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常见十大风险.docx
《印花税常见十大风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花税常见十大风险.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印花税常见十大风险情景一:印花税购销合同基数是含税还是不含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上载明的“购销金额”。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购销合同中的“购销金额”是否包含增值税,实际执行中,各地政策不一。其实,总局的口径很明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4月25日视频会议有关政策口径解读明确:按照印花税条例规定,依据合同所载金额确定计税依据。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增值税分开注明的,按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确定计税依据,未分开注明的,以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因此,我们签合同要注意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增值税分开注明的问题,建议合同金额要做价税分离,不要因此多交了印花税,给企业带
2、来不必要的税金损失,虽然不多,但能省则省,特别是遇到合同金额比较大的情况,更要慎重。与合同签订相关的另一个风险是:合同涉及多个税率未分别记载金额。签订合同涉及多个税率时,应分开记载金额,避免合并记载导致少缴印花税。情景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否缴纳印花税?不需要。目前实际执行中,有些税局要求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也缴纳印花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借款合同是指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并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贴花。据此,只有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合同需要交纳印花
3、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不需要交纳印花税。另外,与借款合同相关的另一个风险是:周转性借款合同未按最高限额计缴印花税。企业在签订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最高借款限额计税贴花,而不是按实际借款金额贴花。情景三:一次性签订五年房屋租赁合同,应如何缴纳印花税?有些纳税人认为一次性签订五年的合同,印花税分五年缴纳,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有推迟缴纳印花税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财产租赁合同应当在合同签订时,按租赁金额千分之一贴花。因此,一次性签订五年租赁合同的,应按五年租金一次性缴纳印花税。情景四:合同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的应税合同,是否不用缴纳印花税?当
4、然需要!这明显是痴人说梦,如果可以这样操作,那国家岂不是要流失很多印花税收了。比如:有些公司对于属于印花税应税合同的框架协议、单价合同,由于合同未约定数量,而是按期限或根据实际发生量乘以合同约定单价结算金额。如鸡蛋、月饼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办公设备维修、宣传印制品制作合同等。还有一些合同在签订时也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如技术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收入,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是按实现利润分成的;财产合同,只是法规了月(天)租金标准而却无租赁期限的。对于此类合同,有些公司既未在合同签订后进行税源维护按规定零申报,也没有在实际结算后按实际结算金额计算申报缴纳印花税,导致漏缴或故意不缴印花税,存在被补
5、缴印花税、滞纳金和罚款的风险。那针对这种合同金额无法确定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地字98825号)相关规定,有些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在签订时先按定额五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情景五:某些合同履行后,实际结算金额与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应否补贴印花?不需要。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地字198825号)第九条规定:依照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应在合同签订时按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因此,对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发现实际结算金额与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一般不再补贴印花。”那如果签订补充合同,补充签订的合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花税 常见 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