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序列治疗指南.docx
《唇腭裂序列治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唇腭裂序列治疗指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唇腭裂序列治疗指南摘要唇腭裂序列治疗是指以唇腭裂患者达到良好外形、正常功能和心理健康为目标,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制订治疗计划,以外科整复为主要手段,在最佳的时间点进行最合适治疗的团队治疗模式。唇腭裂序列治疗团队是一个多学科组成的医疗团队,建议至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口腔正畸医师、病理语音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本指南是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正式申请立项并获学会批准,于2022年正式发布。本指南描述了适宜中国唇腭裂患者人群的序列治疗相关诊疗技术,涵盖唇裂、牙槽突裂及腭裂的初期、二期手术、正畸治疗、语音治疗、护理、心理等方面,适用于中国开展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临床工作。唇腭裂是指
2、出生时即存在的唇部和腭部裂开,可以单发也可以伴发,按发生类型可以分为唇裂、腭裂和唇腭裂口.。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口腔颌面部外观和生理功能,但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产前检查诊断为唇腭裂的胎儿,在未能确定伴有其他严重畸形时,宜建议孕妇积极保留胎儿,并向家长提供相关唇腭裂科普知识和专业治疗机构信息。唇腭裂治疗建议实行多学科介入的序列治疗模式,随着患者生长发育,在不同时期提供患者相应的适宜治疗。治疗团队建议包括富有经验的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正畸科、语音治疗师、麻醉师、护理及儿内科、耳鼻咽喉科等专业人员,并建议团队与出生缺陷、遗传病、社会救助和慈善机构、心理等专业人员保持紧
3、密联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集体讨论制订治疗计划。我国各医疗单位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具有中国特色和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与方法,但尚未形成此领域的指南。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业委员会正式申请立项并获学会批准(立项标准号:CHSA2019-04),经众多专家调研、讨论,制订唇腭裂序列治疗指南第一版(2020年版),并于2022年1月17日正式发布(标准编号:T/CHSA001-2022),于2022年2月1日实施。需说明的是,制订本指南的目的在于引导而非限制同行的医疗行为。范围本指南描述了适宜中国唇腭裂患者人群的序列治疗相关诊疗技术,涵盖唇裂、牙槽突裂及腭裂的初期、二期
4、手术、正畸治疗、语音治疗、护理、心理等方面。本指南适用于中国开展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临床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唇腭裂(cleftlipand/orpalate)唇腭裂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唇部和腭部裂开,可单发也可伴发,按发生类型可分为唇裂、腭裂和唇腭裂口幻2 唇腭裂序列治疗(cleftlipandpalate:teamapproachtotreatment)唇腭裂的团队序列治疗是一个多学科组成的医疗团队,建议至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口腔正畸医师、病理语音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制订治疗计划,以外科整复为主要手段,在
5、最佳的时间点,进行最合适的治疗,以达到良好外形、正常功能和心理健康的目标口。唇腭裂的外科前治疗如果患儿家庭可积极配合定期复诊,建议开展以术前正畸为主的外科前干预治疗,以减轻患儿的畸形程度(如减小裂隙宽度等),降低手术难度,并可改善患儿的喂养效果。为降低唇裂手术难度,对不完全性唇裂患儿,如果存在鼻畸形,可在出生后1个月内开始配戴鼻畸形矫治器,并矫治至唇裂修复术前;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出生后1周至1个月期间,建议为患儿配戴鼻牙槽突裂畸形塑形器;对伴有牙槽突前后向落差大或严重扭转的患儿,出生后6周以上,建议采用自助式术前干预,即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患儿家属自行采用免缝胶布或弹力带进行纠正,以助于减轻患
6、儿的畸形程度45,6,7,8o唇裂的外科修复唇裂外科手术设计可遵循唇或唇鼻或唇鼻腭(硬腭)同期整复的理念。患儿手术时间以36月龄为宜,同时建议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施术:正常发育,不伴有可能影响手术或麻醉进行的重要脏器病变,且近2周内不存在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或预防接种等情况。施术医师应充分认识唇裂畸形特点,结合患儿个体化畸形特点,选择或设计最适宜的手术方式。单侧唇裂的修复建议选用:旋转推进法、改良和新旋转推进法等。术中建议以口轮匝肌的重建为恢复口鼻唇形态的重要基础,以对称性和美学为重建目标,尽量保存和恢复唇鼻部重要解剖结构特征。对于隐性唇裂或微小唇裂可采用常规切口,也可选择非常规手术入路,重建
7、口轮匝肌的结构,改善唇鼻畸形9,10,11,12,13,14,15,16,17,18O腭裂的外科修复建议在812月龄完成腭裂修复术。可根据具体裂隙情况和患者全身发育条件,适当提前或延后手术时间,但不小于6月龄。对腭隐裂的患儿建议严密观察,只有当患儿出现腭咽闭合不全的症状或中耳功能障碍与食物反流时才建议进行手术修复。对于综合征性的腭裂患儿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后手术时间,最好不超过出生后18个月。腭裂修复应在安全关闭裂隙的基础上,选择并发症轻的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改良兰氏法、两瓣法、FUrlOW法、Sommerlad法,以及二者结合而成的Sonimerlad-Furlow(SF)腭裂修复法。
8、操作应遵循三要素:重建腭帆提肌环的形态结构以恢复软腭功能,延长软腭的长度以缩小咽腔大小,尽量避免或减少术后暴露的硬腭裸露骨面以减轻上颌骨发育抑制。为尽可能避免以横向为主的腭屡,原则上不主张硬腭黏骨膜瓣牙槽突处断蒂以封闭硬腭裂隙或延长软腭的做法19,20,21,22,23,24,25o正畸治疗唇腭裂术后建议定期随访,密切观察患儿牙列、咬合及颌面部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前牙反,则应根据患者反的严重程度制订治疗方案:对于非骨性反,可于3岁半至5岁开始治疗,解除前牙反、防止出现骨性反及降低后期的矫治难度;对中重度的骨性反,可延迟至恒牙列初期,评估是否选择用正畸方法矫正反。牙槽突植骨术前如两侧骨段存在明
9、显落差时,可先进行正畸治疗,旋转骨段、排齐牙弓、竖直倾斜的牙齿,并及时调整牙槽突裂间隙,为植骨手术做准备。若唇腭裂患者生长发育过程中未出现骨性问题或仅有轻度骨性问题,则可以在恒牙期进行全面的正畸治疗;而严重的骨性畸形患者则需在成年后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四0牙槽突裂的植骨修复牙槽突植骨一般建议在患者年龄为812岁或尖牙牙根形成达1/2或2/3时进行。若患者存在严重的前颌骨前突,且两侧上颌骨骨段存在向中线生长而阻碍前颌骨生理性后退的情况,建议先正畸扩弓治疗,待间隙足够后通过正畸后退前颌骨;若患者无法配合正畸治疗,也可在植骨手术同期行前颌骨截骨后推术,术后及时随访以评估其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若
10、患者牙槽突裂隙较大,特别是伴有硬腭前份骨缺损及口鼻屡时,建议先行修复骨缺损处的软组织屡,至少6个月后再行植骨手术。植骨手术方法建议以彻底暴露裂隙骨断端、制备严密的植骨袋及植入骼骨松质骨为主要内容。宜对植骨术后患者及时随访,若患者存在咬合干扰且可能影响其植骨创骨愈合时,建议戴用垫3个月。植骨手术建议采用骼骨松质骨等作为骨源。若患者需要二次植骨或双侧牙槽突裂分期植骨时,可连续使用同一侧骼骨松质骨作为骨源。对青少年患者的牙槽突裂骨植骨,不建议使用人工骨作为骨源,但可使用生物膜等作为手术辅助材料,防止植骨床关闭不严所导致的微渗漏。手术效果评价建议使用锥形束CT,以从三维角度评价治疗效果。正畸治疗建议在
11、植骨术后3个月或尖牙完全萌出后开始进行。对伴有牙列缺损或畸形的唇腭裂患者应在唇腭裂治疗完成后,在相应专科会诊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或畸形矫正治疗,18岁以上的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利用种植体修复缺失牙O,29,30,31,32。唇裂鼻畸形的整复初期唇裂手术同期修复唇裂鼻畸形时,可酌情考虑采用保守的解剖分离方法进行早期矫治。学龄前患儿鼻畸形的矫正原则为:畸形越轻的患儿,其手术矫正时机宜越晚;反之畸形越重的患儿,其手术矫正时机宜越早,以减轻患儿身心发育的影响。在方法选择上尽量保守,小切口和局部分离矫正为宜,未成年患儿不宜采用植入外源性材料或植骨的方法对鼻畸形进行矫正。对存在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成年前后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腭裂 序列 治疗 指南
