2h,=0.2ho第三节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在带传动中,为使带和带轮接触面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带必须以一定的初拉力紧套在带轮上。带传动不工作时,传动带两边拉力相等,称为预紧力尸0,如图7-5a所示。a
7、)不工作时b)工作时图7-5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图带传动工作时,主动轮作用在带上摩擦力的方向和主动轮的圆周速度方向相同。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两边的拉力不再相等如图7-5b所示。于是,带绕上主动轮的一边被拉紧,叫做紧边,紧边拉力由尸。增大到尸1;带绕上从动轮的一边被放松,叫做松边,松边拉力由比减少到尸2。如果近似地认为带工作时的总长度不变,则带的紧边拉力的增加量应等于松边拉力的减少量,即-2(74)F1+F2=2Fq紧边与松边的拉力之差,是带传动中起传递作用的拉力,称为有效拉力,用久表示。其值为带和带轮接触面上各点摩擦力的和Ff,即Fe=Fi-F2(7-2)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为式中,P为传递的功
8、率,单位为kW;久为有效拉力,单位为N;V为带的速度,单位为m/s。将式7-2代入式7-1,可得(7-4)-22由式7-3可知,当带速一定时,传递功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拉力其的大小;由式7-4可知,带两边的拉力R和6大小,取决于预紧力汽和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eo二、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带传动在工作时,带受到拉力后要产生弹性变形。由于紧边和松边的拉力不同,因而两边的弹性伸长量也不相同,如图7-6所示。图7-6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当带由紧边绕经主动带轮进入松边时,带所受拉力尸1由逐渐减为尸2,其弹性伸长量也减小,带相对于带轮向后收缩,产生微量滑动,使带的速度滞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同样,当带由松边绕经从
9、动带轮进入紧边时,拉力逐渐增加,带逐渐被拉长,带在从动轮表面将产生向前的弹性滑动,使带的速度大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这种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带与带轮间的微量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由于传动中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相等,因而弹性滑动在摩擦传动中是不可避免的。带的弹性滑动导致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2小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I,其速度的降低率称为滑动率,用2表示,即_V1-V2_一e2n2Sv1dini式中,VI和V2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单位为r/min,di和必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基准直径,单位为mm。由上式可得带传动的传动比为(7-5)ni_d2n24(1一)从动轮的转速为_nld1(l-)n-5
10、rf2因带传动的滑动率20.010.02,其值很小,在一般计算中不予考虑。当传递的外载荷增大时,要求有效拉力随之增大。当久大于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总和的最大值时,带将沿着带轮轮面发生全面滑动,从动轮转速下降甚至为零,使传动失效,这种现象称为打滑。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弹性滑动不可避免,而打滑可以避免。三、极限有效拉力居Iim及其影响因素当传动带和带轮间有打滑趋势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有效拉力也达到最大值。显然,带所传递的有效拉力冗有一个极限值,这个极限值称为极限有效拉力,用KIim表示,它限制了带传动的传递能力。止匕时,紧边拉力Fl和松边拉力6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公式表示,即F
11、1efa(7-6)式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2.718;/为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在V带传动中用当量摩擦系数人代替/);为包角,即带与小带轮接触弧所对的中心角,单位为rad。把式7-4和7-6可得efa-1F=IF.(7-7)e0efa+l由式(7-7)可知,影响带传递的有效拉力氏有下列因素:(1)初拉力汽K与汽成正比,初拉力越大,入越大。但初拉力过大会加剧带的磨损,致使带过快松弛,缩短带的工作寿命。(2)摩擦系数/越大,摩擦力越大,久就越大。V带应用当量摩擦系数为代替/(人/),所以V带传递能力大于平带。(3)包角(X氏随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大带轮的包角2大于小带轮的包角,故打滑首先发生在
12、小带轮上。一般要求ai120。联立式7-4和7-6,可得带传动在不打滑条件下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为储血二打(1一W)(7-8)ej四、带传动的应力分析带工作时,带中的应力有以下几种:(1)拉应力紧边拉应力=k-A松边拉应力力=乙A式中,02单位为MPa;Fi、B单位为N,A为带的横截面面积,单位为mn?,见表7-1。(2)离心应力生当带在带轮上以线速度V作圆周运动时,其本身质量将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带中产生的离心拉力在带的横截面上产生离心应力入,离心拉应力生作用于带的全长,且各处大小相等。其计算公式为cA(7-9)式中,q为传动带单位长度的质量(kgm),见表7-5;V为带的线速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七章 带传动 机械设计 基础 教案 第七 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